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往事 >

那年,我画了《新农村远景图》

时间:2022-10-18来源:廋马1942 作者:戚建伟 点击:
上世纪70年代,我曾经作为一名知青,下乡插队落户在上海市郊。说到那时的农村,破旧、贫瘠、脏乱、落后,几乎成了代名词。 我落户的是在当地穷得叮当响的生产队,居住的知青小屋,还是地方政府出资建造的一间灶头,一间卧室。 下乡第一天,队长派了几个壮小
 
 
上世纪70年代,我曾经作为一名知青,下乡插队落户在上海市郊。说到那时的农村,破旧、贫瘠、脏乱、落后,几乎成了“代名词”。
 
  我落户的是在当地穷得叮当响的生产队,居住的知青小屋,还是地方政府出资建造的一间灶头,一间卧室。
 
  下乡第一天,队长派了几个壮小伙在知青小屋门前挖了一口井,就成了我们的生活用水。
 
  环顾周边的农户,大多居住在年代已久的又破又旧的平房里面,有些人家的屋顶还是用茅草铺就,那烧火做饭的灶头,都是用泥砖砌成。
 
  人们吃的是井水,用厕则是在屋后搭个简陋的棚,棚内挖个坑,放置一个水缸,水缸的一头搁块板,则成了方便如厕的私密处了。
 
  村前屋后,随处可见的家禽、牲畜粪便,不仅令人作呕,连空气似乎都让人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夜晚,从农户家透出微弱的灯光,暗淡得如同鬼火似的,一些舍不得用电的农家,还点着煤油灯照明。
 
  那个年代的农民靠着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一年到头分不到几个钱。
 
  我插队第一年分得了八十多元,第二年也才一百多一点。有些长年患病的农民,到了年底还成了“透支户”,令人唏嘘不已。
 
  相对而言,生活在城镇的居民,享受的月薪工作待遇,住房单位分配等物质优越条件,“乡下人”自然没法相提并论。
 
  那时,城乡差别的鸿沟,让 “乡下人”羡慕 “街上人”, “街上人”看不起 “乡下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记得下乡第二年,县里发出学习安亭新泾大队“新农村远景规划”的号召,因为我为当地的农民家画灶头画有了些小名气,大队掌门人把绘制新农村远景规划图的任务交给了我。
 
  其实所谓的远景规划,全凭我的丰富想象。
 
  根据大队的一张地形图,我把弯弯曲曲的小河浜,画成了笔直的河道;把七零八落的农田,画成了田字格;散布在四乡八邻的农宅,统一规划在一个区域,配上漂亮的住宅效果画,就成了一张大队新农村远景规划图了。
 
  这张规划图,只是为了应付上面的号召,压根就没想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场气壮山河的改革开放浪潮,让新农村远景不再只是空中楼阁。
 
  “乡下人”个个扬眉吐气,撸起袖子加油干,建设新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城乡差别也渐渐缩小。
 
  经过四十多年的砥砺奋进,在城镇化道路上崛起了一座座新城,美丽乡村建设更是让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想当初,把“跳农门”当作人生目标追求的“乡下人”,如今成了“街上人”也羡慕的“香饽饽”。
 
  祖祖辈辈蜗居在陋室里的“乡下人”,如今住上了煤卫设施齐全、装潢考究的小别墅,有了自己美丽漂亮的宜居小区。
 
  屋前宅后不再见鸡舍畜棚,而是草坪园林,水清岸绿;出门不再是走泥泞不堪的乡间小道,开着私家车可以尽情地畅游在田野,奔驰在林荫大道。
 
  商场超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体育文化娱乐场所、一流设施的“中小幼”学校布局、令人心仪的养老服务机构、一座座郊野公园、一处处农家游景点……宛若璀璨的星星遍布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农村,被城里人看作是“乡下人”的地方,早已今非昔比,“换了人间”。当年我插队落户的生产队也已是旧貌换新颜,据说,已被规划为新农村生态旅游景区了。
 
 
 
  新农村,一个划时代的巨变,见证了中国道路的飞速发展;见证了人民至上的治国理念;见证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正在向我们一步步走来!
 
  (作者系上海师源羽翼舞蹈学校名誉校长)

责任编辑 晓歌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