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观点 >

从大历史观认识和把握五四运动

时间:2019-05-11来源:文汇报 作者:卜祥记 鹿红英 点击:
这是1919年6月28日在法国凡尔赛宫镜厅准备签署《凡尔赛条约》的场景。100年前,一次会议、一场运动,拉开一段荡气回肠的百年历史。法国巴黎和会上的图谋,在万里之遥的东方古国引发蝴蝶效应:五四运动爆发,掀开了中国近现代史新的篇章。新华社发 《新青年》
      这是1919年6月28日在法国凡尔赛宫镜厅准备签署《凡尔赛条约》的场景。100年前,一次会议、一场运动,拉开一段荡气回肠的百年历史。法国巴黎和会上的图谋,在万里之遥的东方古国引发蝴蝶效应:五四运动爆发,掀开了中国近现代史新的篇章。新华社发
      《新青年》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它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大历史观,把五四运动放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来认识和把握。”这一重要论述,为正确认识和把握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揭示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深远影响,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从文明史、斗争史、奋斗史看五四运动

      坚持大历史观,从历史和现实贯通的角度审视五四运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到鸦片战争时期经历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在救亡图存这条道路上,多少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君主立宪、辛亥革命等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的中国问题。面对剧烈的社会动荡和变化,中华民族必须选择正确的前进方向,必须遵循正确的指导思想,必须拥有正确的领导核心。百年前诸多社会变革的思潮在中国大地涌动、激荡,各种力量在竞逐,最终只有马克思主义在风雨之中立了足,扎了根。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里程碑式的五四运动带来了近代社会的深刻变化。经过历史的洗礼和奋斗的锤炼,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才找到了主心骨,中华民族找到了定盘星。用历史的放大镜去看,才能更加清晰、精准、深刻地认识到百年前那场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传统文明的历史转折点,它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坚持大历史观,放在历史长河中观察五四运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五四时期,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汇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了思想上的准备、干部上的储备和组织上的筹备。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中国人民民不聊生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知识分子和工人运动的产物,它一成立就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现实使命。无论历史还是现实的实践无不昭示着中国共产党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性和先进性,这个伟大的政党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胜任领导人民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着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

      坚持大历史观,置于时空坐标中思索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实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巨大变化,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坚守使命,坚定信念,催生了一种新的革命实践、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同时,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在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性视野和关乎人类命运的责任担当。

      以史为鉴、以史为师,坚定“四个自信”

      坚持大历史观,才能准确把握五四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时代价值。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就指出,“五四运动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从大历史观的视野来看,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优秀传统,折射出中华民族不断主动适应时代要求更新自己、积极追求向上进步的精神品格。所以,追求进步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之一。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尽管带有资本主义的个人民主色彩,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民主是指广大人民的民主,包括下层的工人农民在内的人民民主。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的科学,尽管带有工具理性的色彩,但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科学理论。可见,五四精神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基因,而且赋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以时代的新元素,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坚持大历史观,才能引导人们以史为鉴、以史为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大历史观突破了就事论事的狭隘视角,从总结历史规律、揭示历史趋势视角划定五四运动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链条中的时空坐标。“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的五四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

      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武装了一大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同当时各种社会思潮展开激烈论战的过程中,以其科学性和革命性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从而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谋求改造中国、改造世界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始终保持着与人民共奋进、与国家共命运、与社会同前进、与时代共进步的政治品格,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使我们比在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为解决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课题提供了准确的历史与现实定位,而且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立足于大历史观的宏大视野,认识和把握五四运动,弘扬爱国、进步、民主与科学的五四精神,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提供精神助力。

      赓续五四精神,担当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以引导广大青年在五四精神激励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复兴路犹长,奋斗正当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赓续五四精神,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心骨、定盘星、度量衡,学懂、弄通、做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筑牢信仰、坚定信念,把树立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统一起来,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面对什么样的考验,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跟党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今天,对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就是让五四精神在新时代放射新的光芒。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跑出更好的成绩,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
 

(责编: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