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毛泽东:赶考(10)——“千年以降横渠路”

来源:《中国青年》杂志 作者:韩毓海 时间:2021-06-17 点击:

      “屯聚堡坞”:大一统郡县制的基层组织

      扶风寨是典型的“坞堡”建筑,而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它源于所谓的“五胡乱华”时代,是中原百姓组织起来、自我保护的方式,有着约1500年的光荣传统。

      说到中国基层农民的“武装割据”,扶风寨是个典型。

      什么是村?什么叫寨?什么叫吴堡(坞堡)?

      日本东洋史学家宫崎市定有一个说法,他说:在古代中国,中原的国家,就是“城郭”的国家,人民只是在劳作时离开城郭,日落时依然回城郭休息,这就是所谓“海天明月上,城郭晚烟藏”。而村落只是在东汉后期才在北方大规模出现,这是中原人民与游牧民族对抗融合的产物,“村落”的来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来自西北游牧民族侵入和定居而形成的部落和聚落;二是作为中原国家政策的屯田,“邨”(同“村”)的写法本身,正说明了它与屯田的关系。屯田不仅避免了征戍之苦,更使中原的治理体系深入边地,在边地形成伍里、乡党之制,既使军粮更为充实,更使中原郡县制度得以扩张。

      中原城郭制度的基础,或者说秦汉郡县制度的基础,就是所谓基层“三长制”,即五家成一邻长,五邻成一里长,五里成一党长,党就是乡。因此,在陕西方言里,“乡党”者,就是指同一组织里的成员,而这个组织,既是民事组织,更是军事组织。我在《五百年来谁著史》里曾经指出,东汉末期,保伍制度——混合军法与民法为一体的组织形式,就是中原在与游牧民族对抗交融之中,在建立和控制村落的过程中得以推广的。正是从村落本身所包含的融合军民的组织形式中,以及它与游牧民族部落制度之间的历史联系中,我们洞悉村落的起源,才能看到“以农村包围城市”这一天才学说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具有极其深刻的历史内涵。

      因此,所谓村,起初就是寨,就是“屯田”的组织,也就是魏晋时代的“坞堡”。一千多年前民族大融合期间的中原人民,或者被迁徙,或者逃难而去,而剩下的那些“不能远离本土迁至他乡的,则自相纠合,屯聚堡坞,据险自守,以避戎狄寇盗之难”。所谓“坞”的制度文化,从而产生;而中国农村“武装割据”的历史,就此掀开篇章。

      今陕北的吴堡,据说是因苻坚南征后安置吴地人口而得名(吴儿堡),但吴堡得名最直接的起源,似乎就是“坞堡”。“坞”字的原义,《后汉书·马援传》说是“小障也”,也就是小型的堤坝,也有解释为“小城”的。而《马援传》所记,乃是陇西太守马援为了防止羌族的侵犯而设置的“坞候”,也就是军事防御堡垒。永嘉之变发生后,人民为了避乱,利用天然要害之地形成供集团居住的壁垒。《水经注》中说,百姓在洛水河畔构筑的一合坞,高二十丈,南、北、东三面有天然绝壁,只将西面以人力堵住,此真所谓“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那时的北方,尽管到处都出现了坞,但尤以河南、陕西交界处为多。《水经注•洛水篇》就记载:“洛水所经,堡坞林立”;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河南与关中一带,多有既险阻又可以耕种,且有泉水灌溉之地,正是自给自足、可以长久支持的理想地方。

      说起“屯聚堡坞”这种武装割据的形式,其主要特点有三:一是百姓“自相纠合”,凭险而守;二是推举精明能干、有公心之坞主(堡垒户主),建立邻、里、党三级组织;三是一边战斗一边生产。

      上述这三条,使得在中原、江南地区被瓦解的郡县基层组织,在西北地区得以重建。

      秦汉的郡县国家为什么会瓦解呢?最简明地说,就是因为汉以来的经济放任政策,造成了土地的集中,在土地集中的基础上,产生了官产学一体化的豪门大族,农民归附于豪族,造成户籍散乱,国家丧失税收,豪门专政,瓦解了基础的邻、里、党制度,国家丧失了动员基层的抓手,以至于到了东汉魏晋,只有在西北边地的坞堡、村落制度中,还保存着邻、里、党三级制度,或者说还保留着郡县制的基础,而在广大的中原乃至江南地区,由于豪族专政,郡县制度的基础已经丧失殆尽了。

      也正是感到坞垒制度意义重大,陈寅恪先生才在《桃花源记旁证》这篇名文中,通过考证断定:《桃花源记》虽为寓意之文,却是西晋末年以来坞垒生活的真实写照。他考证说:东晋末年,随从宋武帝刘裕远征长安的戴延之,遵照刘裕的指示实地踏勘洛水上游,因为无法到达水源而中途折返,其时他踏勘了百谷坞、檀山坞等,并且经过“桃源坞”这个地方。戴氏撰写的踏勘记名为《西征记》,刘裕当年一方面要考察的,是北方武装割据的情况,以此为全面北伐做准备,另一方面则是“寻根”——即找寻郡县制的基层组织形式。

      陶渊明正是取材于此,而创作了著名的《桃花源记》;这也就是说:“桃源”本来实有其地,而非陶渊明的幻想,桃花源居民先世所避之“秦”,乃是扫平了北方,继而发动淝水战争的氐族苻坚之“前秦”,而不是指秦始皇的“秦”。而真实的桃花源,应在中原文明发达之陕西的弘农(灵宝)或上洛(洛阳)一线,而不可能在南方的武陵。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重读毛泽东:赶考(9)——“千年以降横渠路”
    下一篇: 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