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纪念 >

香江廿年(12)|两代香港人的“九七”记忆:光荣、激动、爱国心

时间:2017-06-29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卢梦君 尚佳艺 点击:
【编者按】 香港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已被证明是成功的。 澎湃新闻深入香港细部,触摸20年间香港各个领域的变化,有的很大,有的很
 
     
      【编者按】


      香港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已被证明是成功的。

      澎湃新闻深入香港细部,触摸20年间香港各个领域的变化,有的很大,有的很小。无论大小,均值得记录。

      澎湃新闻刊发的“香江廿年”系列报道,下面这一篇报道记录了两代香港人的“九七”记忆。


      1997年6月30日晚至7月1日凌晨,香港大雨滂沱。

      7月1日零时刚过,五星红旗和紫荆花旗伴随国歌在香港会展中心缓缓升起。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说,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将作为人们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发展将会进入崭新的时代。

      交接仪式前后,作为港英立法局议员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临时立法会议员的叶国谦一贯地忙碌。参加完英方告别仪式后,他换掉被淋湿的衣服,前往会展中心,为临时立法会在回归后的第一次会议做准备。

      初入职场的吴秋北和家人一起看政权交接仪式。第二天,他的父亲跑到街上,把所有报纸都买回来保存。

      还在香港中文大学读书的邓飞看到,尖沙咀地铁口的人罕见地排到了路面上,许多人通过电视大屏幕观看交接仪式,不少年轻人在流泪。

      20年后的2017年6月,回忆起“九七”回归,他们从不同角度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讲述了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往事。

      “50叶国谦:想要保护香港平稳回归

      叶国谦在忙碌中度过了那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

      叶的父亲是解放前从广州来香港的开车司机,年轻的时候积极参加工运。叶国谦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小时在爱国学校——汉华中学接受教育。他曾在一篇自述中写道,我对祖国的感情是很强烈的。

      1995年,叶国谦成为港英立法局议员,1996年底,经香港特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选举,他成为香港特区临时立法会60名议员的一个。

      上世纪90年代,因港督彭定康在香港强推“政改方案”,中方不得不放弃原先的“直通车”方案而“另起炉灶”。由于没有了“直通车”,在香港特区成立之时有许多预备工作,特别是立法工作,必须提前做好,而特区第一届立法会又不可能在此之前成立,所以,1996年3月,香港特区筹委会正式决定成立特区临时立法会。

      1996至1997年间,身兼港英立法局议员和特区临时立法会议员的叶国谦,频繁往返于香港与深圳之间,为香港回归做好法律上的准备工作。

      他回忆,自己每个星期六都要到深圳华侨城去参加临时立法会的会议,星期天开完会又回到香港来,星期三接着开港英立法局的会议。“每天给我的感觉就是开会开会开会。当然我是非常高兴的,我可以近距离接触到香港的回归。”

      “1997年6月27日前,港英立法局召开了最后一次会议,接连3天的冗长会议,完成了港英立法局的工作。而在特区临时立法会方面,6月21日在深圳开了最后一次会。7月1日凌晨,临时立法会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了回到香港后的第一次会议。凌晨2点多钟,临时立法会通过了《香港回归条例》。”

      “我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能够见证这个时刻是自己的光荣。”叶国谦在自述中写道。

      他说,回归前的自己主要是瞪着眼睛竖起耳朵,监督港英当局,有强烈的想要捍卫和保护香港平稳回归的心态;回归后,心态则转变为在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下建设好特区。

      “70吴秋北:全家人一起看政权交接仪式

      “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新华社记者在《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写道。

      在吴秋北的记忆中,父亲对香港回归非常激动,一家人在一起看政权交接仪式。第二天,父亲跑到街上,把所有报纸都买回来,将记录香港回归新闻的头版全部保存。

      吴秋北如今是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工联会理事长。上世纪70年代初出生在内地、上了几年学后才到香港与父亲团聚的他对澎湃新闻坦诚,受父亲的影响和自身经历关系,自己对国家民族的情感更为深刻。

      当时在吴秋北身边,一些土生土长的香港同学因为对内地不太了解,对国家收回香港有很多看法和疑虑,为此,他还曾在同学会的会刊上撰文,认为他们没有看到国家收回香港的意义所在,香港回归将会被载入史册。

      现任香港教联会理事、将军澳香岛中学校长邓飞记得,“接近7月1日凌晨时下起大雨,地铁站堵得很厉害,尤其是九龙,可能是九龙这边的人想坐地铁到港岛,靠近政权交接仪式现场。那时候没有太多电视屏幕可以看,尖沙咀有一个,铜锣湾有一个。而尖沙咀地铁站的人龙罕见地排到了地面上,许多人通过电视大屏幕观看交接仪式。”

      邓飞在地铁口留意到,也有20岁至40岁左右的人边看边哭。他分析,这个年龄段的人在港英时期获得比较大的发展机会和利益,因此对英国人的撤退感到担心。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前首席顾问刘兆佳也向澎湃新闻谈到,在回归前,一部分香港人对回归感到担忧和害怕,“甚至有反对派认为,他会在回归后坐牢。”

      “现在看来,回归后的香港尽管有不少政治摩擦,有社会阶层问题,有政府管治问题,香港不仅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自由、人权、法治也有了一定提升。”刘兆佳说。

      “内地如果发展得更快更好,香港也是更快更好

      “这二十年,我们确实很平稳地完成了回归,没有动过刀没有动过枪,就已经把一个政权从英国手中转到香港人手上。”叶国谦感慨。

      香港这二十年不平静。

      回归后没多久,香港即经历亚洲金融风暴,经济遭受冲击。那时,适逢大学毕业求职的邓飞面临着就业难的境况。“初中的时候,在香港找工作轻而易举,哪怕是在金融公司,没有学历都找得到。1998年之后找一份工作极其困难,我找学校的教席,当老师,要1000人中选1人。其他行业到什么地步可想而知。

      但回归后的香港有了国家更强大的支持。尽管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非典疫情、全球金融危机等多个难题,香港经济规模在过去20年增长了一倍多,平均每年实质增长3.6%,持续高于大部分高收入经济体。

      另一方面,香港也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团结各方力量的考验。

      吴秋北认为,香港的发展与整个国家的发展进程紧密相关,2047年是香港回归50周年,而2049年是建国100年,中国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第二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香港适逢其会,不单不需排队买票就可搭上国家发展的列车,还已有预留位置。我们要好好把握机遇,以此提升香港就业质量,使打工仔可以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香港是个福地。”叶国谦说,“香港有一种自强的精神。香港社会面临的问题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但香港人文化水平高,视野广阔,有自省能力,对于很多看到的问题,香港都在努力解决中。”

      “对于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我对香港的发展是蛮有信心的。这个信心也是建立在内地的发展上。内地如果发展得更快更好,香港也是更快更好。有国家的政策支持,香港是能够战胜困难的。”叶国谦说。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