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以共和国的敬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昨天与今天
来源:来源:2012年5月28日《人民日报 作者: 作者:蒋巍 时间:2015-05-13 点击:
(以下完整抄录“题记”和“支边青年一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两部分)
1952年2月1日,毛泽东主席向驻疆10万将士发布命令: “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世界军事史上,大概没有谁会把一道军事命令写得这样富有激情和诗意。一一题记
支边青年一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
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刚刚经历过3年的天灾人祸,但全国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大江南北响彻青年一代激昂的呐喊:"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那时开始,波澜壮阔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入疆谋生的十数万青年农民(时称"盲流“)和大批新来的复转军人,掀起新疆开发建设史上的第三次浪潮。这一代支边青年有知识有文化,目光开阔又充满激情。历经千锤百炼,他们和地窝子里成长起来的"兵团二代",很快成为屯垦戍边的中坚力量。
华士飞,在上海读中学时是优秀的共青团干部,17岁时咬破手指写下血书,坚决要求奔赴新疆。到了连队他从农工做起,然后是班长、排长、连长......每一步都以坚韧的行动实践着血书上的誓言,后来他成为兵团第九任司令员。中央领导与他进行就职谈话时曾感慨地说,战争年代,革命前辈有人是从奴隶到将军;和平时期,你是从农工到司令,没有献身精神是做不到的啊!
李梦桃,上海老知青,白衣灰裤,文质彬彬,但黝黑的脸膛印证着他在新疆大地经历的数十年风霜。我问他怎么取了个女孩的名字?他笑说,母亲生他的前夜梦见有仙女下凡送了个鲜桃给她。1964年,这只"桃子"和数百名知青战友坐了6天6夜火车,从大上海到了新疆兵团农六师的北塔山牧场(先到马桥农场工作,即现在的106团,后调到北塔山牧场一一抄录者注),那时他16岁。出发前,曾为抗战中援华美军当过翻译的父亲赠他一幅字:"问舍求田,原无大志。经天纬地,方为奇才。"列车徐徐开动了,母亲泪如雨下,挥着手拼命跟着列车向前挣动,最后昏倒在人海中。到了连队,梦桃立即投入开荒劳动,3个月后衣服全烂了,人也瘦成一个黑猴。北塔山地处中蒙边境,海拔3200多米,群山壁立,气候干冷,人称"有山无树,有沟无水,有地无草",全场90℅以上是以放羊为主的哈萨克族牧民。上级见李梦桃做事踏实肯干,送他去学了"赤脚医生"。牧场绵延2700多平方公里,因草源稀缺,牧民的毡房和毡房相距多在10公里以上,孕妇生孩子,最远的地方骑骆驼走7天才能送到场部医院。野外放牧时,牧民喝的是山里或草沟里的水,肝炎痢疾之类的传染病发病率极高。场领导知道进山工作的任务重、生活苦,殷切地嘱咐李梦桃说,山上的民族乡亲们缺医少药,你去了好好干,过几年再调你下来。上海娃李梦桃点点头,背上药箱,骑马挎枪上了山。
没几天,半夜里一位哈萨克族汉子举着火把疯了一样来找他,呜哩哇啦讲了半天,梦桃一句没听懂,只好上马跟着风驰电掣跑到数十里之外的毡房。牧民的妻子难产且有癫痫症,痛得满地打滾儿。梦桃没学过接生,只能本能地紧紧抱住孕妇的头,替她擦拭嘴边不断涌出的白沫。不多时胎儿活着生下来了,母亲大流血死了。牧民还是很感激他,求他给孩子起个名字,那时天已大亮,梦桃说就叫"向阳"吧一一如今"向阳"已是近40岁的汉子了。回归的山路上,想着那位死去的孕妇,李梦桃哭了又哭,他因自己没本事而深感痛苦和歉疚。那以后,他一头扎进成堆的医书,并利用所有的机会四处求教,还学会一口流利的哈萨克语。梦桃很快成了北塔山的"名医",成了哈萨克族群众最亲的兄弟。年复一年,没节没假没黑没白,他背着药箱骑在马背上四处奔波,有求必应有叫必到,手术时只要血型符合,病人缺血他就献了血再继续治疗。出诊在外,牧民把最好的食品留给他吃,最暖的毯子留给他盖。如今走在北塔山,不时会有人叫他一声"大恩人"。1975年他和支边来的陈立玲结了婚,家安在场部,可他成年累月在山里奔忙,几个月才回一次家。风吹日晒,肤色黝黑,胡须头发老长,一进门常把女儿吓得直喊妈妈,晚上不让父亲上床睡觉,哭着拿小腿儿使劲蹬他撵他走。李梦桃只好躲到门外,等女儿睡了再回屋。
上级几次调他下山,他拒绝了。知青返城大潮开始了,他留下了。他想,人生要活得有意思更要有意义。回到上海一切要从头开始,而且自已学的那点医术在人才济济的上海完全派不上用场。但在缺医少药的北塔山,哈萨克牧民却需要他。他走了,意味着有多少幼小或脆弱的生命会在病痛中和路途上死去。
李梦桃22岁上山,直到58岁干不动了才下来,一去整整36年!如今他年逾六旬了,山里的牧民们求到他,同事们找到他,梦桃还是像战士听到军令一样立即出发。40多年来,李梦桃奔波山路总计近30万公里,实施手术上千例,有两三代、近800多个各族孩子是他接生的,雨雪之夜连人带马摔下山沟不知多少次。后来他当了北塔山牧场医院的院长,那里太偏远也太艰苦,很难留住外来的大学生,他便着力培养本地人特别是哈萨克族青年。退休后,这所医院从院长、各科骨干到护士,多半都是哈萨克族。一个"赤脚医生"上海娃,变成了一座高原医院。
新时期到来了,上海为照顾老知青,允许有一个孩子回上海。仿佛是历史的轮回,当年李梦桃16岁毅然入疆,大女儿又在16岁这年独闯大上海。到处打工的女儿最初生活得很艰难也很孤独,电话里她哭着责问父亲:"我这么小,你送我来上海为什么?"这边两鬓斑白的李梦桃无言以对,只能任泪水长流......
顾薇君,上海知青。几年超负荷的劳动使她患上肾病,不能下田了,她说我去办学校教书吧。木板拼接在一起刷黑就成了黑板,地窝子里砌几排高高矮矮的士墩儿,再铺上板子就成了桌椅,没有教材就自己刻钢板印刷,20几个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孩子背着书包来了,84团10连的小学就这样诞生了。在这所"地窝子小学",顾薇君一站就是20多年,跟孩子们学会了流利的蒙语、维吾尔语,孩子们则学了一口地道上海味的"普通话"。1987年,肾病愈来愈重,顾薇君不得不到上海做肾移植手术。术后拖着孱弱的病体,她坚持回到边疆的学校,所有老师和各族孩子是用滾滾泪水欢迎她的。
刘守仁,来自南京的大学生。从1968年开始一头钻进羊圈,含辛茹苦攻关14年,引用澳大利亚公羊与军垦细毛羊杂交,于1985年成功培育出"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细毛羊",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进入新世纪,他又培育出军垦超细型细毛羊,羊毛直径仅为人类发丝的1/5。
郭庆人,上海知青,从操持一个小破厂发展为兵团第一家上市公司"天业集团"。该公司在引进吸收国外节水灌溉技术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自主研发出规模化、可回收的大面积膜下滴灌技术,推广面积达1200万亩。滴灌技术对于干旱少雨的新疆无疑有着重大意义,天业集团由此成为全国最大的节水器材生产基地并进入国内制造业500强。
59岁的张永进个头不高,脸黑得像戈壁滩,乳名叫喜喜,2岁时还在母亲怀里,他就成了来自甘肃的"援疆幼儿“。12岁上山放羊,13岁学兽医,16岁学人医,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话说得比维吾尔人还地道。后来他在山区草原上当了连长、指导员,下去工作仍然背着药箱。无论走到哪个毡房,人类的病,动物的病,思想的病全能治。40多年来他抢救了56人的生命,接生了两三代维吾尔族牧民。如今他是农十四师政法委书记了,可维吾尔族乡亲们还是亲切地叫他"喜喜连长",说"无论有多大难处,只要喜喜连长一到,喜事就来了。”
中苏边境争执冲突不断的年代,边境线一带多是荒漠戈壁,人烟稀少人迹罕至。兵团在2019公里国境线上的山口要地、风头水尾,建起58个边境团场,成千上万的兵团人扛起锄头、赶着牛羊走到边境地区,搭起一座座孤独清冷的土屋:"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上牧羊牛。"这里的生态条件太差了,种地没多少收成,他们自称种的是"爱国田";放羊没多少草,他们自称放的是"主权牧"。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足迹、土墙和炊烟,勇敢并永远证明着:这里是中国的领土!
农十师185团的沈桂寿,江苏支边青年。1979年,他见国境线对面的苏军哨所飘扬着国旗,心想我们这边也应该升国旗啊!老远跑到县城没买到国旗,他就和妻子动手做了一面,然后在庄稼地头砌了一个石座,把一根高高的白杨木杆竖起来。以后每天清晨,他都跑到地头升国旗,然后肃立敬礼,雷打不动风雪不误,整整升了15年,直到1994年退休。后来团部派来新人,继续每天升国旗。如今对面已经是哈萨克斯坦了,两国在划定边境时,对方一位将军充满敬意地对中方人员说:"你们那边总有个人天天升旗,开始我们以为是军队派下来的呢,没想到是个孤老头。我们愿意承认,这片地方是中国的领土!“
抗洪筑堤,在内地是保卫人民生命财产的战斗,在兵团却是捍卫国家领土的战斗。阿拉克别克河是一条60公里长的小河,哈萨克语的意思是"少女的耳环",历史上边界尚未划定时,中苏一直以它为自然界河。1988年这条小河突发百年不遇洪水,洪流冲垮了中方一侧的龙口,向地势低洼的185团境内奔涌而来,又顺着又深又宽的喀拉苏自然沟一路狂泻,数个连队成了孤岛,大量房屋被冲垮。危难时刻,兵团人想的不是自身和财产的安危,而是我们的国土不能丟失一寸!如果滔滔洪水不能重回界河故道,沿着喀拉苏沟流下去,就意味着我数十平方公里的国土将自然并入苏联境内。185团上千人奋不顾身扑上去了,大量农田机械破浪疾进开上去了,面对垮塌龙口的滔滔洪流,几十上百的男女青年跳下去了一一那是用胸膛阻拦汹涌的洪水,更是在用生命捍卫神圣的国土!5月8日,防洪大坝胜利合龙,阿拉克别克河乖乖回到故道。为绝后患,185团在龙口设立了一个民兵哨所,把"兵二代"马军武夫妇派到那儿负责巡边和看守分水闸,并动员全团力量把喀拉苏沟填平,在上面广植树木花草,建了一个风景宜人的喀拉苏公园。
马军武个子不高黑红粗壮,妻子性情爽朗快人快语。24年了,这对夫妇和他们那幢孤零零的土屋一直守在界河边、哨所旁,守着清苦孤寂的岁月。那里气候严寒又是有名的蚊区,冬天白毛大雪能顶住房门;入夏铺天盖地的蚊虫叮死过树上的乌鸦,咬死过马军武养的家犬,但夫妇两个一直坚守在那里,穿烂了几十套军便服,磨破了上百双鞋,天天升国旗搞巡逻,像永不换岗的边防哨兵,永不移动的生命界碑。
一代支边知识青年是从悲壮的历史深处走来的一一那也是我们国家和兵团经历的最艰难的一段历史(1974年兵团曾被撤销,直至1982年才恢复)。他们含辛茹苦,和"兵团二代"继续履行着屯垦戍边的庄严使命,并和全国人民共同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大时代。苦难熬过去了,留下的是难忘的坚忍与壮烈;青春远去了,留下的是城市文明、先进文化和亮丽生活的斑斓色彩。他们用知识与智慧的火花,把相距遥远的农牧文明同工业文明焊接起来;他们用血脉和亲情的纽带,把千里边关同祖国内地连结起来;他们用激情和雄心,把绚丽的多民族文化和大发展大繁荣的现代化憧憬融合起来。他们和"马背上的民族"一起登上大时代的快车,向希望的田野疾驰而去。
这是极其伟大的历史性进步。当那些花花朵朵的少数民族孩子在千百个李梦桃的手上落生,在千百个顾薇君的课堂上长大,他们就可以走出大山,从容而自信地同现代世界对话了。
新疆,正在大踏步跨进现代化!
(抄录人:新疆兵团第六师原上海知青杨经纬)
1952年2月1日,毛泽东主席向驻疆10万将士发布命令: “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世界军事史上,大概没有谁会把一道军事命令写得这样富有激情和诗意。一一题记
支边青年一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
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刚刚经历过3年的天灾人祸,但全国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大江南北响彻青年一代激昂的呐喊:"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那时开始,波澜壮阔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入疆谋生的十数万青年农民(时称"盲流“)和大批新来的复转军人,掀起新疆开发建设史上的第三次浪潮。这一代支边青年有知识有文化,目光开阔又充满激情。历经千锤百炼,他们和地窝子里成长起来的"兵团二代",很快成为屯垦戍边的中坚力量。
华士飞,在上海读中学时是优秀的共青团干部,17岁时咬破手指写下血书,坚决要求奔赴新疆。到了连队他从农工做起,然后是班长、排长、连长......每一步都以坚韧的行动实践着血书上的誓言,后来他成为兵团第九任司令员。中央领导与他进行就职谈话时曾感慨地说,战争年代,革命前辈有人是从奴隶到将军;和平时期,你是从农工到司令,没有献身精神是做不到的啊!
李梦桃,上海老知青,白衣灰裤,文质彬彬,但黝黑的脸膛印证着他在新疆大地经历的数十年风霜。我问他怎么取了个女孩的名字?他笑说,母亲生他的前夜梦见有仙女下凡送了个鲜桃给她。1964年,这只"桃子"和数百名知青战友坐了6天6夜火车,从大上海到了新疆兵团农六师的北塔山牧场(先到马桥农场工作,即现在的106团,后调到北塔山牧场一一抄录者注),那时他16岁。出发前,曾为抗战中援华美军当过翻译的父亲赠他一幅字:"问舍求田,原无大志。经天纬地,方为奇才。"列车徐徐开动了,母亲泪如雨下,挥着手拼命跟着列车向前挣动,最后昏倒在人海中。到了连队,梦桃立即投入开荒劳动,3个月后衣服全烂了,人也瘦成一个黑猴。北塔山地处中蒙边境,海拔3200多米,群山壁立,气候干冷,人称"有山无树,有沟无水,有地无草",全场90℅以上是以放羊为主的哈萨克族牧民。上级见李梦桃做事踏实肯干,送他去学了"赤脚医生"。牧场绵延2700多平方公里,因草源稀缺,牧民的毡房和毡房相距多在10公里以上,孕妇生孩子,最远的地方骑骆驼走7天才能送到场部医院。野外放牧时,牧民喝的是山里或草沟里的水,肝炎痢疾之类的传染病发病率极高。场领导知道进山工作的任务重、生活苦,殷切地嘱咐李梦桃说,山上的民族乡亲们缺医少药,你去了好好干,过几年再调你下来。上海娃李梦桃点点头,背上药箱,骑马挎枪上了山。
没几天,半夜里一位哈萨克族汉子举着火把疯了一样来找他,呜哩哇啦讲了半天,梦桃一句没听懂,只好上马跟着风驰电掣跑到数十里之外的毡房。牧民的妻子难产且有癫痫症,痛得满地打滾儿。梦桃没学过接生,只能本能地紧紧抱住孕妇的头,替她擦拭嘴边不断涌出的白沫。不多时胎儿活着生下来了,母亲大流血死了。牧民还是很感激他,求他给孩子起个名字,那时天已大亮,梦桃说就叫"向阳"吧一一如今"向阳"已是近40岁的汉子了。回归的山路上,想着那位死去的孕妇,李梦桃哭了又哭,他因自己没本事而深感痛苦和歉疚。那以后,他一头扎进成堆的医书,并利用所有的机会四处求教,还学会一口流利的哈萨克语。梦桃很快成了北塔山的"名医",成了哈萨克族群众最亲的兄弟。年复一年,没节没假没黑没白,他背着药箱骑在马背上四处奔波,有求必应有叫必到,手术时只要血型符合,病人缺血他就献了血再继续治疗。出诊在外,牧民把最好的食品留给他吃,最暖的毯子留给他盖。如今走在北塔山,不时会有人叫他一声"大恩人"。1975年他和支边来的陈立玲结了婚,家安在场部,可他成年累月在山里奔忙,几个月才回一次家。风吹日晒,肤色黝黑,胡须头发老长,一进门常把女儿吓得直喊妈妈,晚上不让父亲上床睡觉,哭着拿小腿儿使劲蹬他撵他走。李梦桃只好躲到门外,等女儿睡了再回屋。
上级几次调他下山,他拒绝了。知青返城大潮开始了,他留下了。他想,人生要活得有意思更要有意义。回到上海一切要从头开始,而且自已学的那点医术在人才济济的上海完全派不上用场。但在缺医少药的北塔山,哈萨克牧民却需要他。他走了,意味着有多少幼小或脆弱的生命会在病痛中和路途上死去。
李梦桃22岁上山,直到58岁干不动了才下来,一去整整36年!如今他年逾六旬了,山里的牧民们求到他,同事们找到他,梦桃还是像战士听到军令一样立即出发。40多年来,李梦桃奔波山路总计近30万公里,实施手术上千例,有两三代、近800多个各族孩子是他接生的,雨雪之夜连人带马摔下山沟不知多少次。后来他当了北塔山牧场医院的院长,那里太偏远也太艰苦,很难留住外来的大学生,他便着力培养本地人特别是哈萨克族青年。退休后,这所医院从院长、各科骨干到护士,多半都是哈萨克族。一个"赤脚医生"上海娃,变成了一座高原医院。
新时期到来了,上海为照顾老知青,允许有一个孩子回上海。仿佛是历史的轮回,当年李梦桃16岁毅然入疆,大女儿又在16岁这年独闯大上海。到处打工的女儿最初生活得很艰难也很孤独,电话里她哭着责问父亲:"我这么小,你送我来上海为什么?"这边两鬓斑白的李梦桃无言以对,只能任泪水长流......
顾薇君,上海知青。几年超负荷的劳动使她患上肾病,不能下田了,她说我去办学校教书吧。木板拼接在一起刷黑就成了黑板,地窝子里砌几排高高矮矮的士墩儿,再铺上板子就成了桌椅,没有教材就自己刻钢板印刷,20几个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孩子背着书包来了,84团10连的小学就这样诞生了。在这所"地窝子小学",顾薇君一站就是20多年,跟孩子们学会了流利的蒙语、维吾尔语,孩子们则学了一口地道上海味的"普通话"。1987年,肾病愈来愈重,顾薇君不得不到上海做肾移植手术。术后拖着孱弱的病体,她坚持回到边疆的学校,所有老师和各族孩子是用滾滾泪水欢迎她的。
刘守仁,来自南京的大学生。从1968年开始一头钻进羊圈,含辛茹苦攻关14年,引用澳大利亚公羊与军垦细毛羊杂交,于1985年成功培育出"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细毛羊",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进入新世纪,他又培育出军垦超细型细毛羊,羊毛直径仅为人类发丝的1/5。
郭庆人,上海知青,从操持一个小破厂发展为兵团第一家上市公司"天业集团"。该公司在引进吸收国外节水灌溉技术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自主研发出规模化、可回收的大面积膜下滴灌技术,推广面积达1200万亩。滴灌技术对于干旱少雨的新疆无疑有着重大意义,天业集团由此成为全国最大的节水器材生产基地并进入国内制造业500强。
59岁的张永进个头不高,脸黑得像戈壁滩,乳名叫喜喜,2岁时还在母亲怀里,他就成了来自甘肃的"援疆幼儿“。12岁上山放羊,13岁学兽医,16岁学人医,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话说得比维吾尔人还地道。后来他在山区草原上当了连长、指导员,下去工作仍然背着药箱。无论走到哪个毡房,人类的病,动物的病,思想的病全能治。40多年来他抢救了56人的生命,接生了两三代维吾尔族牧民。如今他是农十四师政法委书记了,可维吾尔族乡亲们还是亲切地叫他"喜喜连长",说"无论有多大难处,只要喜喜连长一到,喜事就来了。”
中苏边境争执冲突不断的年代,边境线一带多是荒漠戈壁,人烟稀少人迹罕至。兵团在2019公里国境线上的山口要地、风头水尾,建起58个边境团场,成千上万的兵团人扛起锄头、赶着牛羊走到边境地区,搭起一座座孤独清冷的土屋:"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上牧羊牛。"这里的生态条件太差了,种地没多少收成,他们自称种的是"爱国田";放羊没多少草,他们自称放的是"主权牧"。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足迹、土墙和炊烟,勇敢并永远证明着:这里是中国的领土!
农十师185团的沈桂寿,江苏支边青年。1979年,他见国境线对面的苏军哨所飘扬着国旗,心想我们这边也应该升国旗啊!老远跑到县城没买到国旗,他就和妻子动手做了一面,然后在庄稼地头砌了一个石座,把一根高高的白杨木杆竖起来。以后每天清晨,他都跑到地头升国旗,然后肃立敬礼,雷打不动风雪不误,整整升了15年,直到1994年退休。后来团部派来新人,继续每天升国旗。如今对面已经是哈萨克斯坦了,两国在划定边境时,对方一位将军充满敬意地对中方人员说:"你们那边总有个人天天升旗,开始我们以为是军队派下来的呢,没想到是个孤老头。我们愿意承认,这片地方是中国的领土!“
抗洪筑堤,在内地是保卫人民生命财产的战斗,在兵团却是捍卫国家领土的战斗。阿拉克别克河是一条60公里长的小河,哈萨克语的意思是"少女的耳环",历史上边界尚未划定时,中苏一直以它为自然界河。1988年这条小河突发百年不遇洪水,洪流冲垮了中方一侧的龙口,向地势低洼的185团境内奔涌而来,又顺着又深又宽的喀拉苏自然沟一路狂泻,数个连队成了孤岛,大量房屋被冲垮。危难时刻,兵团人想的不是自身和财产的安危,而是我们的国土不能丟失一寸!如果滔滔洪水不能重回界河故道,沿着喀拉苏沟流下去,就意味着我数十平方公里的国土将自然并入苏联境内。185团上千人奋不顾身扑上去了,大量农田机械破浪疾进开上去了,面对垮塌龙口的滔滔洪流,几十上百的男女青年跳下去了一一那是用胸膛阻拦汹涌的洪水,更是在用生命捍卫神圣的国土!5月8日,防洪大坝胜利合龙,阿拉克别克河乖乖回到故道。为绝后患,185团在龙口设立了一个民兵哨所,把"兵二代"马军武夫妇派到那儿负责巡边和看守分水闸,并动员全团力量把喀拉苏沟填平,在上面广植树木花草,建了一个风景宜人的喀拉苏公园。
马军武个子不高黑红粗壮,妻子性情爽朗快人快语。24年了,这对夫妇和他们那幢孤零零的土屋一直守在界河边、哨所旁,守着清苦孤寂的岁月。那里气候严寒又是有名的蚊区,冬天白毛大雪能顶住房门;入夏铺天盖地的蚊虫叮死过树上的乌鸦,咬死过马军武养的家犬,但夫妇两个一直坚守在那里,穿烂了几十套军便服,磨破了上百双鞋,天天升国旗搞巡逻,像永不换岗的边防哨兵,永不移动的生命界碑。
一代支边知识青年是从悲壮的历史深处走来的一一那也是我们国家和兵团经历的最艰难的一段历史(1974年兵团曾被撤销,直至1982年才恢复)。他们含辛茹苦,和"兵团二代"继续履行着屯垦戍边的庄严使命,并和全国人民共同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大时代。苦难熬过去了,留下的是难忘的坚忍与壮烈;青春远去了,留下的是城市文明、先进文化和亮丽生活的斑斓色彩。他们用知识与智慧的火花,把相距遥远的农牧文明同工业文明焊接起来;他们用血脉和亲情的纽带,把千里边关同祖国内地连结起来;他们用激情和雄心,把绚丽的多民族文化和大发展大繁荣的现代化憧憬融合起来。他们和"马背上的民族"一起登上大时代的快车,向希望的田野疾驰而去。
这是极其伟大的历史性进步。当那些花花朵朵的少数民族孩子在千百个李梦桃的手上落生,在千百个顾薇君的课堂上长大,他们就可以走出大山,从容而自信地同现代世界对话了。
新疆,正在大踏步跨进现代化!
(抄录人:新疆兵团第六师原上海知青杨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