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将告诉人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壮举!

来源:经典老照片 作者:经典老照片 时间:2018-02-26 点击:


      老三届的老知青,时常想起逝去的知青岁月;苦辣酸甜也时常涌上心头。作为过来人,应当正确地评价那段历史并客观地书写那段历史,我想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指1968年12月毛泽东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讲话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之后的那段历史。
 
      1968年,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当时,在国际上苏、美两霸掀起了疯狂的反华浪潮。特别是当时被我们称之为社会帝国主义和新沙皇的苏修叛徒集团,在我国边境陈兵百万,亡我之心不死。
 
      在此前后,毛主席审时度势,相继向全国发出了“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全民皆兵”,“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等一系列指示。在国内,取消了考试制度,各类大专院校由工农兵推荐招生。
 
      毛主席所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这里的关键是“很有必要”。
 
      毛主席在1939年4月给抗大的题词写道,“知识分子之成为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结合工农民众,他们的分界仅仅在这一点”。
 
      毛主席也曾讲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接班人总是要在大风大浪中成长的”。
 
      我以为,毛主席提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除了考虑到当时国际国内的诸多因素外,还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中国走苏联“和平演变”的道路,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正是“实行结合工农民众”,在广阔天地中锻炼,在大风大浪中成长,从而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不变。
 
      毛主席一生追求公平公正,当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目标是缩小三大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就是缩小三大差别的重要举措。


      知青在上山下乡那段岁月,由于环境和经历不同,对人生的感悟也各不相同。上山下乡那段生活苦不苦,确实很苦。正因为苦,才出现了一些“逃兵”。
 
      而绝大多数的知青,都在那艰苦的环境中,磨炼了意志,锻炼了体魄,并加速了世界观的改造。不可否认,广大知识青年在那不寻常的岁月,用自己的双手,用青春的热血和汗水,甚至用自己的生命,为共和国,为人民,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坚信:对于这些,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也必将载入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史册。70年代后,有的知青参了军,有的上了大学,有的通过招工等形式,相继返城;也有一些知青由于各种原因留了下来。后来,一些地方发生了知青请愿之类的事情,这里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大多数知青对一些干部子弟通过“走后门”当兵和上大学而心理失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如今,当年的知青大多已近老年或已进入老年。回顾当年,反思过去,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感受,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我是在号称高寒禁区的大兴安岭度过的知青岁月。那时,每个星期吃两顿细粮(黑面馒头),平常就是高粱米饭,很少吃到新鲜蔬菜,大多是吃各种干菜。有一年连续10个月没吃上一顿猪肉。
 
      上山五年,干了三年重体力劳动:修路、伐木。有一年修战备路,每天5点钟起床,晚上10点钟收工。后来得了肝炎,腰部也在抬木头时被压伤。
 
      由于受文革中“派性”的影响,档案中还有所谓的“黑材料”,为此,申请加入共青团还“考验”了两年。
 
      如今,我将步入老年,让我常常回忆的仍然是那个地方。正因为有了那段经历,一般的苦难我能承受,一般的困难我能克服。

      正因为如此,我在后来的工作岗位上,从不向困难低头,也不向邪恶让步;并在较短的时间内,用较多的科学知识充实了自己,成为一个并不糊涂的人。有人说,“‘上山下乡’使几千万年轻人的青春被荒废”,还说:“使无数本应成为学者专家的年轻人莫名其妙地在乡间长期务农”。
 
      我却不这样看。我视那段经历为人生的宝贵财富。如果时光倒流,我倒希望那样“荒废的青春”再来一次!至于“长期务农”又有什么不好?一边瞧不起农民,一边吃着农民种的粮食,说这话的人的良心何在?
 
      有人说,“一些曾经积极参与过文革运动的城市年轻人经过在农村的艰苦生活后,意识到自己被人所欺骗利用,至此彻底放弃了曾经坚信不疑的马列主义革命理想以至于一切理想”。 这完全是一派胡言。
 
      我以为,坚信马列主义的人都是生活中的强者,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培养强者的过程。
 
      还有人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历史的倒退”,这种屁话不值一驳。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将告诉人们,上山下乡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次伟大的壮举!――共和国可以作证。在过去的岁月里,千千万万的知青,是共和国的名符其实的中坚力量!
 
      然而真正的事实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为祖国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如今的国家主席、总理、外交部长、纪检书记......不都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培养出来的吗?
 
      时至今日,应当实事求是,应当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去认真地思考一些问题,特别是思考一些历史问题,而绝不能以个人的得失来评价毛主席以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时至今日,我仍然无限怀念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他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寄予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殷切希望。
 
      时至今日,我依然无限崇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因为,他看得很远很远......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孙成民:知青上山下乡政策的经济社会背景考略
    下一篇:侠客岛:1个月内2名政治局委员访美史无前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