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中秋月》

来源:一壁残阳 作者:龙国武 时间:2020-11-09 点击:

人到中年,记忆渐衰。但是每到中秋月圆,多年前的一桩往事,却清晰如昨天,似不息的海潮,撞击我的心扉,令我心潮激荡。
 
  那年,我与数百名“老三届”高、初中毕业生,来到绥宁白玉山区插队。身体不好的我,被队上照顾在大队园艺场栽培果树。
 
  园艺场坐落在偏僻的向阳坡上,一间茅草盖顶的简陋土屋孤独地立在一片荒冢之中。山坡后是最容易引起人们遐想的莽莽群山。我常常托腮独望那连亘的山峰出神……
 
  那年中秋收工后,社员们都回家了,留下孤零零的我守场。暮霭沉沉时,知青好友喻文穿过荒冢,兴冲冲地带着一个月饼看我来了,说是知青李世荣在隆回机械厂当司机的父亲带来了几斤月饼,大队的知青众多,这个月饼是我与喻共享的。
 
  下乡四个年头,这还是头一回在中秋看到月饼,我好高兴!当即从果林的上沿提来一桶清洌甘醇的山泉,从茅屋中搬出两条板凳,摆上两只粗茶碗,只待那月上中天,把清泉当美酒,一边赏月一边美滋滋地品尝。
  一轮明月从峻峭的山峰上升起,银辉洒向青黛的群山,凝固出一幅庄严古朴而神秘深邃的画面。微微的山风把月饼甘甜的醇香吹进我俩的鼻孔,我们不由得作了一次深呼吸,心底却涌上一丝莫名的苦涩……


 
(前排中间为作者)

 
  月色逐渐明朗,为驱赶那股袭上心头的惆怅,给赏月的氛围增加点浪漫色彩,我抑扬顿挫地朗诵起东坡夫子的中秋绝唱《水调歌头》,然后把手伸向板凳上那个缀有芝麻的诱人的月饼。这时,喻文突然想起什么,按住我的手语气沉重地与我商量:“兄弟,这月饼我俩就莫吃算了,队上柏大哥的儿子舒荣病了,吵着要吃月饼,柏大哥一贯待知青蛮好,人挺讲义气,我想,他家肯定没钱买月饼,我俩就送给他吧。”一句话说得我心头发酸有口难言,就让他将月饼替舒荣送去了。
 
  翌晨,一个脸色蜡黄的孩子背着书包来到园艺场,一双眼睛望定我,羞怯而果断地说:“叔,给,我已经吃过了。”我好生诧异,尚未来得及开口,他已消失在灌木丛中,留下一串令我永远难忘的童音:“谢谢邵阳来的知青叔叔!”
  
  去年中秋之际,我按捺不住对绥宁的强烈思念,回到久违的白玉山区住了十天,乡亲们杀鸡宰鸭热忱相待,直夸我这邵阳知青好情义。园艺场茅房早已拆掉,周围是一片宽敞明亮的青砖瓦房,还安装了喷珠吐玉的自来水!少年有志的舒荣高考落榜不丧志,去沿海打工挣钱回村办起了砖瓦厂……
 
  中秋之夜,柏大哥摆上一桌丰盛的酒菜,请来五六个乡亲作陪,舒荣兴高采烈把盏 劝酒,我心花怒放开了酒戒。看到乡亲们日子过得甜蜜,忆起20多年前的那个彻夜难眠的中秋月夜,我半夜里又跑到那山坡上,对那山那月痛哭了一番又欢笑了一阵。
 
写于1996年中秋  
 
作者简介
  龙国武,1949年生人。老三届知青,1968年冬插队于湘西南绥宁县,1978年末回城在国营邵阳市塑料厂当工人;1985年投入国家设置的自学考试,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历任邵阳市塑料厂工会秘书、厂办秘书、人秘科长、保卫科长。从事社会活动以来,任邵阳市政协文史研究员,邵阳市知青文化研究会创建人。《湖南知青纪念文集》主编,《中国知青纪念文集》主编,《邵阳文库知青专辑》主编。《读书与写作群》创建人,主编。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疫情之下,用诗歌记录生命力量的苏醒
    下一篇:六十年人生的记录——谈《牛人牛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