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年末,被疫情困居难以出去旅游,外出活动大大减少,除在家做家务以外,最好的打发时光的办法就是读书了。仿佛雪中送炭一般,远在京城的知青好友林小仲老师,寄来了他的新书《塞北江南词百首》。我如获至宝兴奋不已:自己虽然四十年前就毕业于工大中文专业,却十分惭愧------根本就没有学过怎样写词,对诗词写作可谓是门外汉,只是沉醉于唐诗宋词元曲的那种韵味,有时间了,就欣赏欣赏而而已。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工大求学期间老师要求背诵的范仲淹的词:“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那样的词句,让我着迷。友人的远方礼物对我而言无疑是极好的教材,给了我一次学习现代人写的新词的机会。 林小仲老师是我们上海知青网多年的老朋友。他曾出版过个人回忆作品散文集《梦随风万里》(中国青年出版社)一书,在知青文友中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较早得到上海知青网朋友们的关注。去年上半年林小仲老师在出国探亲之前特地绕道上海,与我们上海知青网的朋友们聚会叙谈,相见甚欢。林老师虽然长期工作生活在北京,但他却对上海一点不陌生,因他的父母家庭与上海也有很深的渊源,他曾多次来沪,熟悉和了解上海,由于工作关系,也有许多上海的老朋友。 林小仲老师是新中国同龄人,1968年,从北京师院附中赴东北呼伦贝尔阿荣旗插队,度过九年知青岁月。有很浓郁的知青情结。返城后进国企羊毛衫厂工作,大学毕业于首师大政教系。八十年代起在团中央工作。九十年代调任中国招旅总公司,主政深圳蛇口,继而先后担任北京两家房地产公司任总经理,可以说有丰富的商海与官场经历。起点高,眼界宽,阅历深,交际广,也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著有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梦随风万里》一书。 疫情期间,因他在新西兰住女儿处无法回国,但是在朋友圈,我们仿佛没有距离地一直看到他发的文章和照片,看到他的兴趣爱好,活动轨迹,看得出他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活力,也对我们国内的形势和知青活动十分关注、关心。 在这本新编的词集中,也能体现这一点。词集的第二章节,收了九首词,皆写于疫情期间。特别是有在上海出浦东国际机场以后隔离期间的感受场景,令我感叹:连封闭隔离,也隔不了这位思维敏捷的高产作家的生活激情、创作热情、诗情画意,一派浓浓的家国情怀,跃然纸上:对医务人员的感谢,对亲人别离的不舍,对战胜疫情的期待,对上海知青朋友重逢小聚的描绘,都浓缩在长短句中,字少情浓,言简意赅。 全书共九章,第一章共八首,写于知青年代,也是我最偏爱、最欣赏的。在上山下乡初期那个艰苦年代,大部分知青文学还处于比较迷茫、困顿的状态,而林小仲老师竟然能写出那么壮美、豪迈、大气的篇章,看得出他对生活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知青生涯真实描写的现实主义风格,他的每一首词作都是娓娓道来,回味无穷,寓意深长,并不喊雄壮口号,也不悲凉凄切,着实令人感佩。 如:写于1971年的《大兴安岭杂咏》: “五月冻地仍天寒, 草木沉寂未开颜。 炊烟清风流水潺。 鹰盘旋,密林深处驻营盘。 晨曦百鸟啼后树, 夜幕狍鹿鸣前山。 远方来信挑灯看。 凭双手, 公路幽径越兴安。” 这首词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知青兴修战备公路风餐露宿与外界隔绝的艰苦生活场景,以及月下挑灯盼望家中来信的画面;这种真实的画面场景和情感能够引起不同地域下乡知青的共鸣。可以想见,生长在首都北京大城市的中学生,到了莫尔道嘎那样的偏远地方,人迹稀罕,条件艰苦,知青们在荒山野岭中凭双手开山放炮,修筑战备公路,需要克服多少困难?读家信的心情又是多么急切,对父母亲人的思念又是多么迫切?而作者遥望远方,看着逐渐修成的战备公路,跨越兴安岭,抒发的是一种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的爱国主义的情怀,而没有伤感抱怨忧愁。 我记得那个年代的报刊杂志所刊登的文章诗篇,有不少是比较空洞乏味、不接地气的;而当年的知青为赶潮流,写的一般都是“亩产上万斤、粮食超纲要”之类的豪言壮语,虽然并不是虚情假意,但回头看看比较幼稚可笑,太夸张太拔高,离现实生活相去甚远。而林老师的诗词回头看看依旧不过时,既脚踏实地直面艰辛,又心怀宽广充满想往,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堪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 还有一首《牙克石见闻》 “兴安源头河水凉, 乌尔旗汉月如霜。 喇嘛山上伴白杨。 松成行, 无尽草甸野花香。 老板赶车哨浑科, 牧童跃马舞衣裳。 火车站里话柔肠。 汽笛响, 姑嫂细语聊嫁妆。“ 这是作者途经牙克石镇所见所闻所思。除了描绘大兴安岭特有的风景,作者还关注到当地的人文风情,赶车老板的幽默俗语,年轻姑嫂的惜别、牧童骑马时衣服飞舞的细节,都被作者抓捕到,可见对周围场景的关注和把握,也充分说明作者已经不是以一个过路人、旁观者的身份而是已经融入当地,已把他乡当故乡,对周围乡民有深厚的情感。也难怪在林小仲老师离开几十年以后,频繁返回阿荣旗,与当地老乡叙旧,建立知青纪念碑,捐资助学,回访第二故乡,舒解他化不开的内蒙草原情结。同时,又留下更多的咏唱第二故乡翻天覆地变化的新作。 词集的十个篇章,除了抗疫以来的新作和知青年代的旧作,其他八个部分,有的是作者对故乡北京的杂咏,有的是对母亲老家四川成都的探访、了解,有的是天南地北旅游的见闻,有的是工作期间、出差途中、商务活动中的见缝插针、心得描绘,还有的是回访第二故乡的记录,等等。作品题材广泛,涉猎面广,有对历史遗迹的点评,对时事政治的分析,对风土人情的兴致。作者以一个后知青时代改革开放先行者、参与者的身份,和一个词人的情怀,把在商海与庙堂之间的特殊经历感悟,以他对唐诗、宋词的喜好、把握,以及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与钻研的心得,用作词的方式,记录下来。他通过在大江南北、城市乡村、祖国各地的点点滴滴,抒发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和对家人亲友的情感。虽然只是他个人的感悟、体会,但是能够给人以丰富的知识、趣味和启迪,读者似乎能够伴随他天南海北的足迹,分享他的心得;并了解他几十年来、几乎是半个世纪以来的许多过往,从中感悟人生,感悟社会,与作者同喜同哀、产生共鸣。 比如一首在成都人民公园与友人在茶馆相聚的《忆旧游》,作者与几十年前在团中央工作时结识的朋友相见喝茶,感受成都慢生活,摆龙门阵,回忆当年游九寨沟、峨眉山金顶、多子巷,作者在此词中抒发的是“叹宦海沉浮、商海沧桑、秋灯浮名”之情。观看别人下棋,也得出“旁观棋不语、智者知进退”的感悟。我想,如果时下的领导干部能够像林老师那样,多读一些古汉语、古诗词,多了解一些历史文化,多一些文人雅士情怀,也许会少一点贪腐杂念吧。 作者的父亲早年从海外归国求学,与作者的母亲是北京外语学院的同学,都是投笔从戎参加了抗美援朝,也是知名的学者教授,给了作者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和文学熏陶,使他养成了从小爱书嗜书的习惯,文化功底深厚扎实。尽管上山下乡中断了他在师范学院附中的学习生活;但茫茫北国的农耕生涯,草原民族的纯朴憨厚,给了他青年时代深厚的积淀。而后知青时代首都的更开阔的生活空间和丰富的生活积累,使作者更加有了底蕴,因而在后知青时代,他创作的激情如深井水源源不断流出,哪怕工作繁忙、岗位变动、职务高低,均不影响他年年有新作问世。这些词对他而言仅仅是小菜一碟,浓缩精华;大量的一百多篇散文佳作都在已经出版的散文集《梦随风万里》中问世,被广大读者所熟知,也为知青网友们所喜爱。 在我看来《塞北江南词百首》,都是有较高文学修养和艺术造诣的词,而对作者而言,却是他“信马由缰、平淡无奇,随遇而安”的即兴之作,只想让少数友人分享。正如作者所在后记中所言,是“有感而发,既不奢求成为诗人登大雅之堂,也无意创新另辟蹊径,仅仅是借题发挥的喜好。馈赠友朋,以文会友。”有这样良好的心态, 我觉得才是真正的词人大家应有的心态和修养。不像网上某些喜欢堆砌词句“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古体”打油诗人,自封古诗词作者,其实没有多少深度新意,有的甚至文理不通,上下阙意思相反,词不达意,贻笑大方;更不要说有些被追捧、吹嘘得了不起的神乎其神“屎尿体”诗人,哪里有什么经得起检验的好词好句好作品?只有耸人听闻、制造骇人听闻的信息,博眼球骗钱财而已。 林小仲老师的诗词和散文一样,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所以我收到书以后,迫不及待地阅读,感到是绝好的新年礼物。毕竟年逾七旬了,电脑手机看多了,多看长文章眼睛已经吃不消,许多书已经被我捐掉送出,但是林老师的这本薄薄的小书,会让我细细品味,陪伴我度过宅家抗疫的漫长时光。我也希望能把它在网站上介绍给大家,以便爱好文学、爱好词作的网友们共享。我无法从词的文体结构、音韵来分析,因为确实是外行,我只是觉得这些文字能像听昆曲一样欣赏,有意境,能给人美的享受。它的风格和诗意韵味,是我们这一代人所特别能欣赏接受的。 本文完成后,又收到林老师新词二首,(不在百首一书内)一并发在此供分享: 一、《紫辰友人聚会》·(调近过秦楼) 紫辰庭院,聚桃园客,悠闲抚琴论禅。 传奇一代,少年恰逢,天灾人祸粮断。 浩劫突变,抱团取暖,乱鸦啼后夜阑。 更知青岁月,池塘洼雨,离群孤雁。 时运转、壮岁事成,弄潮风采,从此前程路远。 历经兴衰,不言自明,又逢围城冬寒。 主人盛情,团坐笑语嫣然,推杯换盏。 忧明日关山,却话汉唐长安。 (2022年1月15日于北京紫辰院) 二、《2022虎年春节感》(调近几鱼游水) 夸说时光早。 霜月冷清春料峭。 牛年看尽, 醉梦晨鸡报晓。 京华漫记雾缭绕, 忘却我辈非年少。 天涯浪迹, 江南芳草。 燕山浮云夕照。 太庙古柏枝叶倒。 犹忆草莽生威, 关东虎啸。 聚会尚有多情客, 樽前傲然休言老。 炊烟人家,又绿柳梢. (2022年春节于北京) 2022年的2月2日,我在这个特殊的、寓意充满爱的日子里,真心感谢远方朋友的馈赠。借用宋朝辛弃疾的词来结束本文,以表达我此刻读词的心境: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晓歌编辑)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