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下乡的知青都有自己不同的经历和感受,但最大收获是深深感受到了毛主席所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深刻内涵。我们是共和国的长子,我们这一辈所经历的,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郭颖 郭颖,南通市海门区知识青年文化研究会第二届会长,南通市海门区优秀志愿者,南通市优秀社会组织工作者。 1973年,刚刚从海门中学毕业的郭颖响应祖国的号召,下乡来到农村。在农村的6年中,郭颖经历的是在严寒的冬天卷着裤脚、赤着脚,即使裂开的脚跟又红又肿,似小嘴一张一合疼得钻心,仍要继续坚持挑着泥络从河底艰难的往岸上走,留下一串歪歪斜斜的脚印;是1978年开海门河时,肩上挑的泥络担子由于力气小走不稳,晃来晃去不听使唤;是生产队里买化肥时当纤夫,从生产队到化肥厂往返40多里路,脚底磨出泡,两个肩膀被绳子勒出几道血印;是三伏天天不亮就下田掰玉米、五更翻地灌水、烈日下稻田插秧,浑身湿透如掉入河里;更是秋天拾棉花,手指经常被划破流血,被沉重的棉花包压得直不起腰…… 翻地、割稻的手上长满老茧,作为一名女知青,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竟和男子汉一样干活,郭颖只能强忍这些诸多的艰辛、泪水和汗水。当然也有苦中作乐的时候,每天出工,大家聚在队部场地,先学习毛主席语录、背老三篇、斗私批修,与农民起读报学习,为农民讲解学习要点等——为人民服务,这是发挥知青作用的最好时候,也是郭颖最有成就感的时光。 于是,即使在那段“从鸟叫做到鬼叫”的艰苦岁月里,即使经反复打拼、双手长满老茧、经历万般不易,郭颖始终怀揣着一颗红心,时刻牢记对农民疾苦的所见与所感,在往后的几十年里继续践行着知青年代“大有作为”的社会价值与无私精神。 点点知识 播撒下大有作为的天地 在下乡的六年内,郭颖说自己什么苦都吃过,田间所有的劳作、开河、养猪等诸如此类的农活,经常都是从早到晚十几个小时的劳作,最后浑身湿透地回到住所,顾不上做点好吃的,只能潦草地吃上几口水泡麦饭。和郭颖一同下乡的妹妹有一次因粗粝的麦饭实在难以下咽,一边吃一边哭。但是这些都只是农村最基本的生活,看着他们这些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农民也想施以援手,可是工分还得自己挣,在艰苦的农村,他们只能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适应并克服一切困难。 2020年,在参加上海某个单位庆祝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的研讨会上,一些教授回首过去感叹:“当年知青只是号称知识青年,其实根本没有知识。”听之,郭颖在发言中对于这些教授的话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知青时代确实是一个不怎么读书的年代,但他们坚持把当年所学到的一点知识带到了农村。郭颖笑称队里的农民常常称赞她为“一个有想法的小窝头”,干活苦但她也绝不蛮干,常常运用这些“所谓的一点点知识”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农村,每年冬天农民都会将一部分的芋头红薯填在泥土里留种,可到了第二年春天要种的时候大部分都会烂掉。留最好的芋头红薯作为种,到来年却无法使用,在郭颖看来太浪费,于是她结合在学校学习到的农机知识,想出了一些新点子——“留种只要发芽就可以了,就拿最不好看的填进土里。而恰恰是这些不好看的,往往水分少,不容易烂。”除此之外,郭颖还改良了填种子的环境,她在四周放上稻草,然后放置在屋檐下,最后再盖上瓦片。因下雨偶尔滴水的屋檐既保证了种子需要的水分,同时稻草的渗漏性也将水分控制在了适宜的范围。 就这样,郭颖和村里农民用各自的方法开始了一场小小的比试,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农民们的种子仍是烂掉大部分,当郭颖揭开瓦片和稻草,她的种子竟然都完好无损,农民们认为不可思议,但又夸奖说“到底城里人有文化”,郭颖笑称:“道理很简单,首先要解决土的干湿问题,其次是用芋艿老头作种子水份少,且产量高。”转眼又到秋收了,郭颖自留地里种的芋艿产量比农民种的高,用事实证明她的做法是科学的。自此,队里农民都说这个办法好,以后照着知青的办法做。这件小事在郭颖以后的工作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也让她切实体会到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真正意义。 一次回城买丝袜,郭颖磨糙的双手将店里的丝袜勾出了丝,当店家责备“你一个农村小姑娘怎么可以乱碰”的时候,郭颖才真切地意识到自己已然变成了一个地道的农民。她已经从怕猪拱、怕脏、怕臭,成为一个可以熟练煮猪食、扫猪圈、拿旧梳子给猪梳理鬃毛、把猪养得长膘的饲养员;从不会做,不会干,到成为有想法、有经验的庄稼人;从普通乡村代课教师,到保护学生自尊心、家长感激教师……这些看似简单语汇的背后,浸透了郭颖的汗水与泪水,练就了追随她一生的“不怕苦”精神。在掩盖心酸的同时,郭颖也凭借着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在农村——这个本不属于她的舞台,播撒下了大有作为的一片天地。 青衿岁月 磨砺出洞察疾苦的心灵 “一个人的有能力有大小,但是大家联手起来就可以改变更多。”郭颖始终坚信这一点,可以说,那段青衿岁月在乡村的磨炼不仅磨练了郭颖不怕苦的精神,更磨砺了她洞察他人疾苦的敏锐心灵。 郭颖连续多年被评为海门优秀志愿者,在进行知青活动的时候,郭颖和其他知青听闻官公河村有一个孩子,父亲车祸去世、母亲离家出走,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只靠着政府救济金生存,十分困难。于是,郭颖和知青们帮忙募集,一百多名知青捐助了一万多元,支持学生完成学业。 回城后的郭颖在金融行业深耕多年,利用自己的职业特长,在业余时间,和团队志愿者一起进社区、农村作人民币反假宣传,拒绝非法集资和防电讯诈骗的宣传,帮助群众提高防范诈骗意识。 知识青年对于农村深厚的情怀,决心要改变农村、改变农村落后的现状,并不止步于知青下乡时期的结束。恰如郭颖在会议上回应教授所言,“当年没有知识不等于后来没有知识,也不等于我们这代人一直没有知识,我们的理念一直在更新。”没有人可以轻易判定那段下乡岁月的价值,或许当年知青在农村大展雄心,是更多的一份对国家的赤子之心,但也正是下乡的艰苦岁月让他们以亲身体会的方式饱尝了农民的苦痛,自然形成了知青们不忘振兴乡村,扶危解困的初心。 推文链接 记述着温润社会的团体 “我可以把我的知青经历告诉你,但是我不建议你写我,因为在我们知青协会里有着更多更优秀的老知青。我曾经是会长,在知青研究会的工作中确实做出了不少业绩,但是和他们相比那是微不足道的。”这是郭颖在采访之前反复强调的,作为海门知青研究会第二任会长的她,对于自己所取得的诸多成绩所讲甚少,但谈起海门知青研究会却是滔滔不绝。 南通市海门区知识青年文化研究会(以下简称海门知青研究会),于2015年5月经海门民政局批准成立,2020被海门民政局评为AAA社团组织,优秀社会组织。成立六年多来,知青文化研究会主要活动范围是:收集知青资料,开展知识青年文化研究交流,筹建知青园历史场馆,组织老年知青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研究会的工作主要是软件和硬件两手抓,硬件是我们的知青园、知青群塑、余东镇知青亭以及大东知青林,这些都是具有知青特色的内容;软件则是我们党支部的成立、规范运作方式等等。”经过努力,知青史料馆、知青名录榜、知青群塑在九龙岛文化湿地景区相继建成,喻示着“广阔天地扎下根,终身难忘树连着心”的大东农场知青林逐渐郁郁葱葱,研究会所合力编撰的知青文集《岁月如影——我们的知青时代》《岁月如梦——我们的后知青时代》也被评为“海门市十佳社科普及项目”。同时,协会也在各地组织展开志愿者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为社会贡献作为一代知识青年的力量。 政府报道的无数推文链接记述了海门知青研究会的一路成长,而知青研究会在健康发展的路上,也并非一帆风顺。仅拿知青群塑的建成来说,设计师预估费用是12万,可是在所有的知青分会筹资之后才只有6万,众人开始犹豫要不要继续落成此事。时任会长的郭颖认为“既然想做就要做成做好”,于是她自掏腰包捐了10000元作表率,就这样更多知青被打动,令郭颖感动的是原江心沙农场七连知青陈大厦,在和郭颖毫不熟悉的情况下,悄悄转了两个5000元,并请求郭颖一定要收下。因为在他看来,海门知青研究会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筹建知青群塑是一件十分不易和无比神圣之事,两个5000元中饱含了他对海门知青研究会的情怀。 “知青是一种代名词,我们对这个词汇都有一种亲切感,几十年来以‘我是知青’一直都可以走遍天下,这是十分神奇的。”“这些服务社会的事情看似平凡,但对于时值退休年龄的知青来说,内在都蕴含着一种高尚的情怀。”而也许,这就是海门知青研究会能有如此凝聚力、能够越走越好的根本所在。 夕阳无限好 银发知青再奉献 2015年7月,海门知青文化研究会成立后,郭颖就经常参加知青的各项活动。2018年6月,知青研究会进行换届选举,她被选为海门市知青文化研究会会长。在社科联的关心和支持下,郭颖组织海门知青文化研究会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组织知青学习习近平的系列讲话,发挥知青正能量、服务社会,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而在改革开放40周年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建国70周年、建党100周年的庆典活动中,她亦组织知青以积极进取的思想,歌颂祖国和党的伟大,而这些系列重大活动海门电视台均进行了详实的报道。 作为知青研究会会长,郭颖经常组织知青志愿者发挥一技之长,开展金融、法律宣传、环境保护治理等社会服务,为社会文明,环境保护,提供知青力所能及的志愿者服务。她带领知青深入15个社区和乡镇,举办15场拒绝高息集资和人民币反假宣传,近1500人聆听了讲座,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在喜迎二十大,再做新贡献的日子里,海门知青文化研究会多次组织学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活动。每当郭颖参加知青活动、和知青朋友相聚时,回忆当年知青生活和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就像是在一页一页地翻书,带她回到那段不堪回首却又充满快乐的知青年代。 “从知青生涯开始至今将50年了,知青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经历,也是我人生道路最灿烂的时光,有求知的渴望、生活的艰辛,也有我的骄傲,永远让我回味和激动。这些年,我深深感到自己与共和国同成长,经历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过渡时期、探索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而,拥有的知青经历和知青精神,一直支持我在各阶段工作中努力拼博,不断取得成效,有着不可否定的作用。” “我们把满腔的热情,把对知青的情怀,把自己在农村的艰苦劳作经历投入去做这些事情,就是要告知下一代:我们曾在农村劳作过,我们的后辈要和我们一样不怕苦、懂感恩。”郭颖常言,知青精神永远激励着她不断前行。尽管那段知青岁月如影,很快消散在历史长河,但也正是那段知青岁月将她变为了如炬的暖阳,于往后光阴为社会不断洒下璀璨的光亮。 责任编辑 铁滨 (责任编辑:铁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