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11:傣家往事:我插队落户当知青的故事
来源:老知青家园 作者:山野樵夫 时间:2018-08-12 点击:
十八九岁应该还在读书上学的我们,头脑没有增添什么文化知识,四肢却是发达了很多,那个年代没有电视这玩艺,外面的世界变成什么样了我们不知道,内地的文化大革命搞的轰轰烈烈,什么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啦,无产阶级革命派大联合啦、苏修美帝又怎么封锁我们啦、似乎都与我们远了去,中央为了稳定边境一带,这些运动没有怎么波及到我们这里。我们在这个边疆农村的世外桃源里,只知道不劳动没有工分,不种地没有饭吃。
我们知青传唱那些被禁止了的,被定为“黄色歌曲、靡靡之音”中外老歌,看那些被禁止了的文学名著,听澳洲之声的点唱,听美国之音的华语广播都是公开的,没人会管你,不会像内地有这样的行为难说就要带来牢狱之灾。也不像内地天天开大会学文件,学毛主席著作,斗私批修,一门心思抓革命。我们在田里栽秧,太阳落下山,个个腰都累得直不起来,该收工了,社长大喊:“社员同志单来(大家),帝国主义林彪反革命就在这块地里,我们把他打倒再收工”,只好咬咬牙坚持把这块地栽完了社长才下令收工,我们就是这么闹革命的。
县革命委员会的安排公社也组织一些学习毛著积极分子宣讲的活动,这些活动傣族老乡整不清楚就交给知青了。来农村前管上山下乡的办公室也给我们发过些毛选四卷,毛主席语录什么的,但下来后谁都没有看过,当了摆设甚至都当卷烟纸用了。老傣都不参加这些活动,县里有指标任务摊下来,只好一个公社选那么一两个老傣觉得印象好的知青去参加,其实他们也没有读了什么毛主席著作,只言片语的背了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毛主席语录,无非是出工劳动积极,跟公社干部关系紧密。选上了学习毛著积极分子,到处去开会,到处去宣讲心得体会,不用劳动还得工分,但大多数知青都很鄙视,瞧不起,也有几分妒忌。讲句公道话出工劳动积极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吃苦耐劳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是不是毛泽东思想指引不知道,但挣工分捞印象为哪一天招工回城打基础是真的。
1971年,招工回城开始了,昆明的单位一批一批的下到外五县来招用知青。说是公社、生产队推荐,用人单位审查录用,但这种招工几乎演变成了人口交易。从昆明来的那些招工人员口袋里揣满了亲戚朋友,上级领导、同事等等的条子,似乎他们的任务就是来拯救这些亲朋好友的子女脱离苦海的。于是掌管我们命运的公社官员和前来招工的做起了人口交易,招工的单位和单位之间也做起了人口交易,你要的人我给你,我要给你的人你带走。你帮我把这个县的某某招了,我在别个县帮你把某某招走。于是乎上面有关系的可以走了,和公社领导搞上关系的也可以走了,特别是女同胞比较有这方面的优势,靠天生丽质的,靠风情多种的,靠投桃报李的还真走了不少。那时候我们很愤恨,非常瞧不起这类人,也很无奈,说起来她们也是受害者。还算是发生在那个年代,还不知道腐败这个词能做到什么程度,最多也是有关系,有后门而已;要是现在那将有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要发生。进那些单位不在昆明,条件比较艰苦的单位要容易些,像什么国防工办(三线建设的那些兵工厂都在大山沟里),铁路建设,矿山等。有很多同学急于脱离农村,去端铁饭碗,拿工资吃饭的也饥不择食走啦。真正靠劳动好,表现好而招走的没几个。出身不好的更只有看着别人凯旋而归的份了。
第一二批招工走了大部分人,后来断断续续冷一个热一个的又走了一些。家里设法弄个证明来把自己说成有病、残疾的又走了一些。降低标准留在当地参加工作的也有。那些远在昆明的父母看着别家的孩子回来了,自己家的还在农村,留在当地,心里失去平衡,想念子女,为子女忧虑,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的煎熬更可以想见。剩下的人精神压力,心理负担都十份沉重。往日的那点欢乐那点期望都被回城的人带走了,留下的只是麻木的出工劳动挣工分和漫漫黑夜一样的等待。很多人一等又是三四年。
我没有家庭的强力后台,没有吹牛拍马的本事,也没有打通后门的资本,除了继续努力表现,盼着哪一天好运能眷顾到自己头上外别无它路。那时候的我们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抱负,就一心一意的只想当一名领导阶级的工人,能穿上劳动布工作服,开上机床,驾驶着汽车,拿着钳子扳手工作就非常理想啦。最后理想降低到只要能过上敲钟吃饭、盖章拿钱的生活,有个铁饭碗工作就好。
若干年之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经过风风雨雨的斗争,终一得到承认;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被逐渐认识;生产关系逐步调整,私有经济、民营经济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资本真正的内涵不再是讨论来讨论去的题目了。原来那种极左思潮统治下阶层地位的划分也被彻底颠覆。铁饭碗不铁了,第一批招工到了昆明国营单位这个公司那个公司当了干部,这个工厂那个工厂当了工人的知青未必笑到最后,国企改制、公司关门、工厂倒闭,落到下岗失业境地的不在少数。经过苦难磨折一直努力奋发改变了人生道路的也大有人在。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一大批知青重拾机会返回大学殿堂。当年一场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埋葬了一些人的青春,造就了一批人的平庸,也促成了一部分人此后成为了一个时代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那几年的辛劳也锻炼了我,参加工作后我就因为能吃苦耐劳常常得奖呢。那个年代吃苦耐劳可比知识吃香啊。前二三十年提起自己曾经当过知青,似乎还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呢,很光彩似的。工作调动、干部任用简历里有插队落户当过知青的经历说不定还能为你加分呢。现在提起那段经历称我们为“知识青年”简直就是对我们人生的嘲讽,对我们的愚弄,对我们的不公。到了真正要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大多数的当年“知青”由于年龄、生活、工作、文化基础等等原因都已失去了获得知识的机会了。更多的人只能是随遇而安之。我们都因为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努力奋斗决心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让人看得起,让社会承认我们一代知青的价值。我努力了,但我更羡慕当今的年轻人,和他们相比我们这一代确实落后一大截,尽管回想当知青的那段经历对我真好。
随着时代进展我们的这段人生经历也也渐渐淡出历史,淡出所有人的记忆,无人再提起,像一张张褪尽色彩的废旧纸片随风飘散而去。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