插队两年后,我曾经从农村参军入伍,生存条件与发展前途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是我的伯父周恩来总理知道后,认为我不够当兵的条件。在他的安排下,我这三个月的兵就又复原回到了陕北,继续插队当农民,这段经历对我来说是非常难忘的。 线下,我们陆续在全国各地组建了八十多个联络站,在各地举办大型文艺演出活动。我们有旅游组、摄影组、歌舞队,每次按季度出一期《中国知青》内部交流期刊,很有创意的是我们在北京天坛公园内的东北角找了一个提供老知青们聚会的地方,十几年了,每年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老知青们都会赶到那个角落聚会、叙旧、交谈、表演、合影,大家都很珍惜这个每个月都能一起见面的机会。同学们给这个地方取了个名字叫"知青角”,后来“知青角”的影响很大,在京的其他各个知青组织或个人都听说了有这么个场所,也纷纷来到这个角落搞活动,“知青角”越来越热闹,成了全北京的知青们欢聚的景点。 十五年来,中知网还举办过各种全国大型知青文化活动。我们和上海知青也有过多次合作,比如 2008 年,以候隽大姐为主编的《知青心中的周恩来》一书在上海的宣传发行活动,2011 年“回望大寨情系农村”的主题活动和上海知青网成立十周年的活动,2012年在东北黑河的知青文化节,2015年的知青博鳌论坛活动,2021年的知青图书交流腾讯会议等等,我们的合作都很愉快。 这次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再次组织“知青书信日记交流腾讯会议"并邀请我们继续合作,我们一定支持,积极参与。北京知青的书信日记应该有很多,我们会将这件事广而告之,希望更多的北京知青能知道、能参与,并征集到更多不可或缺的知青史料书信日记, 让我们留下这段真实的历史,供后人研究。 图为周秉和(右)与侯隽(左)、邢燕子(中)在井冈山纪念馆前的合影 (作者简介: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1967届初中毕业生,1951年出生。1969年1月到陕西省延安地区插队。1972年4月作为工农兵学员到北京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自动控制专业学习,1975年底毕业。从1976年初工作到退休,先后在北京市自动化技术研究所、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中国作家协会等单位工作。现已退休。 研究会公众号编辑 龚麟生) 责任编辑 晓歌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