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赢了大选 修宪进程将提速?中日关系怎么走?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廖勤 时间:2017-10-23 点击:
22日举行的日本众议院选举落幕,东京时间晚8时开票后,出口民调显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领导的自民党与公明党执政联盟大胜,将稳获三分之二(310)以上席位,自民党席位也将单独过半。截至记者发稿时,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自公联盟已获244席。最终结果预计要在23日凌晨揭晓。在5年来第二次提前大选的政治豪赌中,安倍又赌赢了,他有望在首相之位上实现三连任,成为日本战后任职时间最长的首相。
执政联盟为何能赢?
其实,安倍对这次提前大选可以说既有底也没底,否则不会审慎地把胜负线设在过半数(233)这个最低门槛。在开启选战之初,安倍内阁的支持率并不理想,安倍自身也深陷森友、加计学园丑闻,一度被希望之党领导人小池百合子盖过风头,选情堪忧。那么,安倍为何能扭转劣势,使执政联盟最终能稳操胜局?
上海交大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王少普对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表示,两个学园丑闻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安倍涉嫌以权谋私,但两个丑闻的涉及面和影响面并不是很大,负面影响不及对安倍的有利因素。这些有利因素包括:
第一,安倍领导的自民党拥有一个其他政党没有的背景,即美国的支持。战后,在美国的扶持下,日本经济实现较快发展。日本社会对这种背靠美国的发展方式有一定信任度。由于获得美国的背书,自民党政权具有稳定性。
第二,民众求稳的心理。在冷战结束前后,日本政局动荡,有十年十相之说,政治波动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安倍2012年二度出任首相后打破了这一局面,稳住了政权。如今,日本又面临多事之秋,外有东亚地区秩序变动,内有老龄化等社会问题,民众希望政权稳定。
第三,安倍的经济政策取得一定实效。
尽管“安倍经济学”招来一些非议,但是,日本经济的复苏却也有目共睹。据《华盛顿邮报》称,在经历20年的衰退和停滞之后,日本经济已连续6个季度增长。日本股市也达到20年来最高点,失业率低于3%,日本企业利润丰厚。这些都是安倍的加分项。
第四,赢得年轻选民手中的选票。安倍下调选民年龄,让年满18岁的人也拥有投票权。安倍鼓吹“中国威胁论”作为修宪理由,而年轻选民在修宪问题上支持采取强硬政策。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吴寄南对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说,安倍阵营获胜还得益于两大“机缘”:一是占尽天时之利。22日投票当天,日本狂风暴雨,打消了不少人外出投票的意愿。吴寄南说,这对执政党有利,因为占选民50%的“游离的中间层”(不支持任何党派,但相比执政党会更倾向于在野党)可能不出来投票,而这批选民往往能左右选举结果,给执政党胜选构成挑战。
二是在野党四分五裂,让安倍坐收渔翁之利。在289个小选区中,在野党陷入混战、自相残杀的占到8成。“2014年众议院大选时,在野党还能实现四党联盟,这次却兵戎相见,分散了反安倍政权的选民的选票,使自民党有机可乘。”
在野党之所以严重分裂,一定程度上与希望之党党首小池百合子的错误决策有关。“小池在竞选问题上缺乏深入、全盘的战略思考。”王少普说。在竞选中,她本人不参选,也不辞去东京都知事职务,这种“恋栈”姿态令支持者丧失信心。同时,小池缺乏团结多数的胸怀,其排斥民进党开明派的“关门主义”做法,也导致无法最大程度团结反安倍的力量。
而在这次大选中,希望之党也坐实“失望之党”之名。吴寄南认为,该党可能成为最大输家,相反,由民进党左翼另创的立宪民主党有望成最大在野党。但是,自民党一党独大的格局未被打破,反而进一步加强。不过,王少普认为,目前看来,在野党虽然还没有取得政权的可能性,但在野党加强合作,以期增强对执政党制约能力的愿望正变得更加明显。
还有评论指出,希望之党虽战绩不佳,但小池百合子在此次大选中的投机表现预示着,希望之党跻身众议院后,或将为选后政局带来更多变数。
至于希望之党与自民党这两个新老保守派会否形成“政策合流”甚至结成“保守大联盟”,推动日本政治风向愈加右转,专家认为还需观察,不能忽视抑制日本政坛右倾化的积极的政治力量。王少普说,尽管有消息称小池今后有可能与安倍合作,但安倍是否接纳还不清楚。
修宪进程将提速?
执政联盟大胜,若不出意外,众院选举结束后,在特别国会上举行的首相指名选举中,安倍依然是“众望所归”。这将是安倍自2012年上台后迎来的第三个任期。顺利的话,安倍可担任首相至2021年,由此将成为战后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
吴寄南说,在丑闻缠身的情况下,这次胜选让安倍拿到了信任投票,渡过了5年来最大的执政危机,将巩固安倍的执政地位,也能顶住党内非主流派的攻击,逃过引咎辞职一劫,也为明年的自民党总裁选举奠定基础。
掸落选战风尘后,“安倍丸”有望再次起航。安倍的执政理念和内政外交政策是延续旧途,还是寻求新变?
在竞选中,自民党已抛出一张未来执政清单:在经济和民生领域,将继续加速推进“安倍经济学”一系列政策,并在2019年如期提高消费税,以期摆脱通货紧缩。在外交、安保领域,将引进陆基宙斯盾等反导装备,并修改防卫计划大纲,强化军事能力。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自民党明确提出修宪目标,并将在和平宪法第九条中加入有关自卫队的内容。
通过这次选举,自民党的目标获得充足的动力——按出口民调,“自公联盟”应能稳获三分之二席位,已达到国会启动修宪程序所需的票数门槛。吴寄南认为,修宪是安倍执政的“初心”,安倍获胜后必将乘势加快修宪进程。而在野的希望之党、日本维新会在针对和平宪法第九条问题上比自民党更右,当朝野修宪派势力未来形成合力后,修宪噩梦将浮现,战后和平体制面临巨大威胁,日本政治或将迎来重大转折。据《朝日新闻》报道,自民党修宪推进本部已经考虑在大选结束后向国会提交自民党修宪草案。
王少普表示,安倍提前大选的最终着眼点在修宪,但能否如愿还是未知数。一则在野党的力量在大选中有所发展。二则国际形势也不利于修宪。“因此,安倍目前是小步推进,近期目标是自卫队入宪。”王少普说。
此外,即便国会通过修宪,最后还有民众这道坎。目前,日本民众并不完全支持修宪。吴寄南说,日本民众更关注切身的民生问题。虽然从表面来看,日本经济向好,但民众并未得到实惠,消费意愿低,中小企业日子很苦,若安倍在修宪问题上走得太远,而忽视民生,也会引起民众反感。“从这次大选也可以看出,安倍虽赢得选举,却未必赢得人心。日本有识之士指出,这次大选不是哪个党的失败,而是日本政治制度的失败。历史证明,日本政局一向风云多变,安倍未来执政并非可就此高枕无忧,一劳永逸,变数随时随地会出现。”
安倍对华政策怎么走?
在外交层面,安倍的对华政策、中日关系走向也引人关注。选前,安倍曾对中国大摇橄榄枝:在9月28日解散众议院宣布提前大选的当天,安倍意外现身在东京举行的中国国庆招待会,这是日本首相15年来首次参加这一活动;在9月29日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纪念日上,安倍与中国总理李克强互致贺电,这也是10年来第一次。
安倍罕见对华示好曾被解读为日本近些年为日中和解作出的最明显举动。但也有观点认为,安倍此举不乏大选的私心考量。那么,胜选后,安倍会对华继续释放善意,还是“得鱼忘筌”、“登岸弃舟”?
王少普指出,中国主张合作共赢在亚太和世界获得更多支持,这使美日同盟把中国作为假想敌更加困难。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奉行“美国第一”,退出TPP,但全球化对日本来说不可或缺。如果安倍能认清世界大势,中日关系会有所改善。如果安倍不改变立场,比如固守其保守观念,依靠日美同盟遏制中国发展,那么,不仅中日关系,其自身地位也会面临挑战。
“对安倍仍然要听其言、观其行,接下来,安倍将出席APEC会议和东亚系列峰会,届时,安倍如何表现,是否继续拿东海、南海问题说事,这是对他是否真心改善中日关系的检验。”吴寄南说。
此外,今年年底前,中日之间还有数次外交互动,外相河野太郎预计11月将首次访华;中日韩首脑会也有望于年内在日本举行,这些都将是观察中日关系走向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