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揭秘首都网警神秘面纱

来源:未知 作者:网络 时间:2015-06-06 点击:
环球时报记者揭秘首都网警:全国网警巡查将协作

环球时报记者:揭秘首都网警神秘面纱 - 北风 - 北风入青春,荒原写人生,冰雪铸精神!

首批50个省市公安机关统一标识为“网警巡查执法”的微博、微信和百度贴吧账号1日集中上线。据公安部介绍,这是一项开展网上公开巡查执法工作,全面提高网上“见警率”的举措。中国网警也就此“从幕后走向前台”。那么,作为一个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警种,网警到底是一支怎样的队伍?他们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为揭开网警的“神秘面纱”,《环球时报》记者近日走进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网警巡查执法”团队,亲身体验网警的日常工作。

平均29岁的高学历“青年军”

警队位于一条小胡同内,与其他兄弟部门共享一个办公区。如果不是接待人员指引,记者还以为找错了地方。楼内基本没有装修,水泥地面配白墙显得很朴素。走进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办公室,记者发现室内绝大多数面积被4张办公桌拼起的工作台占据。一侧墙壁的大屏幕上显示着“首都网警”的官方微博首页,一名年轻女网警正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这就是微博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那女孩就是官微上挺有名的‘网警小岳’”。

小岳在某分局工作两年后,被选调进网警队伍。警队里像她这样的年轻人占绝大多数,团队负责人高警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首都“网警巡查执法”团队一共50多人,平均年龄只有29岁,基本都是80后、90后,且都是高学历。“网安总队是一个年轻的警种,我们这个团队又是网安中的年轻队伍。”

据高警官介绍,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成立于2011年2月,现有警力近千人,平均年龄32.6岁,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96%,年轻、高学历是这支队伍最显著的特征。北京不仅是首都,还是“网都”,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底,北京市网民规模已达1593万人,千人的网警队伍不能完全满足首都网络社会安全保卫任务的需要。

发私信警示违法发布者

网络空间信息海量,纷繁复杂,对网警工作的细化分工提出更高要求。以这个团队为例,分为网警值守、警示、巡查等多个岗位。“我们一直在探索新环境下网络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首都网警’网上警示执法工作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个工作模式。”高警官说。

“对于网上发布违法信息的人员,我们会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形式处置”,高警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一般情况下,值守网警发现轻微违法信息后,会用私信对发布者进行警示教育。“我们会首先亮明网警身份,指出他的行为错误所在,也会对其进行法制宣传教育。”高警官透露,这些措辞都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的。

还有一种情况,网民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比如转发一个不实信息,他可能没有恶意,出于好心,却扩散了不实信息。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会进行较为温和的提示,让他们知道警察在善意地提醒。感受到善意后,很多人也会向我们表达积极配合的态度。”

《环球时报》记者在一个蓝色的塑料资料盒上看到,盒侧面用黑笔标注着“警示档案”。原来,网上的每一次警示都会存档,里边包含违法信息、警示内容以及处理方式等信息。

这次“网警巡查执法”账号集中上线也促进了北京跟其他地区网警部门的联动。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接到涉及其他地区的举报,会先转给当地网警部门。“一般情况我们会与其他地区的网警直接沟通,情节严重的则上报公安部统一部署。下一步,50个官方账号的联动会形成良好的协作机制。”

为随时处理网上违法,几乎每天加班

互联网上需要处理的违法行为是随时出现的,所以网警们加班也没什么规律。作为70后,柳警官是警队里的“老大哥”,用他的话说,“除了值班,每天基本都要加班”。“痛并快乐着”,谈到网警的工作节奏,高警官开玩笑地这样形容,“熬夜对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记者探访时恰逢六一,警队正在举办“家属进警营”活动。走廊里,一名年轻警员打扮成卡通人物的形象,跟前来参观的孩子互动。负责团队队伍建设的周警官说,“我们大部分人在单位时间比陪家人时间还多,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离不开警属们的支持”。

周警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网警作用,警队推出了很多举措,用来提升民警的综合能力,比如开展头脑风暴碰撞思想,每月读一本好书开阔眼界,搭建创新理念孵化器等等。“执法为民是我们的宗旨,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最重要的工作动力,所以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也要越来越高,不断适应网络新发展,才能知道怎么来帮人民群众。” 周警官说。

一天的探访活动让记者对网警的辛苦与坚守有了切身感受。团队负责人高警官说,“我们这个团队只是全国网警这个大家庭中的普通一员,公安部此次部署50个‘网警巡查执法’账号集中上线,从根本上讲是为了保护网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也符合世界各国在互联网执法领域的惯例。营造出一个真实、清朗的网络空间,才能让互联网更好地服务人民”。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社评:网警公开巡查,什么人才会不高兴

环球时报记者:揭秘首都网警神秘面纱 - 北风 - 北风入青春,荒原写人生,冰雪铸精神!

全国50个省市公安机关近日起在互联网上设立“网警巡查执法”统一公开标识,这标志着网警从幕后走向前台,成为维护网上秩序的公开执法力量。这是互联网上法治建设的一件大事。

网警已经存在十几年,北京市的网上警察多达近千,但他们一直在“潜水”工作。如今他们的网上巡查公开化,网上的“见警率”必随之大升,这将为网上秩序的面貌增添一个关键元素。

这一变化定将受到大多数网上公众的欢迎。警察力量的公开存在对犯罪势力是一种震慑,也是人们安全感的重要来源。长期以来一直有少数人把互联网当成“法外之地”,或者相信网上犯罪所面临的风险要比现实社会里低很多,网警公开巡查会让有犯罪动机的人多一分冷静。

过去一些人在网上受到侵犯时,会比在现实社会里有此遭遇时的应对态度更加消极,更容易放弃维权的努力。因为他们不知道去哪里找警察,也不知道警察是否会受理他们的投诉。现在他们只要打开“网警巡查执法”的公号,就形同走进公安机关的接待大厅。

网上最常见的犯罪是各种诈骗、盗取信息、侵犯名誉权等等。一些现实社会的作案人和犯罪团伙也会在网上留下蛛丝马迹。随着互联网与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全面融合,网上秩序和安全已是中国社会治安重要且活跃的部分,网警成为公安机关的特殊前哨力量。

然而上述消息昨晚公布后,有少数人在第一时间提出“网上言论自由”可能受到损害的质疑,这显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看事物的出发点。

社会秩序都是系统性的,公安机关对社会的全面安全负有责任。绝大多数人看到警察都有一种安全感,只有极少数人在这种时候产生的是不安全感。个别网络活跃人士如果因为网警公开巡查而感觉到“不自由”,或者额外的“风险”,那么他们就有必要对自身言行和一些习以为常的认识做些认真反思了。

网警无义务和职责对网上任何不触犯法律的言论做道德或政治上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追究发言者。网警只管违法、特别是严重违法的言论。对什么样的言论是违法的,普通人是能辨认出大致轮廓的。这当中有些模糊的边界,网警的公开存在会有助于厘清它们,帮助越界者不走得太远。

言论自由的边界在现实社会中就有争议,对解决这些争议的方式,少数人反对,但大多数人对它的形成、巩固给予了实际配合和支持。互联网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最终取决于中国大多数人的认识和态度。

在现实社会里,警察机关进入一个地区几乎无一例外会被看成是该地区法治与文明的标志。这是现代世界的普遍经验。网警制度也在全球范围内得以确立。中国互联网不应成为一个例外区,少数网上舆论活跃人士不应让自己成为例外群体。我们都应为中国网警的公开巡查点赞,并让自己成为这一制度的受益者,而不做它的对立面。

来源:环球时报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5岁女童1岁多起玩ipad 嫌亲戚家没wifi不愿去
    下一篇:当生命还由自己做主時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