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观点 >

我们希望怎样看待“知青”?

时间:2018-08-22来源:辽西知青 作者:何讳 点击:
我1968年5月初中毕业,无可选择地回父母所在的农垦单位种地。当时不叫知青,填的表是职工子女就业登记表。到那年年底才有知青提法,我自然被整编为知青了。其实,关于知青的定义,早期官方没有明确过时间边界、知识边界、出处边界,也没有做过知青资格的甄别

我1968年5月初中毕业,无可选择地回父母所在的农垦单位种地。当时不叫知青,填的表是“职工子女就业登记表”。到那年年底才有知青提法,我自然被整编为知青了。其实,关于知青的定义,早期官方没有明确过时间边界、知识边界、出处边界,也没有做过知青资格的甄别。政府也没有对知青的作用有所评判。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对知青的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是矛盾的。有的把知青与红卫兵、义和团、小刀会相提并论,是搞破坏的。知青群体则自恃听话、受害、有功,却无力辩解。知青运动结束后,由于计算工龄工资,官方才界定了“下乡知青”和“回乡知青”的差别。至今这两个群体养老金仍有差别(工龄起点不同),很多人还在不断上访。关于知青的人数也有很多种说法,“1400万”“1700万”“2000万”“3000万”。人们把文革期间干农活儿的青年人都叫知青,这是错误概念。我退休7年了,为了对知青有完整的认识,通过学习交流,有一些粗浅体会,欲告之未来。
1、什么是知青?知青群体的内部结构?知青占同龄人的比例?
什么是知青?知青是文革中从事农林牧业的初高中毕业生,全称叫知识青年。要了解知青就要了解文革。文革使大学12年未统一招生,政府3年未例行征兵招工。这等于中学生职业大路中断了。1968政府为了安排几百万城市青年就业,想起共青团开辟的一条小路,就是下乡种地。于是知青运动开始了,持续到文革结束后(惯性拖后3年)。邓小平说知青运动有三个不满意:孩子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不满意,给知青运动画上了句号。知青还有一个浑名“老插”,就是插团、插队落户的意思。他们之间一说“老插”,就像战友一样亲近。下乡知青是指有城镇户口的中学生,被分派到农场或农村去的。回乡知青是指回家种地的中学生。回乡知青的概念当时没有,数字是运动后估算的,误差很大(超过100%)。他们至今都不知道自己算不算知青。
知青有多少?互联网“国家数据”显示,下乡知青有17764800人,回乡知青有12432200人,总数是3019万人。知青发生(派遣)的年代是1968--1979。知青运动前期(1968---1971)下乡的知青有953万人,占下乡知青53%。知青出生的年代是1946---1960,共15年。为什么派遣差3年?因为1968年当年打发了3届初高中生毕业,俗称老三届。
什么是老三届?老三届实际上是6届,即,66、67、68届初高中毕业生(1946---1952生)。其中,初中毕业生867万,平均每届289万。高中毕业生134万人,平均每届45万人。那时大学每年招生约15万人。文革前普及小学教育,考初中 考高中的淘汰率很高,都在80%以上。老三届的同龄人有多少呢?有9500万人。初中生占同龄人9%,高中生占1.4% 。比起现在大学生占同龄人56%来说,老三届叫“知识青年”是准确的。有知识是个相对概念,不能用现在的标准去评判50年前的人有没有知识。老三届下乡回乡的比例最大,磨难最多,人才最多,建树颇丰(复旦钱文忠教授言)
知青队伍结构是怎样的?知青整体3019万人占同龄人2.3亿的比例是13.2% ,因此,不能说知青就是在那个时代的青年主体。知青以外的青年主体是小学毕业生和运动后期直接当兵、上学、招工、蜗居的。知青运动分前期后期,老三届之后1969年始,普及初中和高中(九年制),没有升学考试了,初中必须都上。再加上后期人口基数大,后期的知青总量也不小,尽管他们的留城分流机会多。后期的知青“知识”就有点水分了。
知青定义的后遗症。若干年后,知青下乡经历计算工龄(社保计算养老金)。知青回乡经历不算工龄。因为当时界定不清,现在养老金工龄计算问题就出在这块。一起工作的同学同事,退休时工龄差了七八年,养老金差了1000元,能不上访吗?其中只有一部分人是按政策变“回乡”为“下乡”的。即,农村“两半户”“下乡户”的回乡知青,约有上百万人。在知青运动中,裹进了156万城镇居民到农村落户,成为“下乡户”。文革后落实政策,下乡户及其子女都允许返城。还有一点说明,下乡的城镇知青并不是纯指大城市的,还包括县、镇、乡的城镇户口插队知青。这部分占下乡知青约15% 。其下乡经历基本不超过3年。
2、下乡知青的三种生态,导致三种结果(回乡知青概念是追认的,在这里忽略)
知青们都退休了,殊途同归,安度晚年。聊起“老插”的经历,我发现归纳有三种经历和心态。
青春无悔,津津乐道型。这部分是1968---1971到15个农垦兵团“插团”的160万知青,占当期知青17%。特别是黑龙江兵团的55万知青。其生态特点:国营全民所有制、每月发工资(32元)、宿舍食堂管理正规、全细粮不定量、环境文化先进、机械化作业、定期放映电影、经常组织文艺汇演、每年有探亲假、领导是转业军官和现役军官、有军垦关心培养人的优良传统、与农场职工融洽、知青几十人集中生活、回家探亲可以带木耳 豆油 黄豆 猪肉 木材(做成包装箱)、政治地位高(农场只有老职工没有贫下中农)、党团组织完善 、军事纪律严明、下乡持续时间最长(10--12年)、有成就感、技术骨干、争当先进、有军事训练等等。他们的生活水平高于在城里工厂的同龄人。连营团领导岗位都有他们的位置。他们之中出的名人最多,故事最多。多年来只要谈到“插团”,他们就津津乐道,如数家珍,俨然像老革命一样。退休后,他们年年组团去故地重游,与留守职工聚会。在北京上海,他们的聚会和演出成了当地的人生夕阳风景,令人羡慕。当时他们最大的问题是看不到前途不敢结婚,如果再不返城,可能心理会崩溃。现在儿孙满堂也就不计较了,剩下的都是美好回忆。
卧薪尝胆,绝地逢生型。这部分是1968---1971到人民公社“插队”的近800万知青。其生态特点:集体所有制、计工分年底分红(也就挣个饭钱 已预支了)、集体户10人左右、自己轮流做饭、很少吃细粮、有的地方吃不饱、政治地位低(有贫下中农教育)、没有激情燃烧、精神生活贫乏、地方组织涣散、环境文化落后、管理水平低下(自己管自己)、没有探亲福利、纯体力劳动、回家泡病号的多、放任自流、各行其是、与农民交集少 等等。这部分知青按人数是知青运动的主体。他们的生活水平与城里人比 反差极大,用“卧薪尝胆”来描述 恰如其分。正因为如此,1969年恢复招工后的名额年年对准了他们。他们在农村基本没有超过5年的,表现好(主要是出勤)的先走。像习近平那样干了6年,又当了大队书记的,真是像奥运冠军似的极少,令人佩服!1975年后知青队伍中出现一个词叫“转插”,就是插团的调头千里去插队,为的是招工。其时插队者已所剩无几,但招工名额还源源不断。为什么不去兵团招工?因为政府认为兵团是国营全民的企业,知青早已是国家职工了。特别是黑龙江和云南兵团,队伍基本保持完整。其实,知青运动对插团知青是一个骗局,1969年从农村招工起,知青运动就结束了,变成了去农村待业的运动。只有插团知青蒙在鼓里,被招工边缘化,最后才醒。现在插队知青很少提及他们苦不堪言的的蹉跎岁月,他们大多数人选择忘记,但不抱怨。因为毕竟他们是返城的先成功者,后来的路也比较平稳。
例行公事,到此一游型。这部分是运动后期(1972---1979)的830万知青。后期政策上不再远地输送,实行就近安排,基本都是“插队”的。输送单位(街道 企事业)要派人带队下去,实行送收单位双重管理。运动后期的知青实际上就是到农村待招工,走过场。可以经常回家,插队而不落户,大部分人没吃苦,没有家庭和社会使命感。关于知青打架斗殴、偷鸡摸狗的传说就是后期知青的个别现象。后期知青大部分是高中毕业生(九年制),后来恢复高考时上大学的比较多。他们对知青的经历和评价无所谓,每每提起下乡,就觉着好玩。
3、文艺作品中的“知青”
有关知青的文艺作品极少。知青运动有12年历史,三千万人的队伍,涉及亿万家庭,其社会影响面堪比三四十年代的两场战争,但作品数量不及其万分之一。为什么不出作品?原因就是,知青运动是文革的组成部分。文革是被官方彻底否定的、是人们深恶痛绝不堪回首的一段历史。得病的社会只能有痛苦的呻吟才符合逻辑,就像当年的伤痕文学一样。但那样的素材在知青生活中实在难找。再说了,知青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始终是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成长的。如果埋汰知青,作家的角度 手法难以拿捏,结果可能是有作品不能出,白费劲。
4、就那点可怜的有关知青的作品,都片面,不成功。
若作品描写知青阳光、励志、刻苦、学习、奉献、成长肯定不行。因为不符合官方口径。若描写知青遭罪、被害、捣乱、性乱、破坏、消沉、颓废更不行。因为不符合实际,没人认可。像梁晓声的作品就是两头不落好。知青说他是叛徒,不写激情正面。官方说他不讲政治替知青说话。还有些人发表言论,不许知青表现自己表现过去。甚至连“知识青年”这个名词都改成文盲。这些人貌似否定文革,实质是仇恨党的领导。
5、知青们希望得到社会怎样的评价?
分清知青和知青运动。知青运动是文革的组成部分,剥夺了青年受文化教育的权利和城镇就业的权利,应当彻底否定。否定的对象是此项决策和决策的政治家。他们对知青运动的产生和失败要负全责。运动和参与者是两回事,这点是党中央多次强调的。文革中不是还有两弹一星吗?1949年人民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但旧社会的故事不是说不完听不够吗?中国旧社会不是培养了5个诺贝尔奖和21个两弹一星的科学家吗?我们说的社会性质或运动性质属于政治范畴,只涉及政治家。而任何性质社会的人群中,都有善恶美丑 喜怒哀乐 仁义礼爱 智勇真假。为什么知青运动期间多面人性就不可以如实描述呢?老百姓的生活为什么非要牵强地去做政治运动的注脚?运动不是生活的全部,每个知青都闪烁过青春的光彩!
知青是有成就有贡献的。知青是响应国家号召、服从社会需要(主观上)、激情燃烧、理想飞扬的一代纯真青年。他们是知青运动的受害者。他们和全国其他青年一样,是爱国者、建设者、奉献者。他们是民族振兴不可或缺的承前启后者。他们曾经的农村事业仍在蓬勃发展,面目一新。比如,北大荒已是全球现代化农业的先进榜样。在那里,知青的伙伴们不会忘记他们的丰功伟绩,不会忘记同甘共苦的兄弟情谊。后期的知青没功劳有苦劳,顾全大局听话服从,被牺牲几年青春,这本身就是奉献。
关于“苦难”的认识。知青都吃过苦,因此有人做文章,煽动不满情绪。中国有句老话“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吃苦是中国人传统美德。吃苦才有新中国、吃苦才有现代化、吃苦才能保和平。将来还需要吃苦精神,否则,边防谁守?地谁种?楼谁建?煤谁挖?钢谁炼?很多知青说,那几年的经历影响一生,使我们不怕困难,珍惜生活。至于有些人说的“吊打几百人”“随意强奸”,说得跟地主刘文彩万恶的收租院似的。我不相信。收租院是谎言,你也是谎言!我在黑龙江兵团41团没听说过一起这种事。兵团的管理团队是现役的和转业的军官,他们是突出政治、纪律严明、以身作则、技能熟练、意志坚强的典范。是我们敬仰的老一代革命者。3000万人的12年历史,出几个罪案我们是知道的,没那么夸张,发案率不会比现在高,也不会高于当时没有知青的地方。
希望得到尊重。任何人都珍惜生命,生命包括来日也包括过去。知青们退休了恋旧,这是人之常情,希望得到社会的尊重。另一方面,国家百业待兴需要服从,知青志在四方需要光荣。我们期待着光荣和尊重!
 
 
 
(  于辽西 2018.7.13)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