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十批对口援藏干部之一,日喀则市拉孜县委常务副书记、政府常务副县长宫爱如。(荣文凯 / 摄)
“科技援藏”就是在造血,我们立足当下,着眼的是未来,人走茶不凉。
作者:高塬 今天是党的生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已达9918.5万名。 在雪域高原上,就有这样一批特殊的党员。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因为同一个志愿——对口援藏,相聚在格桑花开的地方。 一副黑框眼镜,皮肤白皙,身姿笔挺,日喀则市拉孜县委常务副书记、政府常务副县长宫爱如说起话来乐呵呵的。 他在上海出生、读书、工作、成家,从没离开家乡超过3个月,参与援藏是他埋在心底20多年的一颗种子。 “刚毕业参加工作那会儿,听说单位有人去援藏了,我很羡慕,也想去。”多年后终于得到了这个机会。他要做的事情很多,想做的事情更多。 今年5月,他跑了2万多公里,环球人物记者问他苦不苦,他笑着说:“圆梦了,开心的呀!” 背靠上海的科技资源,宫爱如和团队不断实践“科技援藏”工作,他脑子活、会算账、看得远,相信在西藏发展新质生产力正当其时。以下是宫爱如的自述。 一、一堆牛粪至于吗 现在很多没来过西藏的人,还以为这里很落后。其实如今的西南边陲和其他东部城市真的没什么差别,牧区的藏族群众用智能手机、智能家电,和我们一样网上购物、点外卖! 西藏自治区能有这样的发展,离不开援藏政策的实施。 1984年,为发展西藏经济,全国性的援藏工程启动。1994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了中央各部门和15个省市“对口援藏、分片负责、定期轮换”的重大决策,开创了全国支援西藏的新局面。 我是2022年7月,随上海市第十批援藏队伍来到了日喀则市,和另外5名同事被分到拉孜县,组成了“拉孜援藏小组”,小组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搬村子”。
·位于日喀则市拉孜县的吉角村。
拉孜县有个吉角村,全村37户人家共143人,海拔4900米,是全县海拔最高的村庄。 我还记得刚到村子考察的时候,因为高反直接“断片儿”了。 后来了解到,村民患病率很高,一到冬季,用水用电都困难。说实话,我感到肩上的担子不轻。 但我们援藏干部过来不就是解决问题的吗!易地搬迁,搬迁地点的选择很重要。如果搬到县城的外围或者是乡里,改善有限,所以我们在拉孜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拿到了县核心地带的土地,相当于北京的二、三环,上海的人民广场周边。这里的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居民们的生活环境会有很大的改善。我们的搬迁计划很快获得了村民们的全票支持。 2023年11月28日,我们交付了一期居住项目,今年2月全部村民完成入住。
·搬迁后的新吉角村。
搬迁过程中还有段小插曲。牧民习惯用牦牛的粪便当燃料,有的甚至在自家院子里砌牛粪墙,冬天把牛粪涂在房子表面防寒。新吉角村刚建成那会儿,老百姓还想用牛粪。 怎样改变这个习惯?我给他们算了两笔账,第一笔是经济账——把原先积攒的牛粪拉下来有运输成本,不如就地卖掉,收入刚好覆盖电费;第二笔是安全账——烧牛粪有很大的消防隐患,在新房子里砌牛粪墙整体也不美观。 算完账,我们就让老百姓自己充分讨论,经过几轮协商,最后大家一致同意放弃烧牛粪。 一堆牛粪至于吗?我是这样看的,这几年西藏的变化日新月异,硬件更新速度远远快过民众观念的转变速度,旧思想、旧习惯如果不及时调整,势必阻碍今后的快速发展。 二、对口援藏其实是相互成就 新吉角村建设还有二期、三期项目,“拉孜援藏小组”不仅要让村民们住下来,还要展望社区的未来。目前,我们正在做小区的智能化改造,提升社区的安全性、便捷性、智能性和节能环保水平。
·2024年5月,宫爱如(右二)和同事看望入住了新吉角村的村民。
说到“科技援藏”,还有件值得我们“拉孜援藏小组”骄傲的事情。日喀则是西藏粮仓,青稞产量很大,但农业生产效率一直提不上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科学的指导。 去年,我们安排了400万元资金,试点建设了一个覆盖5000亩耕地面积的青稞产业数字化管理平台。这个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天气情况,分析当前水土环境,测算播种、灌溉、收获时机,指导农牧民进行科学种植。 同时,系统还提供青稞市场交易服务、农业政策解读等。这些功能一部手机就能搞定,汉藏双语,“傻瓜式”操作。 今年3月,曲玛乡就在春耕时首次用上了青稞产业数字化系统,预计未来平均亩产增加10%—15%不成问题。
·宫爱如(左二)和同事们在调研。
有人说,西藏从封建农奴制一下子跨越到新时代,“科技援藏”是否拔苗助长? 我认为恰恰相反,事实上整个西藏在信息化方面跟内地的差距很小,目前推广数字化改革正当其时,早几年可能基建跟不上,再晚就落后了。 “科技援藏”就是在造血,我们立足当下,着眼的是未来,人走茶不凉,想到这儿,我跟同事们都很激动,干劲儿十足。 对口援藏其实是相互成就。我是城市长大的孩子,没有农村工作经验,这次我补上了这一课。 我女儿还在上幼儿园,同学听说她爸爸到高原去了,都一个劲儿地夸她,她特别自豪。这两年我还更立体地了解了我们的国家,她不只有上海的繁华,还有西藏的磅礴和广阔。 我最近每周都要上舞蹈课,穿着藏式服装学这里的非遗舞蹈“堆谐”,等回去了,我想跳给上海的同事看。 三、记者手记 采访完新时代援藏干部,最深刻的印象是他们身上的实干精神。他们的援藏故事或许不苦、不险、不煽情,甚至有点鸡零狗碎,不咸不淡,但这就是雪域高原上的日与夜。 对口援藏走过30年,在各省市援藏工作日益常态化的今天,这些日常工作中的一举一动、所思所想,折射出新时代援藏最真实可感的样貌,闪烁着细碎、平凡的弧光。 据统计,目前已有10批近1.18万名干部人才走进西藏。和宫爱如同批次来的,还有拉萨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汪红兵,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校长张政等。 他们是援藏干部,是党员,也同样为人父。不同的角色背后,始终是同样的责任与担当。 不同于最初筚路蓝缕、拓荒创业的前辈们,他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一下飞机,看到的就是一个崭新的西藏——教育、医疗、产业、科技……方方面面从0到1的基础打得差不多了,那么从1到100的工作怎么干?怎么干好?采访中,基层援藏干部不约而同提到了这样的问题。 而当被问及援藏的成绩时,3位干部脸上都浮现出谦逊的笑意,不说自己给这里留下了什么,都说的是学到了、收获了什么,师生情、战友情、医患情…… 在格桑花开的地方,比高原的阳光更暖的,是人心。 全文刊载于2024年第13期《环球人物》杂志总第520期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