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食堂数同济最多 大学那段青春往往是围绕吃展开
2017年4月5日,同济的樱花大道。
2017年4月5日,同济的樱花大道。/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受访者提供
同济的樱花和猫/图片来自网络
“环同济”设计产业基地/图片来自网络
1995年,毕业前,刘悦来(左四)和寝室同学合影
1995年6月,同济发大水,刘悦来(最右)和同学们在一起。
90年代,同济学生人手一套搪瓷碗和搪瓷杯。
今天的同济大排面/图片来自网络
90年代的同济校园,这才叫大学啊!
故事拥有人:刘悦来,46岁,1991年考入同济大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师
大学就像个青春王国,那里有很多自己当年的故事,那是人生观形成和验证的时期。无论再高的身份,一旦回到这里,人都会安静下来,想起当年的回忆。
1991年,我从山东考入同济。
那个年代,食堂不提供餐具,学校会给每个人发一个布袋,两个搪瓷碗,一个搪瓷杯,下面标着学号。我们每天必须带碗袋。几个同学一起骑自行车经过的时候,只听到勺子敲击搪瓷的声音当当当当当连成一片。
那时正当食欲最旺盛的时候,中午11点40吃完中饭,到下午四点肚子就饿了。四点一刻,很多学生就到食堂去排队。如果食堂师傅没把菜做好,大家就拼命用勺子敲击搪瓷碗,师傅说:“别敲了,你们这些饿死鬼。”
上海高校数同济食堂最多,共有14个食堂。
其中有一个第二食堂很有意思。外部有柱子组成的框架覆盖整栋建筑,当中有一个巨长的通道,下雨天很多人在里面躲雨。这个食堂正好位于宿舍和教学楼之间,是我们的必经之路,我们当年就经常骑着自行车穿过去,一边跟坐在那里吃饭的同学打招呼,很酷的。
同济的大排非常有名。这个大排比较大,特别新鲜,据说我们学校专门找养猪场合作。烧得也特别好,还加点青菜当做浇头。我毕业的时候是5毛5一块,条件好的同学,每天吃一顿大排,是当年的一件幸福小事。
有时候大家排队买大排,一个同学碰到一帮认识的同学,让他们插队。一下子,一堆碗飞过来。可能前面只剩五块大排了,全被他一个人要走了,后面的同学都很着急,要跟他拼了。
当时宿舍条件不好,大家都要到外面去学习。尤其到复习迎考的时候,学习空间更加紧缺,食堂就变为通宵教室。当时一个学长的女朋友在食堂里看书,据说有个男生坐在她对面骚扰她。那哥们就很恼火,要收拾他。我比较高,也被他选为帮手。我们总共4个,每人穿一件军大衣,走到那人面前,说:“请你出去。”他就赶紧灰溜溜地走了。
通宵复习或者赶图晚了,超过23点,宿舍的门就要关掉,怕被阿姨骂,只好自己爬墙。有的宿舍外面有围墙,至少高两米五。当时我们身手也不错,避开墙顶的尖尖头或者玻璃,轻盈而过。时间长了,经常爬的墙上面玻璃都没了,一条道路被开辟出来了。我们住在西南一楼,每次攀着水房的窗户往上爬,翻越进去。
一般十点钟下了晚自习,肚子又饿了。我们会到赤峰路后门买铁锅小馄饨和茶叶蛋,透明的皮和醇厚的香,现在想起来还是馋得流口水。还有一个办法就自己泡方便面吃。我曾经骑着破自行车,到十六铺上海制面厂批发了几箱方便面,放在寝室里卖,大的三毛钱一袋,小的两毛五。
泡方便面要开水,需要用电炉加热,一用电炉保险丝就断,我们就想去换值班室里的保险丝。首先,把值班的师傅引开。一个同学故意打个电话去,说是找某个寝室的同学,师傅就到外面去喊。另外一个同学这时候就冲进值班室,从许多保险丝当中找到自己寝室的,把事先买的大安培数的保险丝换上。但是,师傅三天两头会检查保险丝,一旦发现,他就会换回来。所以每次我们换好保险丝,都要赶紧趁机用。
还有人晚上熄灯后为了烧开水,在三米多的走廊,放张桌子,再摆一个凳子,接一根线下来,用完第二天马上拔下来,生怕被发现。当年,为了填饱肚子,大家可是各显神通了。记忆中,那碗方便面尝起来特别美味。
还有第三食堂,晚上的时候就是大排档。有次几个同学在那里合过生日,啤酒喝多了,正好碰到一帮东北同学,一言不合就打了起来,有一哥们把酒瓶子往桌子上一摔,盘子和碗碎了一地。同宿舍的同学会帮着一起打,这就是考验江湖义气的时候了。现在看来,这段时间可以说是青春的骚动。
这些片段都是青春的回忆,它们是不完整的,其中的判断或许是片面的,却都是我个人真实的体验。
现在的学生还会像我们当年一样,拿一袋豆浆、一个包子走进教室。我每次都会跟他们说:“你们先把早饭吃完,吃饭比上课重要。”
人在学校里,会始终保持谦卑的学习状态。对于处于某个阶段的学生,对于面对越来越激烈竞争的他们,我会怀有一种同理心,想给他们一些成长空间。和他们面临的艰苦相比,我们当年吃不好饭的境况,是另一种艰苦。
食堂阿姨马上跑过来,“你们吵架可以,不要浪费粮食啊……”
故事拥有人:周婧菲,29岁,同济生命科学学院2010年毕业
我考大学的时候,班主任推荐同济,就说了一个理由“吃在同济”。
然后我想就去看看呗,我找了当时的一个同济学姐。那是我第一次去同济食堂吃饭,点了一碗大排面,据说这个“大排”是同济食堂最经典的菜肴。
这碗大排面在2006年的时候卖3块5,一碗面1块钱,一块大排2块5,所有的料全部都是自己夹。然后我感觉被“征服”了,第一志愿就报了这个学校。
结果高考失手,这里就要插叙一段。不过我还是落在了同济,调剂到了生命科学专业。这个学院当时不在本部,而是在真北校区。真北校区也有大排,味道是一样的。
从真北校区骑自行车5公里能到西区的另一个地标西宫——很有名的一个小商品市场。里面有各种吃的喝的玩的,也有一些像做指甲买衣服的地方。骑自行车去呢是为了减肥,但是事实上西宫的诱惑太多了。常常去了就买奶茶,这样一趟就白骑了。我们坚持了挺长一段时间骑车去西宫“锻炼”,但是一斤都没瘦反而胖了。
在西宫混了将近一年半后,我们学院在本部的新大楼造好了。我们于是迁回了四平路的本部,其实我们是一个理科系,但男女比例却很不均衡,有26个女生,然后只有4个男生。不均衡往往容易产生故事,可能学校里的公共场所并不多,故事好像就往往发生在食堂里。
我们班一个男生和女生相恋了,那个时候没有撒狗粮这种说法,但是现在想起来这对情侣其实一直都在撒狗粮。每次去食堂的时候,总是能看到他们,你喂我吃一口我喂你吃一口,这种肉麻场景。其实当时这种事还挺受瞩目的,但是他们总是很旁若无人,对此也比较好像也不在意的样子。他们在刚进学校的时候因为都是上海人,志趣又比较相投,在选实验室的时候也选在一个指导老师手下,接触接触着就变成了情侣。
后来听说他们已经订婚了,但是男孩子那时被哈佛录取了,然后女孩子没有考上,就分手了。前两年聚会的时候,又听说他们已经结婚了,小孩好像都已经两岁大了。对的人嘛,兜兜转转总还是会在一起。
另一个故事的男主角是我们隔壁系的。他在复旦上第二专业,结果就追到了一个复旦女孩。这个女孩子对男孩非常好,复旦和同济当中有一条连接的绿道,两个校区来往很方便。那个女孩几乎隔天就会来给那个男的送自己做的饭,但那个男孩子并不是很领情,甚至脚踏两条船了蛮长时间,后来还是被复旦女孩发现了…
两个人就在我们食堂里面吵起来的,本来他们打好饭准备吃,结果那个时候就直接把饭往地上一砸,小姑娘就坐在地上开始哭。食堂阿姨马上跑过来,“哎呀,你们吵架可以的,但是不要浪费粮食啊……”但后来又听说他们最后还是在一起了,结婚生子。
说到吃,其实同济的吃不仅在食堂,和其他学校一样,校门外总也会有一些脏摊。密云路和赤峰路上都有,每当下课的时候就会有许多人围在那边点各种黑暗料理。我第一次吃烤蒜苔就是在那里,以前也没觉得这个好吃,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还有就是“中华炒年糕”,这道菜我现在在家里也会做。尤其每到考试和复习季,即使在半夜一两点钟那些脏摊也是生意火爆,会有很多人喝着啤酒撸着串儿,作为一个男生数量远大于女生的学校,这可能也是同济的几大特色之一吧。
其实同济除了吃之外还有两大特色,一是同济的樱花,二是同济的猫。我重点讲讲猫吧。
猫呢,我印象中2007、2008年的时候应该是属于猫数量的巅峰期,因为那时还没有把这些“校猫”拿去绝育的概念,所以这些猫咪真的是指数级增长。当时在第五街咖啡那边,只要坐下来吃饭,猫就会走到旁边看着你,甚至来蹭你或者直接到脚下翻肚皮求抚摸,直到把吃的东西给它为止。宿舍楼下,食堂附近,教育超市那边也都是这样。春天的时候,买一份第五街的咖啡,一套三明治,坐在樱花树下,喂着可爱的校猫,真是人生一大享受。
仔细想想,其实我的人生终极目标大概也就是这样子了,实现财务自由,能养两只猫一只狗,吃的开开心心,玩的快快乐乐。这可能是同济的生活给我带来的最大影响了吧。
(周少稀对本文亦有贡献)
每年春天的时候简直就是景区
故事拥有人:佟鑫,34岁,2008年起在同济校办杂志社工作至今
我到同济比较晚,我的同事大多都是同济毕业的,所以他们对“吃在同济”这句话有更深切的体会,一般我们都会对“同济大排”印象比较深刻,我觉得价格是很主要的因素——实惠、便宜,而且口味不差。当你花2、3块钱吃到一块像样的大排,你的心情会是“怎么这么好吃!”,这个因素很重要。
不过价格优势现在好像也不那么明显了,新老同济人对“吃在同济”这个说法看法也不一样了。
“吃在同济”有好几个说法,一种说法呢是很早以前大学食堂是没有冷库的,所以食堂采购肉类的量有限度,但周边几个高校里同济最早就有了,所以冷库里有充足的肉类,尤其是上海人比较喜欢的大排。货进的量大,价格自然也便宜,早几年大家还都好吃口大排,久而久之,复旦啊、上外啊这些学校的师生都来“贴秋膘”,这个名声也就传出去了。另一种说法呢是同济一向都对食堂看得比较重,可能也和过去的老校长有关系,经常会到食堂走走看看,这样饭菜质量一直是有保障的。
同济最大的食堂是学苑食堂,两层楼,4个饭区,一顿饭包括大排,十块钱肯定搞定。
另外一点,名声能传出去,也和同济校园人流的交互性比较多有关系。
我一直觉得除了高校本身,同济校园有很多重功能,一是景点。同济的校园很漂亮,而且有设计感、有大师的作品。我还听说,规划系的学生在校期间学实务的时候,都会研究同济校园,这不是一拨人,是一代代学生在做的事情,这些研究成果想必应该也会对学校规划有帮助。每个学校都有毛主席像,同济的毛主席像也有讲究,我听懂行的老师说过,同济的毛主席像是向前伸出胳膊招手的,这背后和建筑的力学原理有关系,绝对是同济自己的技术优势。还有一个景点就是樱花,每年春天的时候简直就是景区,樱花大道人那叫一个密啊,自行车都不能过。
第二点我觉得来同济办事的人特别多,有点商务区的味道。
在上海的高校里面,同济算是产学研结合得比较好的,老师们普遍也倾向于自己开公司,同济比较好的专业,城规、土木、汽车、设计、管理这些专业开事务所的老师都比较多。你看国康路一条路上全是设计事务所。这个特点带动的人流量就非常高,我在同济食堂也常看到过拿着饭票吃饭的校外的人,这么一来,吃个午饭,对同济伙食就有感觉了,“吃在同济”的名气也就出去了。
同济校区周边都是新村,整个居民区其实也比较有生活的气息,正门对面就是同济新村,这个新村感觉就像是校园一样的,你遇到的人都可能都是老师,也比较安静,整洁,虽然楼也挺旧,但不是很懒散的那种小区。除此之外,曲阳新村、欧阳新村,赤峰路、密云路、运光一带,都蛮有同济生活区的意思。
曲阳家乐福对面有个麦当劳,麦当劳里临近考试全都是同济、上外的学生在里面自习。而且很好认,拿着绘图书的就是同济的学生,拿着外文书的就是上外的学生。其实同济周边没有特别近的大商场,也就赤峰路上有一条街规模不大,往东还可以往鞍山走。
如果说大学路是复旦北区的后街,那么同济其实没有特别鲜明属于自己的后街。同济周边也没有特别好的咖啡馆,校区里的第五街咖啡,和喝奶茶一样。我这些年采访同济的教授老师,他们一般都会约在同济对面的上岛咖啡,或者校园里的雅憩咖啡,咖啡一般,地方还行。离学校最近的星巴克还是今年才刚刚开的。
其实一晃我也在同济工作生活了快十年,最近我正好准备搬家去长宁一带了。其实在每个人短暂的大学岁月里,吃什么倒是其次,在哪儿吃,和谁吃,往往更令人印象深刻。
编辑: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