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绝大多数人,可能一辈子都赚不到这么多钱。 但是,他,一次就捐了! 为什么这么大手笔? 他,是超级大富豪吗? 不是!他不但不是富豪,甚至可以说是“家徒四壁”。 老式住宅5楼,没有电梯,家里全是旧家具,破旧的木沙发,用铁丝绑了又绑的椅子,锈迹斑斑的架子床,还有用了几十年的电视、台灯、座机、收音机…… 他,无儿无女吗? 不是!他有一个女儿。 但是,他“要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作为最后的贡献”! 他不是突然变“傻”的,而是一直这么“傻”! 1930年,他出生于香港一个富裕家庭,家里有条件也一直希望他接受国外教育,但是他放弃了。 工作后,在美国的母亲病重,恰好他也以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留学,他的母亲和亲友竭力劝他留下来,但他都坚定拒绝了。 只因为,“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 对自己的学生,他尽可能推荐创造去国外工作学习的机会,但,又叮嘱学生:出国后一定要热爱祖国,一定要好好工作,一定要学成归国! 对在国外搞科研的女婿,他也极力呼唤回国,在信中,他写道:真正爱国的青年科学家都应扎根祖国。外国实验室再先进,也不过是替人家干活。 他主要从事水稻遗传学和稻种种质资源研究。 为了探寻稻种,他经常工作在人迹罕至、条件艰苦的地方,翻山越岭、披荆斩棘那是家常饭。 2001年,已经71岁高龄的他,听说广东佛冈某个山顶有野生稻,不顾学生劝说,一步一步往上爬。 爬不动了,学生架着上,必须要到现场去! 就这样,他把恩师留给他的7000多份野生稻种,逐渐扩大成了1万多份水稻种质资源,成为我国水稻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的重要宝库之一! 他带领他的团队,选育出作物新品种3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1000多万亩! 他还曾经担任过华南农业大学的校长。 可是,不论是在任上还是退休后,他从不占公家一分钱便宜,绝不搞特殊。 尽管年纪大了,也一直没请保姆。 每天,他都去学校食堂跟学生们一起排队打饭,吃完了给老伴带一份回去。 甚至,因为他平易近人、穿着朴素,还被大家称为“布衣院士”。 看看下面这组照片吧! 他的家人在整理照片时,偶然发现,多年来,他一直穿同一件绿毛衣! 他捐钱的时候,拿出了十几个存折,存款记录显示,这些钱就是这样被一笔一笔“抠”出来的! 他就是卢永根,中科院院士,作物遗传学家。 2019年8月12日,卢老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9岁。 也许,卢老在世的时候,一直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并不希望被外界知道和打搅。 卢老去世后,也留下了不开追悼会的遗言。 但,我们就应该这样习惯性地安静吗? 卢老去世之后,新华社、人民网等主流媒体曾经报道过卢老的事迹,可惜,热度并不理想! 要知道,2018年3月,卢老才被评为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到今天,才过去了仅仅一年多时间。 可是,我想问一问,还有多少人没听过卢老的名字? 感动中国的卢老,应不应该感动我们? 而且,这880万,并不像卢老所想的那样,是他对国家“最后的贡献”。 卢老跟他老伴两个人都办理了遗体捐赠,将遗体无偿地捐给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事业。 这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 无论是他发现、守护的1万多份水稻种质资源,还是选育出的30多个作物新品种,任何一份成绩都足以支撑他成为业界泰斗。 无论是他一心报效祖国,还是无偿捐献一切,任何一种行为都是吾辈楷模。 他,理应被我们熟知并铭记! 无数的事实反复告诉我们,国家和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从沉沦走向复兴,靠的不是学术造假的骗子大师,也不是开豪车住豪宅的土豪大款,更不是小鲜肉、小花旦们的颜值担当! 而是靠无数个如卢老一样淡迫名利、潜心科教的科学家,正是因为他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科研攻关,正是因为他们身上薪火相传的热爱祖国、甘于奉献等高贵品质,才让我们昂起头、挺起胸。 是他们在为国家强大和民族复兴注入不竭动力! 当有些人,在慈善晚会上露个脸,却一毛不拔,都有粉丝热捧的时候; 当有些人,不但诈捐还借着慈善做秀炒作,都有粉丝洗地的时候。 卢老,捐出了880万的真金白银,凭什么就应该被我们视而不见? 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卢老的粉丝,去热捧他? 我们,不应该在这个时候保持安静! 最后,借用感动中国给卢老的颁奖词,向卢老送上迟到的致敬: 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 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