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用“放大镜”向公众复盘上海的疫情防控体系。 发布会上,上海市有关负责人和专家介绍了上海《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相关情况。 体系在哪里?张文宏表示:“体系其实就在你身边,体系就在基层一点一滴的工作中,最看得见的体系的第一道关卡是身边的医生。这次整个疫情的救治过程,如果拿放大镜去看,就会把体系里面的一些细节看清楚。我们知道,老百姓是怎样从这些细节里得益,这套完整的体系给了我们城市怎样的保障。” 第一波疫情的控制过程,是对体系的一次非常重大的考验。遍布整个上海的发热门诊,就是体系的起始点。“因为你生病了之后第一时间肯定是找医生,我们体系就启动了。启动之后,如果这个体系是完整的,就会将病例递交给所在医院的传染科,然后医院的临床微生物系统就会启动。到底是什么病?可能是认识的病,可能是不认识的。如果是不认识的病,我们就会怀疑是新冠肺炎并马上启动疾控环节,疾控医生和医院的医生会协同进行诊断。” “上海如此超大规模的城市,为何疫情病例会控制得这么少?”在参加发布会前,张文宏与美国亚洲学会进行了交流。针对美国公共卫生专家的提问,张文宏给出的建议是,早期诊断隔离、疾控迅速诊断,追踪以后对所有密接者进行隔离,避免疫情在社区蔓延。“疫情暴发,都是和早期不能快速应对,以及不能迅速追踪定位、隔离造成社区传播有关系,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张文宏说。 发现病人之后,最后一个闭环在哪里?“我们都要送到上海市集中救治点,也就是这次治疗的指定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还有儿科医院。上海实行集中救治,所有最强大的医疗资源在那里汇总,病人可以得到这个城市最好的救治条件,所以才取得了今天的救治成果。上海在新冠肺炎防控中积累的经验,可以说是上海建立世界一流公共卫生体系的资本。”张文宏说。 “无论是SARS、H1N1、H7N9,还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回过头来看,上海这个城市总是能够应对得很好,有惊无险,这取决于城市的管理。”张文宏表示,从临床医生角度来看,没有什么体系是完美的,针对新的传染病的发生,我们总能从中吸取教训,为体系的完善和改进提供更多借鉴。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