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若要添置衣物,很多人会把裁缝请到家里。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请裁缝算得上一件不小的事情,会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家里的主妇得先筹划好,为家庭成员添置什么衣物,然后去逛布店。购买布料也急不得,为了买到既价廉实惠,又让自己中意的布料,需要一得空就去布店逛逛看看。 请裁缝做活,短则一两天,长则十几天,甚至一个月。被请的裁缝都是得到主人家认可的,因为是按天计酬的,所以要出手快,出活多,最好还能节省布料。请裁缝的人家通常需自备缝纫机,没有的,也要事先借一台。裁缝只带一只包上门,内装竹尺、皮尺、大小缝衣针、顶针箍、划粉、剪刀、镊子等,外加一把烙铁。请裁缝的人家要管裁缝的一日三餐。由于裁缝用心与否关乎脸面,所以,即便当年物资匮乏,为了善待裁缝,再节省的雇主也会奢侈一回。 我母亲是个好面子、爱漂亮的人,每年都会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钱买回布料,请裁缝来家里做衣服。为请来好裁缝,母亲先要四处打听。那时好裁缝很抢手,排队等候的人家多了,裁缝会根据急缓程度,适度变通,调整次序,如遇到交情深的老主顾,还可能让其插队。如此,裁缝与顾客之间,顾客与顾客之间发生口舌之争,在所难免。 我至今清晰记得,那是1970年腊月下旬的一天,老家亲友来信邀我们回乡下过年。因此,给家里每人做一套新衣服,迫在眉睫。离我家最近的王师傅学过新技术,会的东西多,出手快,还多次在我家做过衣服,是理想人选。当然,王师傅很难请到,何况正逢春节,是裁缝最忙碌的时段。当天傍晚,母亲下班后,便带上我来到王师傅做活的人家,果不其然,刚进门,便见人头攒动,七八个妇女将手头正做着活的王师傅团团围住。未等母亲开口,便听人群中有人说:“别排了,我老早来了都排不上。”母亲有些沮丧。王师傅抬头时一眼看到我们,忙打招呼。母亲说明来意后,他诚恳地说:“到年三十为止,都排满了,不过急事急办,我再想想办法,会给你带个信的。”第二天,母亲正在为找裁缝的事一筹莫展时,一位邻居递给我母亲一封信,落款署名“王师傅”,信中写道:“春节前,先给你家做一天,做不好的衣服,我夜里带回家赶出来,只是缝纫机要备好。”看完信,母亲欣喜若狂,一路快跑回家,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人。 由于裁缝行当吃香,当年父母曾叫我去学裁缝手艺,可阴差阳错,最终我并没有干上这一行。不过,我倒是娶了一位做裁缝的妻子。说来也巧,二十六岁后,有多位热心人给我介绍对象,或许是受母亲影响,我最终找了一位做裁缝的女子相亲。婚后,我常对她说:“平常人家请个裁缝不容易,若是约定好时间,最好不要一再更改,但必要时可变通,多一些人情味。”妻子在这方面一向做得很好,因此赢得周围邻居的信任和口碑,当然这也离不开她自身手艺好,待人真诚,童叟无欺。 如今,人们已习惯去百货商场、服装店甚至网店买现成衣服,不再请裁缝。但自己亲身经历的那些往事,如陈年米酒,时间愈久,愈发醇厚,让我难以忘怀。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