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纪念 >

上海青年在抗美援朝运动中

时间:2020-10-30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上海青年志》 点击:
照片制作/赵杉 1950年12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发布《关于招收青年学生、青年工人参加各种军事干部学校的联合决定》。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全国学联也于12月2日分别发出告全国青年团员和同学书,要求青年团员和学生们在祖国最需要的时
照片制作/赵杉
 
      1950年12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发布《关于招收青年学生、青年工人参加各种军事干部学校的联合决定》。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全国学联也于12月2日分别发出告全国青年团员和同学书,要求青年团员和学生们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到祖国最需要的岗位上去,为祖国为人民建功立业。

      12月9日,上海学生10万多人(占上海大中学校学生的80%)在跑马厅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示威大会,会上进行了参加军事干校动员报告。12月10日,上海市第三届学生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号召青年学生响应祖国的号召,踊跃参加军事干校。此后,参加军事干校的运动迅速在全市学生和青年工人中展开。

      在此期间,工商界著名人士吴蕴初送女儿吴志运参加军事干校,汉口路130号的市民顾渝白先后送子女6人参加革命工作。到1950年底,报名要求参加军事干校的青年工人就有3100多人。

      早在抗美援朝运动爆发初期,上海青年就曾开展过为志愿军捐献子弹等活动,此外,还积极参加“上海学生号”战斗机的捐献活动。

      团市工委引导全市学生从生产捐献、节约捐献和捐献宣传三个方面入手,开展捐献活动。在生产捐献方面,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同学多写稿子,外文系同学组织翻译小组翻译小说,用挣来的稿费和版税捐献。化学系的同学推销自制的鲜橘水,农艺系同学制造DDT,用赚得的利润捐献。卖棒冰、摆茶摊、义卖自制的红花、用旧绒线织成钢笔套等形式在各校学生中普遍开展。全市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设立了爱国捐献箱,同学们纷纷把节省下来的零用钱、伙食钱、车钱投入到爱国箱里。一些同学甚至把金戒指、金耳环、银圆也捐献了出来。

      上海的青年学生还走上社会,向市民进行捐献宣传。复旦大学教育系一年级同学到溧阳路1084弄向居民宣传募捐,募得人民币150万元。很多同学不但自己捐献,还向家庭成员进行捐献宣传。朝鲜停战谈判开始后,捐献活动和修订爱国公约的活动结合起来,60%以上的学校把捐献活动订入爱国公约,使捐献活动经常化。

      至1951年12月24日,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学生共为“上海学生号”飞机捐献人民币1201379133元,提前几天完成捐献计划。同时为“中国青年号”捐献274294211元,为“中国体育号”捐献187880033元,为“中国少年儿童号”捐献511373655元,共计捐献2174927032元。此外,上海青年工人还积极参加上海工人用增产节约的方式捐献50架战斗机的捐献活动。


(摘编自《上海青年志》)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