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5.5%左右背后:坚持房住不炒,专家预计房价稳中有涨
来源:腾讯网 作者:中国新闻周刊 时间:2022-03-06 点击:
文/ 刘德炳 杜一兰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等。
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国经济无疑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又将如何发力?新的增长点是什么?房子、就业、融资等问题又该如何破解?
为什么是5.5%左右?
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同比增长8.1%;预计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是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李克强指出,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的设定,主要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并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等。
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国经济无疑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又将如何发力?新的增长点是什么?房子、就业、融资等问题又该如何破解?
为什么是5.5%左右?
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同比增长8.1%;预计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是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李克强指出,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的设定,主要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并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从2020年开始我国面临一个较大的变化,即新冠疫情的冲击,当年经济出现较大的波动,经济增速为2.2%,2021年我国经济快速恢复,增速达到8.1%,2022年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更加复杂,综合考量,5.5%左右的经济增速是相对趋于稳定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教授魏翔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中国2022年的经济增长在5.5%左右,“这是一个积极的区间,也是一个比较亮丽的成绩。”
招商证券宏观经济联席首席分析师张一平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5.5%左右的经济目标增速,大致持平或略快于2021年GDP的两年平均增速。“在节奏上,预计由于基数的影响,一季度经济增速可能是全年的低点,二、三季度经济增速逐季上升,全年高点可能在6%附近,四季度增速有所回落,但仍高于一季度的水平,全年经济走势呈倒V型。”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斌表示,5.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体现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表示,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114万亿元,中国经济一年净增13万亿元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是第一次。这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后劲很强,韧性很强,市场主体活力和抗风险能力都很强,这是实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信心和基础所在。“尽管今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较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也不少,但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实现全年目标任务。今年5.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怎么稳增长?
当前,全球疫情影响仍在持续,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此前,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国内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发展韧性好、潜力足、空间大的特征没有变。
2022年我国经济有哪些新变化或新挑战?
“今年我们面临一个较大的挑战,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发生变化,从以往疫情期间的‘开闸放水’,转向加息,货币政策逐渐收紧。”赵锡军表示,上述变化会对我国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构成比较大的挑战,面临是否要延续疫情期间相对比较灵活的政策,还是跟着主要经济体进行政策的调整和转型等问题。
据了解,自去年四季度以来,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发生转换,英格兰银行已连续两次加息,美联储也计划于本月进行疫情后首次加息。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张跃文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疫情防控进入后期,实体经济固有的周期性、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会重新上升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问题。
在此情形下,2022年我国经济如何稳增长?
“随着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后期,各级政府的疫情防控操作流程更加成熟和精准,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会进一步减小。”张跃文指出,前期被疫情抑制的消费需求会得到一定释放,消费可望稳中有增;投资方面,中央稳增长政策会促进基建投资加快增长,企业复工复产一定程度上也会产生投资需求;同时,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加快,乌俄冲突对中国影响可控,外需有望继续保持恢复态势。
同时张跃文表示,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对外开放和传统产业的结构性改革,有望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张一平分析认为,2022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过去两年的水平。“传统基建投资在稳增长政策支持下有望较过去几年有明显回升;新基建在政策支持下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速,主要体现在事关科技自立的高技术产业领域投资,事关共同富裕的社会领域投资;绿色投资强度进一步提升,一方面体现为传统产业针对双碳目标的技改投资,另一方面体现为新能源领域投资。”
张一平表示,“疫情后全球进入新一轮的设备开支周期,当前我国产能利用率处于高点,总需求水平保持稳定,我国制造业投资将延续去年以来的持续回升态势。”
从消费来看,大势依然较稳。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轻工产品与人们日常消费密切相关,是稳消费稳增长的重要基石,由于轻工产品的刚性消费特性,其消费量目前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房价涨还是跌?
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794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两年平均增长2.3%;商品房销售额181930亿元,同比增长4.8%,两年平均增长6.7%。
来源:国家统计局
那么,2022年房地产市场走势如何?房价涨还是跌?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组长邹琳华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2022年的房价走势,应该是稳中有涨,具体还取决于政策情况。”
邹琳华认为,热点城市和三四线城市房价的两极分化趋势更加明显,“房地产投资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但从自住或改善需求的角度来看,购房还是合适的,在政策调控下,房价上涨情况得到控制。”
“不论是劳动力还是居民,会选择一个有竞争优势,能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公共服务更好的城市,这些城市人越来越多,居住需求就会越来越多,背后就是产业布局问题。”在赵锡军看来,大城市或中心城市,在产业布局方面有很多的优势和吸引力,反之中小城市,特别是三四五线城市,在产业布局上没有竞争优势和吸引力。
赵锡军指出,如果不能做到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产业布局的平衡性,那么随着经济的集中、产业的集中、人口的集中,中心城市房价高企问题可能就很难扭转。
就业如何保障?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预计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
中国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预计中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076万人,年度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大关,比2021年增长167万人,规模和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今年的就业环境怎么样?
张一平指出,当前我国的就业环境呈现两方面的结构性特征: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政策提升了农村和中小城镇的就业吸引力,而疫情冲击以及一系列针对教育、房地产、人口等方面中长期政策调整导致大城市就业压力上升。
他认为,从城乡结构来看,部分大城市当前就业压力较大,今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超过1000万人,新增毕业生规模约为过去十年平均水平4倍左右,考虑到在教辅、互联网就业人群普遍年轻,2022年青年人群就业压力将进一步提高。
“目前国内的就业环境,确实有结构失衡的问题。”魏翔分析,一方面,对高端的工种,或者说是非标准的复杂工种,如程序员等需求非常大,同时对家政、养老护理等基础服务业的岗位需求也非常大,“恰恰在这两个端口,我们的人才供应非常稀缺,出现了就业需求极化的问题。”
在魏翔看来,2022年确实需要启动对就业结构进行撬动的方案,2022年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和2021年相比,可能不会有明显的改善,大概也在5%左右。
如何帮扶小微企业?
作为中国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微企业发挥着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的重要作用。
受新冠疫情、原材料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在经济新常态下小微企业生存发展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融资难融资贵、经营成本高、核心竞争力弱、向“专精特新”转型难等问题仍然存在。
张崇和表示,从实际运行来看,中小微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更大,需要各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另外,中小微企业也要利用数字经济的契机,增强应变能力。“轻工联今年将推进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推动30个规模300亿以上的产业集群向先进制造业集群迈进。”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表示,鼓励和支持大企业以创新轻量化产品、SaaS服务为抓手,消除中小微企业在认知、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差距,推动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表示,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建议中央有关主管部门牵头,总结前期试点经验,对现有中小微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进行优化升级,打破政府部门间、银行企业间的“数据壁垒”,进一步扩大“银税互动”“银商合作”范围,解决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的“孤岛”问题。
同时,姚劲波表示,针对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经营负担加重的问题,应继续发挥财税政策的导向和杠杆效应,通过科学评估实施有针对性的税费减免、缓交、免息或贴息政策。进一步完善对小微企业的配套帮扶政策。继续加强对反垄断、不正当竞争监管力度,为小微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家用空调创新研究院主任李金波建议,通过资金补贴、政策支持、税收优惠等手段,帮助企业摆脱当前面临的国际物流成本高企、加征关税、核心零部件供应短缺等困境。
全国人大代表、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世忠建议,完善激励和约束政策,充分利用财政、税收优惠等手段支持市场制造和销售绿色低碳发展,利用市场化激励措施鼓励可持续消费。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重磅!31省份前三季度GDP排名来了
重磅!31省份前三季度GDP排名来了 10月31日,随着青海省发布2024年前三季度...2023年度人均GDP前20城市
在国际上向来是以人均GDP高低来评估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水平的,就像我国虽然...IMF上调今年GDP增长预期至3.1%
较去年10月预测值高出0.2个百分点,但警告战争与通胀潜藏风险 2023年11月29...全国29省份GDP出炉:首个13万亿大省诞生!
全国29省份GDP出炉:首个13万亿大省诞生! 随着全国多地进入2024年两会时间...中国人均GDP已达1.2万美元,距高收入标准仅差600美元
摄影/日升 文|《财经》实习生 王美霖 记者 邹碧颖 编辑|王延春 当年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