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还是那个高考,公平得有些残酷,却残酷得让人安心。 11日,河南纪委监察委的通报“高考答题卡掉包”调查结果: 没有掉包,没有舞弊,没有滥用职权。 从调取全程视频监控到对监考人员进行调查取证,从权威机构的笔迹鉴定到高压态势下的履职调查,既有当事人的参与又有详细周密的程序,想从鸡蛋里挑骨头都难。 回望从质疑到尘埃落定的全过程,公平的底线承受住了脑洞大开的考验,水落石出的结果凝聚起理性与公信—— 8月5日,一篇微信公众号的举报文章引爆舆论。文章称高考招生即将结束之际,4名河南高考考生家长向纪检监察部部门实名举报,称孩子高考答题卡被掉包,试卷被涂改,导致原本学习优秀的孩子在高考中得到惨不忍睹的分数。举报还直指该省招办负责人,称其“滥用职权、组织考试作弊、内外勾结掉包答题卡”。
图文并茂,言之灼灼。消息一出,群情激奋。
集体的愤怒来得并不出人意料。虽然出发点不同,有的出于现实功利,有的出于对未来的焦虑,有的出于道德情感,但所有的质疑凝结为两个字: 公平 数载寒窗苦读,全在高考一举。高考早已变成社会公平的一个象征,多少经历过和即将经历高考的人,一边诅咒着它的残酷,又期盼着它能残酷到不受任何权力和金钱的干扰。 请公平点,再公平一点!高考40年,人民群众对高考的要求不断提高,正如同对公平正义要求的提高:不仅要求存在高考这条制度通道,还要求这条通道上不容有任何瑕疵,这从期许变为了底线。
在突破公平底线的可能中,质疑是公民的理所应有的权利,但也让政府的公信力经历了不啻高考的挑战。 从舆论聚焦开始,相关部门就表现出直面质疑的担当。8月5日的文章引发极大关注后,有关部门第一时间权威发声,宣布已经介入调查。没有置若罔闻,没有闪烁其词,直面质疑,不回避矛盾的态度是信任的起点。 从家长反映这一问题开始,相关部门的调查和回应就从未缺位。在那篇引爆舆论的举报文章刷屏之前,公安机关就已经介入调查。如果说公众的第一反应是震惊和愤怒,那么随着信息的不断披露,大家的情绪渐渐冷静回归理性,从常识出发早已自发看出此事的诸多可疑之处,有人甚至开玩笑说,每天的通报让大家有了追剧的感觉。 从展开调查开始,相关部门一直坚守着严格周密程序。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调阅监控资料,查阅比对试卷原件、答题卡原件和扫描件,与举报人、被举报人、考务人员和当事人进行谈话、询问,特别是经过严格审批组织考生和家长查看了高考各科答题卡原件,在1名考生已经确认答题卡没有被掉包的情况下,委托权威专业司法鉴定机构对其余3名考生笔迹进行检验鉴定……任何质疑在如此细致认真面前足以偃旗息鼓。
大规模的质疑,不但没有造成政府公信力受损,反而掀起了一波公信力的“涨停板”。 说这些不是为一时一事大唱赞歌,而是应当从中学到重要一课: 质疑不是坏事,它让公平百炼成钢;公开不需害怕,它让理性万马奔腾。这个过程中大可不必惊慌,公信力总会在人民群众的信任中聚沙成塔。 公众越是习惯于质疑和表达,政府越应该习惯监督和公开。质疑从来不是公信的对立面,相反,越是舆情汹汹、质疑不断的时候,公开透明、及时高效的调查和回应越是能够消除误会,汇聚公信。
错了就是错了,别捂着。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既看到了陈年冤案的昭雪,也看到了法不阿贵的担当,当司法者为冤屈低头道歉时,当贪渎者为罪恶锒铛入狱时,我们足以建立对社会底线的信任与信仰。 对了就是对了,别瞒着。无论是公开的质疑还是对真相的拷问乃至对程序的吹毛求疵,权利意识的觉醒带来了权力作风的进步,公开逐渐取代暗箱,阳光逐渐驱散阴霾,在这个循环中,任何一方都不必惊慌,“他们都是一伙的”与“他们都是捣乱的”都不是时代的注脚,在质疑与理性之间,舆论和权力实现了良性互动,最终带来的是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风波终会过去,生活仍将继续。今天面对公众对公平的更高要求,交了一份优秀的答卷,但别忘了,人民群众提出更高要求的不止是公平,还有民主、法治、正义、安全、环境等等,质疑将是常态。 在新的赶考中,人民群众还在期待更加优异的答卷。
责编:北风 (责任编辑: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