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往事 >

城市记忆:跳马

时间:2025-02-03来源:阿拉老底子 作者:余杰 点击:
儿时的许多记忆中是游戏。我们这些生长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的人,至今还难忘那个时候的游戏。打弹子、踢毽子、捉迷藏等等,都是我们那个年代的童趣,也是一座城市的记忆吧。 我小时候就读浙江北路小学。这座小学有些年头了,据说在解放前就有了。一到四年级的

      儿时的许多记忆中是游戏。我们这些生长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的人,至今还难忘那个时候的游戏。打弹子、踢毽子、捉迷藏等等,都是我们那个年代的“童趣”,也是一座城市的记忆吧。
 
      我小时候就读浙江北路小学。这座小学有些年头了,据说在解放前就有了。一到四年级的时候在老校舍,距离浙江路桥很近。校区不大,楼房结构。中间有个水泥地的“操场”,四周是破旧的老房子。记忆中教室里的桌椅板凳都很旧,大大小小不规则。后来政府在浙江北路109弄100号新建了一所学校,我们在读五年级的时候搬到了新校区。若干年后这个学校改名为上海市闸北区福建北路小学了。

 

      我家住在浙江北路102弄,后门是114弄,弄堂口正对着新校区。那时我们上学根本没有家长护送,大家都在弄堂里集合排队,在大队长的带领下一起过马路到学校去。加上同学们都是在周围弄堂的石库门里居住,是邻居加同学。上学集合前我们都早早地来到弄堂里,相互嬉闹玩耍。我们男孩子在等候上学的时间里,较多玩的是跳马游戏。
 
      跳马游戏很简单,只需要一块空地就行了。我们经过猜拳确定一个人当“马”,他站立后弯着腰,让大家依次借助双手从他的背上跳过去。谁要是跳不过去,就被“罚”做“马”。

 

      上学的集合号没有吹响,我们聚在一起就玩这个游戏,打发上学前空闲的时间。这个游戏虽然有点运动量的,能够锻炼你的双臂力量和意志力,但是趣味性不强,就是反复地做一个相同的动作。还有一点就是有一定的危险性,随着一轮跳马后,当“马”的人支撑在双腿的双臂逐渐抬高,“马”的高度升高后对于跳的人是一个考验。如果跳得不巧,甚至发生跳马者与当“马”者一起摔倒。记得一次我们男生们一起玩跳马的游戏时发生了一起受伤的事情。
 
      班级里的一位张同学,在跳马的时候一直坚持到了最后高度。我们都围在一起观看他的最后一跳。只见他深深吸了口气,飞快地跑到“马”的跟前,双手一撑,飞身上“马”。人是过去了,但张同学在下“马”的时候重重地摔倒在地上。我们都惊叫起来,赶紧跑上去想扶起他。只见张同学躺在地上,脸色煞白,发出痛苦的呻吟声,大家赶紧把他扶起。

 

      一会儿老师来了,见状立即把他送到医院去了,结果是张同学手臂骨折。这以后大家再也不敢玩跳马的游戏了。
 
      张同学住在浙江北路天潼路的转弯角处。在8路有轨电车要从天潼路通过此地转弯到浙江北路时,他们居住的房子因为突出在转弯角上,影响电车路轨的铺设。不久张同学家的房子被拆掉了,他转学到了杨浦区去读书了。
 
      巧了,张同学的新家安置的地方正好就在我舅舅住的弄堂里。后来我去舅舅家玩的时候还去张同学那里叙叙旧呢。
 
      作者简介:余杰,男,生于1952年12月25日。现居上海。1970年4月从上海向东中学(原南洋女子中学)69届初中毕业,到云南西双版纳东风农场上山下乡。1979年2月返回上海,进入上海第三机床厂当工人,后在宣传科工作,1986年入党。先后担任企业党委委员、党办主任、支部书记、车间主任、厂长等职。2002年参加上海临港新城(现为临港新片区)开发建设,担任港城集团行政总监、党办主任。2012年底退休后在浦东新区国资系统发挥余热,从事基层党建工作至疫情爆发为止。自2007年起在网络上刊发有关知青上山下乡问题文章约450万字。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按钮 内容不能为空!
立刻说两句吧! 查看0条评论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