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的清爽
来源:新民晚报网 作者:羊郎 时间:2024-06-09 点击:
摄影/日升
上海人的文化基因里有“清爽”两字。上海人讲究清爽,这是刻在骨子里的,所谓“清爽呒没老坑”,是上海人对人、对事的赞叹。
在世俗弄堂里浸淫过的上海人,侪晓得人的头势要清爽。戏话讲,噱头,噱头,噱在头上。有苗头,有卖相,叫作花头势浓。过去上海人家经济条件差,为了在外面有点腔调,只能在头势上做点小花头。不管是三七开还是五五开,或者一面倒,顶顶要紧是不能看上去污糟糟,汏头汏清爽,头发梳整齐,才会纹丝不乱,需要时再上点发蜡定型,就能体面出客去了。那时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化妆水,乖巧的上海女人却有自家浸泡的刨花水,用木梳蘸一点,在头上梳弄一番,即刻头上清香怡人。
上海人讲究穿衣打扮,但是短缺经济的年代,男男女女身上的衣着千篇一律,非灰即蓝,上海人戏谑此谓“灰色的群山,蓝色的大海”。然而上海人讲究的“行头”清爽,主要指的是简单而不简陋,得体自在。记得我的老外公健在时洗衣物是除“污”必净,他说衣裳旧点还不要紧,但是汏勿清爽晾在天井里、弄堂里要被邻舍隔壁看不起的。旧衣裳汏得发白了,主人也有面子,这个面子就是“清爽”。上海人重视出客去的穿着,所谓翻“行头”也是有讲究的。清爽不仅是干净,还包括颜色的搭配,不能污勿三白勿四,要看上去三青四绿。春晚上受到广泛赞誉的舞蹈《只此青绿》的颜色格调契合了上海人的审美情趣。此外,在上海人看来“行头”和出行目的、所用的交通工具要搭调,否则眼睛里看上去也是一种不清爽。
上海人的屋里向要清爽。过去弄堂里七十二家房客的时代,印象最深的是家家户户床上都有一块床沿布。因为多数人家住房拮据,邻居串门不少人都坐在床沿上,床单不可能常常换洗,于是就有了床沿布,那块待客落座的床沿布必须是干净的。现在物质条件好了,但是屋里的东西也不是越多越好,上海人要的是整洁简约。该有的都有,可有可无的则省略;为使用方便该放在外面的放在外面,而可以收纳起来的一概收纳起来。东西少了,视野里就清了,视野里清了,心里就爽了。
和人打交道,言谈很重要。上海人要求“嘴巴清爽点”。基本要求是言谈中“切口”、冒犯人的脏话、粗话要避免。要求高一点还有口头语“话搭头”要少一点。过去经常听到的口头语是“这个、这个——”“就是讲,就是讲——”,现在经常听到的是“然后,然后——”。这些话搭头在言谈中多了,听者从耳朵里到心里都觉得不清爽了。还有,与人交谈难免会有家长里短,底线是不搬弄是非,即使说人短,也是点到为止。当然言语简洁、表述清楚是上海人特别推崇的,一句闲话可以讲清的,不讲两句,否则就变成了啰里啰唆的“饭泡粥”。
上海人常讲手头要清爽。不贪小便宜,不揩公家油。过去大家经济条件脚碰脚。在公用灶披间里,家家户户的油盐酱醋都不上锁的,邻里之间应急先挪用的,事后一定会打招呼,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暗黜黜偷电、偷水的一定被人看不起。
上海是一个讲信用的社会,讲究做事情手势要清爽,经得起明里暗里的考验。商店里的买卖讲究公平,童叟无欺。过去用秤杆,总要当着顾客的面,秤杆端平,倘若秤杆“先”一点,是让顾客开心。那些切东西一刀准,报价一口清的营业员更是备受上海人称赞。手势清爽的上海人讲究的是“生活做得煞煞清”,不要让人“揩屁股”,说到的事一定做到。现在有些装修、搬家的活,事先一个价、半途再加价的事情绝对被上海人嗤之以鼻。
海纳百川是上海的城市精神,上海人来自五湖四海,无论是新上海人还是老上海人,侪是上海这方土地上的上海人,都要延续上海的优秀文化,涵养好上海这一方净土,都要做一个清清爽爽的上海人。
责任编辑: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