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图说 >

考古人员在黄海发现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

时间:2015-09-30来源:网络 作者:新华网 点击:
近日,考古学家在黄海探明了一艘甲午海战中沉船的真实身份,经初步确认为北洋水师的致远舰。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丹东一号沉船发掘领队周春水29日告诉新华社记者,经过近两个月的水下考古调查,考古人员目前已经打捞发现100多件文物,从打捞起的

    近日,考古学家在黄海探明了一艘甲午海战中沉船的真实身份,经初步确认为北洋水师的致远舰。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丹东一号”沉船发掘领队周春水29日告诉新华社记者,经过近两个月的水下考古调查,考古人员目前已经打捞发现100多件文物,从打捞起的文物可以断定,“丹东一号”沉船就是甲午海战致远舰。
   
 


考古人员于黄海发现致远舰遗骇

   中国国家考古人员去年在丹东黄海发现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由于对沉船的身份尚不明确,故将其暂命名为“丹东一号”。经多番考证后,考古人员证实“丹东一号”为121年前北洋舰队的致远舰。

  “丹东一号”位于鸭绿江口西南约50公里海域,该处正为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的交战海区。考古人员于2013年11月、2014年4月先后下水“寻宝”,并发现了一艘疑似清代北洋水师的沉舰。

经科技鉴证,考古团队证实沉舰体量约为1500吨左右。铁质残片所用的铁(钢)板材料为炒钢;经过大量的抽沙与测绘,团队陆续确认沉舰两侧弦边、艉部、桅杆及部分沉船遗物,同时发现沉船现场有许多钢炮(主炮)、子弹、炮弹、10管格林机关炮等。

 舰体虽绝大部分深埋于沙下,但可见船体外壳为铁板构造,铁板以铆钉连接,两侧舷边多因崩塌而平摊沙层中。船体外轮廓形态尚可,但船舱受战火及其他因素影响受损较大。船体抽沙后,可见碎木板、弯曲移位的铁板,并有多处火烧痕迹,与史料吻合,故判断“丹东一号”为致远舰。

史料显示,北洋舰队121年前共有4艘战舰沉没在甲午海战交战区,分别为致远、经远、超勇和扬威舰。而致远舰当时的舰长为邓世昌,亦于甲午战争时阵亡。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