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朴瑾惠在外交部、国防部、统一部联席会议上,亦再一次提出对金正恩采取“斩首行动”。日本媒体的报道称,美军131架战机完成集结,已掌握金正恩住处的讯息。
与此同时,开城工业园区关闭,韩方紧急撤离,切断对园区水电供应。
凡此种种,皆表明,朝鲜半岛正一步步朝着实质性的战争的方向迈进。
仅就目前的局势而言,我们无从知晓和判断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这个80后年轻人,何以应对一切皆由其主动挑起的事端,尤其是,面对骇人的“斩首行动”,他那颗年轻的心是否会骤然绷紧。但可以肯定的是,前车之鉴,定然会令他不会那么平静。
实际上,即便“斩首行动”已箭在弦上,或已有条不紊地进入实施的步骤、程序,留给金正恩的,还有一次难得的机会,即,“斩首行动”实施之前,会有比较严苛的、真正意义上的“最后通牒”。
当然,这个“最后通牒”会有一个前提——金正恩无视中方的“最后通牒”,中方一而再、再而三的对话努力都无果而终、都被再再回绝——这个时候,不排除中方的态度会再一次有微妙的改变,即默认或同意以改变朝鲜领导人为目的一场有限的、局部的军事行动,亦即规模不大、针对性极强的“斩首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美韩两国将于3月7号举行的代号为“关键决断”和“鹞鹰”的联合军演,将首次引入针对朝鲜进行“先发制人”打击的“5015作战计划”。届时,联合军演很有可能瞬时演变为“斩首行动”。
说到“斩首行动”,给一般人的印象就是迅雷不及掩耳,就是说时迟那时快,就是还没明白是怎么回子事,被斩首者命就没了。
其实,“斩首行动”并非那么无迹可寻,除非是对于极端恐怖主义者诸如本拉登,一般的“斩首行动”,还都是有事先的“最后通牒”的。
比如,1991年1月,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海湾战争之前,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即代表布什总统赴日内瓦,与伊拉克外长塔里克•阿齐兹举行了长达6个小时的谈判。美方对伊拉克发出了“最后通牒”,而伊拉克始终不肯让步。最终,导致美国大举出兵伊拉克,直至把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
再如,2003年3月,在美国发动第二次海湾战争之前,美国总统布什发表讲话,向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和他的儿子在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否则,将面临美国发动的军事打击。对于如此苛刻、严厉的“最后通牒”,萨达姆自然要选择拒绝,结果就是不久之后其走上绞刑架。
可以预见,在美韩正式对朝鲜展开“斩首行动”之前,不管是顾及形象也好,还是真的希望以战争以外的方式解决问题也罢,一定会对朝鲜发出“最后通牒”,如逼迫其自行销毁核武器并不再研制核武器,承诺再不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甚至不排除如此前“最后通牒”的条件一样,要求金正恩在限定的时间内离开朝鲜等。
可以说,如果走到这一步,或能有这一步的话,乃金正恩保有政权的最后的、也是唯一的一次机会。
如果事态真的走到了这一步——我说的是,如果——的话,那么,我们不难想见金正恩的态度,最大的可能是:拒绝。
只因为,迄今为止,在金正恩的执政历程中,我们看不到其有过丝毫的妥协迹象——不管是内政,还是国际外交事务。其所有的政治哲学与政治行动就是:针尖对麦芒,尚武斗狠,变本加厉,且多出其不意,决绝到底。从其对百十名政敌“杀无赦”的行动,以及无休止地挑战国际社会的容忍底线——不间断地进行核武试验中,即不难看出,金正恩的头脑中,只有国际社会向其妥协之说,而全无其自身向国际社会做出丝毫让步的可能。如何让金正恩做出哪怕是微小的改变,以及避免朝鲜半岛的战争,实乃摆在国际社会面前的一道严峻的、待解的艰难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