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精神的内涵和象征——读岳定海的散文集《蜀地》
来源: 文心画意 作者:文\ 岳红记(弘骥) 时间:2022-11-28 点击:
盐亭,位于四川绵阳市东南部,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也是一个令人产生许多联想的名字。该地是黄帝元妃(正妻)螺祖的故里,是古郪国的一部分,也是古郪国的盐场所在地,古称“潺亭”、“秦亭”。
他是盐亭县云溪镇中北街人,祖世原籍盐亭县古来乡石水缸(岳家湾)。祖辈的勤劳和朴实给了他坚韧不拔、诚实本分的品德,故乡的山水清音滋润着他的心灵,故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陶冶着他的情怀。他自小就喜欢书法、绘画,更喜欢用手中的笔去抒发自己心中的感悟。他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富有情感,以揭示生活的哲理和体现自己对人生的观察和思考见长。
翻读着宗亲岳定海先生邮寄来的散文集《蜀境》,我被他优美的文笔、朴实的语言所折服,让我在疲倦的奔波中得到了丝丝心灵的慰藉。
从文集《蜀境》的字里行间看出,岳定海是一位有担当、有责任、有情怀的作家,他对蜀地深厚的情感体现在他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他的文学叙事对象以蜀地,主要以绵阳地区,准确来说以绵阳的盐亭县为自己精神家园来写作,然后向外扩散。
每个作家都一个自己写作的精神家园地,比如美国的著名小说家威廉·福克纳与约克纳帕塔法县(名字借自约克纳帕塔法河,这条河流过密西西比州拉斐特县南部)、沈从文与湘西、莫言与山东高密东北乡、冯骥才与天津、贾平凹与商州......岳定海也是这样,因为盐亭有他生活的烙印,也有他熟悉的山水、人物以及更多的生活细节。
细细品读着《蜀境》中的每一篇文章,我的思绪随着岳定海的涓涓文笔和殷殷深情穿越巴山蜀水之间,谒崇州、访德阳、登眉山、吃当地的长寿面、品当地的盖碗茶、听那优美古老的蚕神嫘祖传说、了解李白在年轻时拜师该地著名隐士赵蕤学习剑术和经术的故事......
我觉得,读者在他笔下领略蜀地大地山川美景和古代历史人物事迹的同时,更容易被他强烈的情感与深挚的文化思考所打动,同时也能感受到他情感的热度、识见的超拔。
我特别喜欢《蜀境》中的《嫘祖故里》一组9篇散文《花色淡淡的云溪》《月光如水的富驿》《席卷风云的黑坪》《春华秋实的八角》《人文厚重的玉龙》《丘陵之光的金孔》《绘上美图的柏梓》《春风吹拂面的黄甸》《歌谣飘飞的两河》,这些虽然是盐亭的一些小地方,但小地方有大文化。仅从作者的题目就能感受到历史的阳光曾经在这些地方驻足的很悠久。如《花色淡淡的云溪》,叙述了云溪镇历史掌故,涉及到的人物有隋代勤政爱民的县令董叔封和儒士张峻夫、唐代德宗时期的宰相严震、清代农民起义首领张献忠等人,叙述人物及历史事件用笔简练。
在这9篇文章中,每一篇文章的开头部分,作者的语言都很强的带入感,读者不知不觉地的被他的感情所渲染、所俘虏,比如在《人文厚重的玉龙》中第一句话写到“走在盐亭县老玉龙山脉不断的泥土上,我的心很温暖也很踏实”,一下子就抓住了读着的思考,不由得要问“为什么?”
另外,像《席卷风云的黑坪》开头“身为盐亭籍乡人,我竟然只赶了几次黑坪的场”,《春华秋实的八角》的开头“接近盐亭老八角地界时,我心一阵忐忑”,《人文厚重的玉龙》的开头“走进盐亭县老玉龙山脉不断的泥土上,我的心很温暖也很踏实”等,都很精彩,语言极简,概括性强,吸引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
岳定海的散文艺术成就得到了国内文学界及有关评论家的关注、赞誉——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贾平凹认为“岳定海的散文写得好,写出来了文化气象”;他曾经让四川省辞赋家联合会曾令琪主席捎话说,“多年前我在绵阳写作时见过岳定海,是个实诚的人,对人热情,写的散文厚重,是四川中青年散文作家的佼佼者。”
茅盾文学奖评委何开四评价岳定海的“散文意蕴丰厚,表现力强,有气象,有意境,有创造”。
著名诗人李发模说“岳定海的作品是诗文取大节,格局真不小”。
四川著名诗人华万里评价为“作家岳定海散文刚柔相济,文采斐然”。
写作中,他别出心裁,辟蹊径,把笔触伸向了历史深处,伸向了地域文化的根脉深处。在表述中,他力避学术的枯燥,材料的堆砌,尽量用今天流通的观点和鲜活的话语,去描述隐藏在历史深处的故事,让人耳目一新,让人在轻松愉悦中了解蜀地一段历史的生发,感悟一段文明的传承。对蜀地每一个地方文化的叙述,他纵横捭阖,从古说到今,信息量丰富,让读者感受到盐亭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以及地域文化的传承性。他散文总的印象是气势磅礴,但在叙事中不乏将哲理融于细腻的感情中,让人幡然悔悟。因此,岳定海的散文绝不是当今那些风花雪月,轻歌浅唱,无病呻吟的私人写作。
蜀地自古多英才。宗亲岳定海的文化散文体现了当代散文的发展方向,也表现了作家的时代精神和责任担当,即作家以自己熟悉的地域为中心,深挖掘其历史内涵并将其赋予文化精神象征,这种文化精神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组成之一,以此来激励后人的进步和创新。
作者简介:
岳红记,陕西省职工作家协会评论委员会副主任,美术学博士、环境艺术与环境美学博士后,长安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美国东南密苏里州立大学、东华盛顿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中国书法史、中外美术史、中国园林史,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出版《北朝关中地区的魏碑书法——造像题记视阈下的“长安书体”》《北朝造像题记书体的地域风格及其比较研究》等专著六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省市级社科基金项目十三项。另有文艺评论、散文、小说等多篇,特别以艺术评论见长,在客观的基础上能发掘艺术家心灵深处的矿藏。
责任编辑 晓歌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七部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经典
在当下中西文明、古今文化相互激烈对撞的现代社会,我们阅读传统文化典籍还...园中之河——美国哈德逊河及其河畔的文化内涵(四)
在一些印第安人的心目中,哈德逊河是一条群山之河(The Great River of Mou...上海市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召开知青作家谢敏干书评会
2021 年 7 月 15 日,由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组...在新疆知青谢敏干三本文集的书评会上的发言
20 世纪初,在知青文化活动场所的一角,总能看见一位戴紫红色法 兰西帽子的...研究知青历史文化的开拓之著
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召开《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文集》书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