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观点 >

关于复学、五一、夏季防疫的“疫”线对话

时间:2020-05-03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王艳辉 陈敏 点击:
吴凡、张文宏:做好持久抗疫心理准备 无图说 无图说 伴随着学生复学,五一小长假和立夏也接踵而至。当抗疫成为常态化后,疫情依旧牵动人心,下一步的防疫措施应该怎么做,是众多市民关心的问题。 4月26日下午,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主办,上
吴凡、张文宏:做好持久抗疫心理准备

无图说
无图说

      伴随着学生复学,“五一”小长假和立夏也接踵而至。当抗疫成为常态化后,疫情依旧牵动人心,下一步的防疫措施应该怎么做,是众多市民关心的问题。

      4月26日下午,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主办,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上海市健康促进协会协办,上海市医学会科普分会医学指导的“上海市健康大讲堂暨第44届解放健康讲坛上观直播”,特邀中国—世卫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上海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作主题为“当新冠遇上夏天”的“疫”线对话,共同就大家关心的抗疫问题进行交流,为市民做权威的健康科普解读。

      【复学篇】

      复学“第一课”重防疫“家长不用太纠结”

      随着各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小学复学也被提上日程。近日,随着初三和高三年级率先开学,多地明确开学时间。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地方,开学复课最重要的是确保健康安全。得知上海家长们特别关心孩子上学、放学的方式和以往有哪些不同时,吴凡微笑告诫:“大家不用太紧张,也不用太纠结。”。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学校方面做了很多具体的安排。上海市教委也发布了高校、中等高职以及小学、幼儿园分类防控的工作要求,组织体系到位,责任人明确,学校从哪些方面做准备也都是清晰的,包括消毒,应急处置,食堂怎么吃饭等等都有一系列的规定。”

      其中有两条是最关键的:一是中小学入校前的晨检,现在变成一日两检,增加了频次,防范孩子在上学的过程中,出现健康异常状况;二是学校准备一整套应急处置的流程,如果发现孩子有异常,学校有责任人,专门的老师第一时间给孩子戴上口罩,到留观室进行留观。若家长第一时间不能赶到学校,老师会直接送孩子去发热门诊就诊。不仅仅是发热、干咳症状,还有腹泻、呕吐等情况,都有一整套的处置流程。如果班级里出现聚集性病例,需要就地隔离,在明确原因之后,做后续处置。

      密切关注三类人

      家有病人孩子缓去校


      孩子要回校正常上学,家长需要准备什么?在吴凡看来,“除了关注孩子的健康以外,你还要关注两类人,一个是家庭同住的人,还有跟这个家庭密切关联的人。”

      我们每天要进行健康随访,要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这里特别要提醒有些家长,对于年龄小的孩子,他对自己舒服不舒服,精神好不好,不具备判断力。家长需要做得精细一些,关注孩子的情绪和身体健康。

      关注孩子和每一位家庭成员,大家都能做到。但还有一类人,容易被忽略,那就是与这个家庭密切相关的关联人员,尤其是提供家政服务的人员。在现在这个特殊阶段,就要对家政服务人员有更多的关心,对方如果有健康方面的问题,可先停止上门服务。带病上岗影响的不仅是一个家庭,一个孩子,还可能是整个学校。

      最后一点,特别要提醒家长,孩子生病不去学校没问题,如果家庭成员当中有人也出现了发热、咳嗽或腹泻等症状,最好孩子也不要去学校了。因为家庭成员已经生病了,孩子就属于密切接触者,家长不能有侥幸心理。

      出行在外牢记“要洗手”“底线思维”防感染

      针对家长们共同关注的孩子上学、放学乘公共交通是否安全的问题,张文宏指出,目前国内疫情基本控制住了,感染风险极低,但感染科专家最担心的就是偶然事件的发生。如果上述防护都落实到位,在学校被感染的风险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我们无论在哪种公共交通、公共场所,实际上按照现在防控效果来看,被感染风险是很低的,上海已连续30多天没有本土病例,总体来说城市是很安全的。”

     出门在外,不论公交、地铁、出租车,一般情况下,碰到新冠肺炎的概率几乎没有。尽管城市很安全,但“我们还是要有底线思维”。张文宏说,所谓的底线思维就是,万一在公共场所遇到了无症状感染者,怎样防范被感染?“记住一点,上车以后,我们的双手原则上不能碰自己的口罩和自己的口鼻,下车以后第一件事情进行洗手,洗好手以后再可以拿书包,拿口罩,这样做我们就是安全的。”如果孩子在学校里洗手不方便,可以用免洗洗手液,必须要牢记的是,避免手接触公共场所把手、栏杆、电梯按钮后,再直接接触口鼻。防范措施都做到位了,风险是可以避免的。

      吴凡建议离学校路程不是很远的家庭,可以尝试步行去上学。“这有两个好处,一是路途上通勤的风险降到最低,二是锻炼了身体,并且可以预防近视眼。现在这个时间戴着口罩是不能做保健操的,怎么办呢?那我们防范近视眼的方法很多最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每天户外2小时,接受紫外线的照射。所以我建议大家在这个时候养成一个走路上学的好习惯。”

      上课、用餐保持“社交距离”具体实施“一校一策”

      5月份开学的孩子们,还需要戴口罩吗?吴凡说,上课的时候是比较聚集的,还是鼓励大家能够戴口罩。因为现在这个季节气温正好,不需要开空调,可以开窗开门,建议大家保持教室内的通风状态。“此外,校内上课、用餐还是应该保持社交距离。目前很多学校实行套餐式供应,打了饭走人在教室吃、在寝室吃,吃饭不要说话,这样避免了人群聚集。对于部分中小学校,还是在教室里面吃,采取一定的措施,分批次进行就餐,就可将感染风险降至最低。”

      张文宏认为,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每个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一校一策”,小孩子们也可参加到学校的“金点子”计划。比如戴口罩戴得很闷,那么可以到室外,大家在相处距离较远的情况下把口罩摘下来透透气。吃饭的时候,可以参照一些企业的做法,每个人去食堂领餐,领好以后回到自己的座位去吃,那就避免了在食堂当中的聚集。如果一定要聚集的话,食堂里面要有相应的位置隔开,减少就餐人数。

      据悉,学校在安排的时候,也会实行错峰、分段原则,执行“一校一策”方案。

      尽量不开中央空调

      “心理防疫”不可忽视


      从“五一”开始,上海的温度明显升高,立夏接踵而至。学校里到底要不要开空调?张文宏认为,五六月份,天气并不是非常的酷热,真正的酷热时间点在七八月份。而同学们真正上学的时候是9月份,天气不是那么特别酷热了。因此,在各个学校,尽量还是不要开中央空调。因为在任何一个密闭的空间,对新风系统的循环有非常高的要求,万一有个别人感染了,会对大家造成一定的风险。如果实在闷热难耐,可用除湿机来解决问题。在疫情前面,健康和安全是第一位的。

      张文宏指出,疫情来了最怕的就是大家疏忽、没有警觉,紧张起来适应了防控体系,就会呈现较好的防控效果。

      专家们认为,家长不要把自己的焦虑情绪传递给小朋友,相信孩子们不论校内校外都已进行了必要的科普教育,家长要做的是消除不必要的负面情绪对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紧张不焦虑、不纠结是一种科学态度。

      吴凡说,孩子的很多心理紧张来源于家长,适当督导孩子形成良好习惯,自然而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家长应该给孩子这样的心理干预和指导,相信落实了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习惯后,今年春季,很多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也会跟着走低。

      利用这个“五一”小长假,家长们和孩子一起调整生物钟,保持和上学时一样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五月份的复学复课。

      【“五一”篇】

      心情放松防护不松安全出游身心有益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较好的控制后,市民纷纷计划在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五一”小长假出游,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担心:“五一”小长假会不会出现景区游客“扎堆”的情况?出游的风险大不大?高铁、飞机还能不能坐?身边会不会有无症状感染者等一系列问题。

      卸下包袱,不必过度紧张,思想和行动保持“社交距离”,就能做到健康出游。“适当出游对身心有好处。”吴凡认为,思想上保持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十分重要,在景区预约制的情况下,要尽量遵循预约时间,分时错峰出行,出游尽可能选择户外场所。

      行动上要做好防护措施,戴口罩,勤洗手,不乱摸口鼻,并且要学会正确的打喷嚏、咳嗽礼仪。就餐时可以选择在空气流通的户外进行。“唾液里有大量病毒。”张文宏建议餐厅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鼓励自带餐具,最好的防疫手段是良好的个人习惯。

      出游应该选择什么公共交通?“如果是就近出游,私家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减少人群拥挤的风险。”张文宏提示,就乘坐公共交通而言,风险其实是一样的,最为核心的仍然是做好自我防护。佩戴口罩必须是全程的,如果在高铁、飞机上需要饮水进食,那么绝对不要和坐在旁边的人同时脱口罩,需采用“交替就餐”的模式。同时,一旦接触公共场所,要及时洗手。遵循理性看待和有效防护的原则,就没有任何一种公共交通是不能搭乘的。

      无症状感染者会不会就在身边?吴凡向公众解释,任何一种病毒性的感染,都会出现无症状感染者。医学上的无症状感染者包含两类,一类是已经感染但没有生病的人,称为处于潜伏期的人,还有一类是隐性感染的人,这类人自身永远不生病,但携带病毒。虽然目前没有办法精准找出所有无症状感染者,但是只要做好个人防护,无症状感染者绝对能防,不要过于纠结。除佩戴口罩外,掌握正确的洗手方式很重要。记住三个要点:肥皂、20秒和流动水,即:先使用肥皂在手上搓洗20秒,再使用流动水冲洗干净。

      【夏日篇】

      夏季口罩要科学佩戴抗疫需要常态化思维

      天气渐渐升温,佩戴口罩会出现闷热感,有人便开始冒出了“不戴口罩”的念头,还有一些女士化妆后佩戴口罩,出现皮肤炎症或过敏情况,犹豫这个口罩还能不能戴。专家特别提醒,佩戴口罩是必须的,现在还不到脱下的时候。

      吴凡指出,针对戴口罩引起的面部不适情况,首先需要分清是化妆品引起的过敏,还是口罩引起的过敏。如果是化妆品引起的过敏,那么便要及时停用该化妆品,必要时也要做到及时就医,进行治疗;如果是口罩引起的过敏,那么便要前往医院咨询皮肤科大夫,在口罩内添加一层防过敏材料。因此,我们也倡导“素颜美”,倘若必须化妆,建议抵达单位后再前往化妆间进行化妆,尽可能降低过敏风险。

      还有不少人“押宝”夏天会是新冠病毒的“克星”,认为夏天一到,疫情就会马上结束。吴凡和张文宏纷纷表示,这种情况基本不可能,要做好抗疫的长期准备。

      “目前,中国的疫情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国际疫情的高峰在部分地区出现了下降,但在大多数国家,高峰仍在持平,甚至在一些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疫情还在上升。因此国际疫情不容乐观,必须做好持久抗疫的准备。”张文宏提醒,复工复产后,工作和学习环境接近常态,抗疫的意识也需要常态化。

      对疫情发展趋势需要有正确理解。吴凡认为,以现在对新冠病毒本身的了解来看,很难让它从此“销声匿迹”,长期共存是必然趋势。在全球化的态势下,人员的往返和交流是必然的,在这常态化的情况下,尽管把关再严,仍有可能存在特殊遗漏的情况,但随着对新冠病毒特性的了解不断加深,防疫措施也会动态调整,更有针对性。

      “我们发现现在网民对于一个确诊病例好纠结,这一例去过哪里,接触过谁,处于十分焦虑的状态。其实完全不用担心,一旦有病人出现,疾控中心都会做轨迹排摸,排摸密切接触者并隔离,很重要的是,病例去过的场所,都会做‘终末消毒’,‘终末’的意思就是这个地方消毒以后,就彻底没问题了。”吴凡给市民吃了一颗“定心丸”,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方施力,对个人而言,保护好自己是永远不变的法则。

      网友问答摘录

      问:开学之后,如果有学生或者老师出现发烧、感冒等症状,应该怎么办?

      张文宏答:在新冠疫情期间,到了学校每天要测量两次体温。我建议,如果有发烧,第一时间节点,大家最好不要去学校或所在的单位,直接向自己所在单位的领导进行报告。我们在上海本地病例都没有的情况下,一般在家里观察两天也就可以了。但如果跟有关的病人接触过,那就要到医院的发热门诊进行检测。

      问:这次疫情使大家对疫苗都很重视,但对成年人来讲,打疫苗的认知还是比较低的,您认为对成年人,是不是应该提高疫苗接种的意识?我们成年人应该接种的疫苗都有哪些?

      吴凡答:针对呼吸道疾病,一个是流感疫苗,一个是肺炎疫苗。上海已经给60岁以上的成年人免费接种肺炎疫苗,我觉得这个对于预防一些肺炎双球菌的继发感染,效果非常好的。

      对于重点的人群,医务人员、养老院工作人员,还有公共服务行业的人员,打疫苗不仅是保护自己,还保护别人。所以我们特别鼓励这些特殊岗位的成年人能够及时接种疫苗。

      问:我的先生最近太忙,压力很大,想给他增加点免疫力,除了给他吃维生素,加强锻炼,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推荐?

      张文宏答:现在在城市生活的人,营养基本上不缺乏,都是吃的太多。在我的概念当中,对成年人最好的免疫是充分的休息,还有充分的运动,尽量减少应酬。这段时间,我个人觉得,对于城市里生活的人,要多休息,不要熬夜,能够做好充分的体育运动,日常的饮食营养要均衡,蔬菜、水果、蛋白质、脂肪等含量比例到底该多少,根据你的体质进行相应的调整,多样化、适量、不挑食,这点很重要。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