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共和国同行------共和国七十五华诞有感
75年风雨兼程,75年春华秋实。我们的共和国75华诞了,我们为之骄傲,为之庆贺!
欢庆节日的上海街头
我是共和国成立后出生的,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从小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认真读书,学习本领,立志做革命事业接班人。一场文化大革命打乱了祖国前进的步伐, 也中断了我们的学业。
1969年,我怀着一腔热血,与千名知识青年乘坐列车离开上海,奔赴祖国北疆内蒙古草原,迈出了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步。
我下乡在丰镇县大庄科公社柳树院村,三人为伴,住窑洞,睡土炕,吃莜面,干农活,与农民同甘共苦,书写着知青受教育、经风雨的篇章。一晃五十五年过去了,但那三年的下乡生活情景仍历历在目,刻骨铭心,令人难忘又值得反思。当年,我和插友同睡一条炕,同吃一锅饭,朝夕相处,情同手足;与父老乡亲一起辛勤劳作,面朝黄土背靠天,迎来朝阳,送走晚霞,度过了劳动关、生活关、语言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内蒙古农村,我了解了中国社会的最基层,尝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磨炼了吃苦耐劳的意志,养成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回想起来,那三年虽然很苦,但某种意义上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有言道“有了下乡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都能喝下去,”在今后人生的道路上,碰到任何困难曲折都能勇敢闯过去。
三年后,我抽调到城市工作,当服务员,做干部,干记者,搞联络,经历了多种岗位,我都是干一行爱一行,以“正直为人 踏实做事”为座右铭,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学无止境,自强不息,在人生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前进。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记得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激发了我上大学的夙愿。1979年我高考入学,顺利完成学业。毕业后到新闻战线工作,走遍了乌兰察布草原大地,与各界人士打交道,耳闻目睹乌兰察布的发展变化,用笔讴歌新生事物,抨击落后现象,乐为人民鼓与呼,从事广播工作15年成绩显著。一些作品曾多次在盟、自治区级和全国性评稿中获奖。1991年荣获自治区宣传战线先进工作者的称号,1994年被收入《内蒙古英模录》一书。
由于对外开放工作的需要,1996年7月,我调任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行署驻上海联络处主任,负责组建联络处,开展招商引资,沟通信息,促进上海与乌盟多方面交流合作等活动,努力为两地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做贡献。
在沪、乌两地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内蒙古乌兰察布上海知青联谊会于1997年5月11日成立。时任乌盟行署盟长王维山率领乌盟考察团专程赴沪光临第一次会员大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2007年联谊会十周年庆典活动时,以市委书记吴永新为首的乌兰察布党政代表团光临大会,与知青共叙情谊。2019年联谊会纪念上海知青赴内蒙古下乡50周年活动时,以市人大主任徐志明带队的乌兰察布代表团来沪参加了相关活动。今年联谊会纪念上海知青赴内蒙古下乡55周年活动时,以乌兰察布市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敖满斌带队的乌兰察布党政代表团光临大会,代表乌兰察布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以及全市269万父老乡亲,对“纪念上海知青赴内蒙古乌兰察布下乡55周年暨乌兰察布上海知青联谊会第二十二次会员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当年7月下旬,“情系草原”联谊会理事回访团一行回访第二故乡,受到热情接待,至今记忆犹新。如今,联谊会已走过27年的历程。期间,曾多次接待来沪的乌盟考察团,也曾多次组织知青回访团回访第二故乡,实地考察企业和文旅景区,看望父老乡亲,资助贫困大学生,建立“上海知青林”……力所能及地为沪乌两地交流合作做了一些事情。
在此期间,我先后组织参与知青编书、出书,1999年出版《散落在乌兰察布的脚印》、2009年出版《镌刻在乌兰察布的印记》、2014年出版《走出乌兰察布的足迹》,这三本书是如实反映我们内蒙古乌兰察布上海知青人生之路的一个缩影,书中既有回忆往事的文章,又有当年保留下来的珍贵照片,记录了风华正茂的我们在内蒙古生活的那段时光,诉说着那段难以忘怀的岁月故事。意在书写历史 留下史料 启迪后代。我积极参与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组织的上海知青在各地老照片影像史料工作,2019年7月编辑出版了《上海知青在内蒙古》老照片画册,2023年9月组织编辑《情系内蒙古—知青老照片故事集》付印成书。我们把书赠送给内蒙古、乌兰察布和相关旗县有关部门。
2005年,我退居二线,专职社会团体工作,曾任上海内蒙古经济开发促进会秘书长、上海内蒙古商会秘书长,继续为沪蒙两地经济建设牵线搭桥,广交朋友,多方联络,热忱服务。
2012年3月退休,我仍热衷社会公益事业,做志愿者,任乌兰察布上海知青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市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知青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内蒙古知青网主编等职。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我们的共和国历经沧桑,走过艰难曲折之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们时时能感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半个多世纪来,我与内蒙古结下不解之缘,下乡劳动,抽调工作,上学立业,结婚生子,塞外生活;派回申城,招商引资,联谊协作,志愿公益,成为蒙沪合作交流的使者,快乐忙碌着。55年中,我几十次回访第二故乡,回到当年的插队地,看望亲爱的父老乡亲们,看看我曾经留下热血和汗水的那片土地,难以忘怀刻骨铭心的青春岁月,感恩于父老乡亲对我的关怀、爱护和帮助,感恩于当地的领导、同事和朋友们的深情厚谊。在人生道路上,是他们给了我信心、勇气和力量,激励我勇往直前,奋斗不懈!
日月如梭,回首共和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75年光辉历程,我们知青一代人经历了新中国初创、建设、灾难、改革、复兴的全过程,忠实地伴随着共和国的风风雨雨,与共和国同甘苦、共命运、同成长。作为亲历者、见证者,我感慨不已。如今步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我要不忘昨天,珍惜今天,拥抱明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系祖国,发挥余热,以乐观的心态去书写人生夕阳红的新篇章。
(晓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