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学校就在您的家门口
来源:文汇报 作者:首席记者 樊丽萍 等 时间:2015-10-28 点击:
首席记者 樊丽萍 记者 张鹏
想读老年大学却担心入学名额紧张、自己报不上名?这种观念是时候更新了!在上海,每个街镇如今都拥有了自己的老年学校,面向社区居民开放。烹调教室、书画教室、计算机教室、合唱教室……不仅各类功能教室一应俱全,而且开设的课程琳琅满目。
家门口的这些面向老年人的好学校是如何“冒”出来的?记者日前从市教委获悉,“十二五”期间,与提升老年教育质量相关的项目四度被列入市政府年度实事项目。如今,建设成效初显:5所老年大学由原来的区级升级为市级分校,扩大了老年教育优质资源的覆盖面;此外,各区县、街道的老年大学也纷纷按照规定的标准改建、改造,且有财政专项经费支持。
对广大老年人来说,到老年学校学习不再是一件难事——入学名额大幅增加,学习条件明显改善,最主要的是,学校就在家门口。
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建议老人就近入学
在上海,四所老牌子的市级老年大学——上海市老干部大学、上海老年大学、上海老龄大学、上海市退休职工大学,一直是老百姓心目中的老年学校里的“市重点”。
名气虽响,但长久以来,一说到老年大学“一座难求”,入学难的问题主要就集中在这些“名校”。有的老人为了能报上名,不得不半夜去排队。“很多老年人估计不知道,经过这些年的建设,各个街镇的老年学校经过翻新、改造都有了起色。有些社区的老年学校,硬件上一点不亚于市级老年学校。”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处长庄俭介绍,目前上海已建成市、区(县)、街镇、居村委四级老年教育网络。
2012年起,上海老年大学先后完成浦东、徐汇、普陀、宝山、黄浦等五所区县老年大学功能提升,使之成为市级分校,有效促进优质老年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此外,区级和街镇老年学校的办学条件,也较过去大幅提升。
“十二五”期间,本市17个区县老年大学全面完成标准化建设。截至2014年末,专职教师从2011年项目实施前的793人增加至1739人;班级数从1.8万个增加至2.5万个;学员总人数从55万人次,增加至73万人次,开设课程数在原有基础上翻了一番。此外,全市197个街镇的老年学校也通过标准化建设完成能力提升,共建设功能教室1500多个。
值得注意的是,市民家门口的街镇老年学校在翻新、改造的过程中充分结合了社区的实际情况。有的社区老年学校就设在社区文化中心,而有的则对过去的社区成人教育学校进行改建,方便了老人们就近入学。只要咨询所在地居委会和街道,就能得知学校具体地址。
报名时间和课程内容,多种渠道可查询
成功发掘家门口的“好学校”后,踏准报名节点也是入学的关键。据介绍,各老年大学、老年学校的教学安排和中小学类似,分春、秋季两个学期。老年教育每学期教学大约16周左右,报名则在春秋季开学前启动。
以徐汇区老年大学为例,春季学期为每年3到6月,秋季学期为9月到次年1月。每学期快结束时,老年大学会优先对“老生”开放下一学期课程报名。大约两周后,学校会面向新生开放课程报名。开学后的第一周内,部分报名未满的班级还可以针对新生进行插班报名。
一位学校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让更多周边的老人了解学校课程设置的内容和报名时间等信息,目前他们一方面通过“徐汇区终身学习网”等网络途径发布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尚未掌握上网技术的老人,社区则通过印发宣传册子、张贴海报等形式,广而告之。
市级老年大学通常可在其官网上查询报名事项以及具体的课程安排和上课时间。以上海市老干部大学2015年秋季学期的招生为例,虽然开学是在9月7日,但新生的报名在今年5月底6月初就已开始。在课程内容方面,业内人士介绍,深受老年人喜爱的学习主要涵盖几大板块:一是养身保健类,如太极、实用中医保健;二是表演类,如钢琴、合唱、书法、绘画;三是电脑类,包括计算机、摄影等;四是外语类。此外还有文学史概论、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概论、科技前沿知识简介等。
学习内容和形式,堪称“五花八门”
“老年人的学习自有特点,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五花八门。”庄俭说,老年人参加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结交朋友、丰富精神生活、缓解孤独感。所以,老年教育的办学,无论是课程还是学习形式,都须贴合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比如,有的社区毗邻歌舞剧团,方便请到在艺术表演方面有特长的老师指教,所以艺术类课程就偏多;也有的社区,附近有科研院所或大学,所以开设科普类的课程较多。
在学习形式上,除了开展传统的老年学校组班教学和远程老年教育收视等基本教育形式外,目前全市还形成了1.2万多个老年人学习团队。根据市教委调研,老年人的学习团队以志同道合的形式自由组建,少则十余人,多则五六十人。目前全市学习团队人数有30多万人。
在面向老年大学的学习资源方面,目前本市已推出100本“上海老年教育普及教材”,且形成了纸质书、电子书、网络课件和学习包“四位一体”的教材模式,其中,电子教材是国内第一套成规模正式电子出版的老年教育读物。去年起,本市还开通了“指尖上的老年学习”微信公众号。目前,各区县均能利用网络课程、公众微信号平台等新技术为老年教育服务。
想读老年大学却担心入学名额紧张、自己报不上名?这种观念是时候更新了!在上海,每个街镇如今都拥有了自己的老年学校,面向社区居民开放。烹调教室、书画教室、计算机教室、合唱教室……不仅各类功能教室一应俱全,而且开设的课程琳琅满目。
家门口的这些面向老年人的好学校是如何“冒”出来的?记者日前从市教委获悉,“十二五”期间,与提升老年教育质量相关的项目四度被列入市政府年度实事项目。如今,建设成效初显:5所老年大学由原来的区级升级为市级分校,扩大了老年教育优质资源的覆盖面;此外,各区县、街道的老年大学也纷纷按照规定的标准改建、改造,且有财政专项经费支持。
对广大老年人来说,到老年学校学习不再是一件难事——入学名额大幅增加,学习条件明显改善,最主要的是,学校就在家门口。
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建议老人就近入学
在上海,四所老牌子的市级老年大学——上海市老干部大学、上海老年大学、上海老龄大学、上海市退休职工大学,一直是老百姓心目中的老年学校里的“市重点”。
名气虽响,但长久以来,一说到老年大学“一座难求”,入学难的问题主要就集中在这些“名校”。有的老人为了能报上名,不得不半夜去排队。“很多老年人估计不知道,经过这些年的建设,各个街镇的老年学校经过翻新、改造都有了起色。有些社区的老年学校,硬件上一点不亚于市级老年学校。”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处长庄俭介绍,目前上海已建成市、区(县)、街镇、居村委四级老年教育网络。
2012年起,上海老年大学先后完成浦东、徐汇、普陀、宝山、黄浦等五所区县老年大学功能提升,使之成为市级分校,有效促进优质老年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此外,区级和街镇老年学校的办学条件,也较过去大幅提升。
“十二五”期间,本市17个区县老年大学全面完成标准化建设。截至2014年末,专职教师从2011年项目实施前的793人增加至1739人;班级数从1.8万个增加至2.5万个;学员总人数从55万人次,增加至73万人次,开设课程数在原有基础上翻了一番。此外,全市197个街镇的老年学校也通过标准化建设完成能力提升,共建设功能教室1500多个。
值得注意的是,市民家门口的街镇老年学校在翻新、改造的过程中充分结合了社区的实际情况。有的社区老年学校就设在社区文化中心,而有的则对过去的社区成人教育学校进行改建,方便了老人们就近入学。只要咨询所在地居委会和街道,就能得知学校具体地址。
报名时间和课程内容,多种渠道可查询
成功发掘家门口的“好学校”后,踏准报名节点也是入学的关键。据介绍,各老年大学、老年学校的教学安排和中小学类似,分春、秋季两个学期。老年教育每学期教学大约16周左右,报名则在春秋季开学前启动。
以徐汇区老年大学为例,春季学期为每年3到6月,秋季学期为9月到次年1月。每学期快结束时,老年大学会优先对“老生”开放下一学期课程报名。大约两周后,学校会面向新生开放课程报名。开学后的第一周内,部分报名未满的班级还可以针对新生进行插班报名。
一位学校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让更多周边的老人了解学校课程设置的内容和报名时间等信息,目前他们一方面通过“徐汇区终身学习网”等网络途径发布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尚未掌握上网技术的老人,社区则通过印发宣传册子、张贴海报等形式,广而告之。
市级老年大学通常可在其官网上查询报名事项以及具体的课程安排和上课时间。以上海市老干部大学2015年秋季学期的招生为例,虽然开学是在9月7日,但新生的报名在今年5月底6月初就已开始。在课程内容方面,业内人士介绍,深受老年人喜爱的学习主要涵盖几大板块:一是养身保健类,如太极、实用中医保健;二是表演类,如钢琴、合唱、书法、绘画;三是电脑类,包括计算机、摄影等;四是外语类。此外还有文学史概论、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概论、科技前沿知识简介等。
学习内容和形式,堪称“五花八门”
“老年人的学习自有特点,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五花八门。”庄俭说,老年人参加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结交朋友、丰富精神生活、缓解孤独感。所以,老年教育的办学,无论是课程还是学习形式,都须贴合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比如,有的社区毗邻歌舞剧团,方便请到在艺术表演方面有特长的老师指教,所以艺术类课程就偏多;也有的社区,附近有科研院所或大学,所以开设科普类的课程较多。
在学习形式上,除了开展传统的老年学校组班教学和远程老年教育收视等基本教育形式外,目前全市还形成了1.2万多个老年人学习团队。根据市教委调研,老年人的学习团队以志同道合的形式自由组建,少则十余人,多则五六十人。目前全市学习团队人数有30多万人。
在面向老年大学的学习资源方面,目前本市已推出100本“上海老年教育普及教材”,且形成了纸质书、电子书、网络课件和学习包“四位一体”的教材模式,其中,电子教材是国内第一套成规模正式电子出版的老年教育读物。去年起,本市还开通了“指尖上的老年学习”微信公众号。目前,各区县均能利用网络课程、公众微信号平台等新技术为老年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