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孔子说自己“不知老之将至”,但一个人口老龄化社会却不能“不知老之将至”。认识老龄化的基本国情,人人“知老”“尊老”,就能以制度优势、文化优势,创造一个老年友好型社会,使我们每个人都能体面地老去。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就像突然意识到父母老去时一样,老龄化挑战同样让我们惊心而且感到准备不足。银发浪潮,已经不只是比喻。北京一天增加500多位老年人,其中80岁以上的120多人。从城市公园到街头广场,从机关门诊到单位食堂,我们身边的老人忽然增多,有心人便能一目了然。由于人口基数大,目前我国老年人数量已经相当于两个日本或三个德国的总人口。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银发浪潮像涨潮时追赶双腿的大浪,不容我们忽视。 小说家米兰·昆德拉说:“老人是对老年一无所知的孩子。”人口老龄化,将成为贯穿21世纪的基本国情,国家、家庭、个人都得行动起来。我国已经提出要用3年时间向全社会进行老龄化国情教育。国情教育,当然是全龄化的,从党政干部到广大青少年,从城市乡村到各行各业,都要直面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多、老龄化速度快、应对的任务艰巨的现实。就像父母进入老年对家庭的影响一样,老龄化将深刻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每个家庭,对此有足够的思想物质及战略准备,是一个社会成熟、稳健的重要标志。 让每个终有一老的人都无“老顾之忧”,我们有制度优势。党中央对养老问题高度重视。在国家决定今年全面推开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后,财政部、人社部、国资委、税务总局、证监会等近日发布通知,明确了工作的时间表,这充分体现了在国有经济做优做大做强同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代际公平和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精神。与此同时,全面落实新的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推动农村土地改革,盘活农民土地物权,可以使数以千万的农村人口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或减缓“未富先老”带来的冲击,同样是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让每个人都能满足对晚年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也有文化优势。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重视家庭伦理和族群邻里关系,都为缓冲老龄化压力,走“中国式养老”之路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家庭是中国社会最牢固纽带,“里仁为美”“远亲不如近邻”等观念,为现代邻里互助、社区养老提供了深厚基础。强化“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理念,使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可以使高龄化、老龄化同样成为一种人口红利。“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老龄化做准备,既为自己做一个全职业周期的物质准备,也做好“想得清、放得下、看得开”的心理准备,达观、宽容、自主,真正像孔子说的那样“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从从容容体面地老去。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