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观点 >

春节之变折射中国巨变

时间:2018-02-16来源:南方网 作者:高永维 点击:
欢天喜地又是一年。在游子奔忙的脚步中,在红彤彤的色彩中,在迎新年的歌曲中,在忙年的氛围中,承载着文化传统、凝聚着家国情怀的春节,又一次紧随春天的脚步如约而至。 对于每一位中华儿女而言,春节都具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春节是中国人最盛大最隆重的节


      欢天喜地又是一年。在游子奔忙的脚步中,在红彤彤的色彩中,在迎新年的歌曲中,在“忙年”的氛围中,承载着文化传统、凝聚着家国情怀的春节,又一次紧随春天的脚步如约而至。

      对于每一位中华儿女而言,春节都具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春节是中国人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是中国家庭周期性的“集体仪式”,春节赓续着辞旧迎新的传统习俗,春节寄托着吉祥如意的美好夙愿。总而言之,春节是关于团圆、幸福、喜庆、吉祥和美好的节日,春节就如一种无法消解的情愫,永远驻留在中国人的心灵深处。

      在千百年的赓续传承中,春节的内核和精髓一直未变,但形式和内容却一直在变。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春节被赋予了许多新元素,变化中的春节正年复一年地,诠释着中国人的丰足与幸福,折射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在新春佳节到来之时,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不妨就让我们在“变”的节奏中,去感受伟大祖国铿锵前行的脚步。

      改革开放之初,物资供应还不充足,买粮要粮票,买布要布票,买肉要肉票,人们都盼望着过年,盼望着可以扯一身新衣裳,能够吃上一顿肉。现在,商场超市里货物极大丰富,办年货不用再排长队,不过年也能吃上饺子、穿新衣服,人们早已经把平常的日子过成了年。不仅能吃得饱还能吃得好,不仅穿得暖还穿得漂亮时尚,这样的变化里是经济的腾飞,是人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丰足。

      改革开放之前,没有“春运”一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人员流动限制的放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务工、求学,这些人集中在春节期间返乡,就形成了“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的春运。早期的春运一票难求,回家的路千转百回,现在尽管春运依然让人感受到压力,可是因为高铁网络的四通八达,因为网上购票的高效便捷,回家的路正在越变越短。与以前春运人群是为了回家不同,现在加入春运的人群中,还有许多是趁着春节旅游出行的。这样的变化里是中国制造的伟力和生活品质的提升。

      孩子们对春节最深刻的印象一定是关于压岁钱的。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笔者,小时候在农村过年时收到的压岁钱以一元、两元居多,甚至还收到过一些毛票。现在女儿每年过年收到的压岁钱,少则一百、两百,多则五百、一千,过个年女儿居然就成了“万元户”。更让人意外的是,现在的压岁钱不只是装在红包里的崭新钞票,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发送,动动手指就能接收,红包也不再是亲友之间的礼尚往来,而是变成了一场网络上的狂欢。这样的变化里是收入水平提升的映照、是科技赋予传统年俗的新味。

      春节之变说不尽道不完,以前办年货需要大包小包拎回来,现在则是在网上下单年货就能送到家;以前过年大扫除需要全家出动,现在则可以找家政代劳;以前吃年夜饭需要忙活大半天,现在则可以在饭店里解决;以前守岁只有春晚的陪伴,现在的电视节目、娱乐项目则是目不暇接……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些变化让春节更美好,这些变化中都深刻烙印着发展的印痕,这些细节的改变折射的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的时代巨变!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