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林斯卡学院的诺贝尔获奖者演讲台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国本土科学家的身影,第一次响起了清正柔婉的中文女性的声音,第一次讲起了中医药的故事。
现场中的一幕或许很多人没有发现:诺贝尔主题演讲会的主持人,卡罗林斯卡学院传染病学教授 Jan Andersson先生在屠呦呦研究员演讲全程中一直跪在地上,一只手从后面扶着屠教授,另一只手为屠呦呦研究员拿着话筒,30分钟一动未动。
可能是因为前两位获奖人是站着,委员会临时决定搬来椅子让屠呦呦研究员坐着演讲,可是麦克风线不够长,但Jan Andersson先生这种敬业的精神,这种对科学的尊重,这种对老人的尊敬,感人至深,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12月7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学院,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左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左三)和美国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右二)演讲结束后合影
12月7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学院,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演讲现场几乎座无虚席。
屠呦呦用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作为演讲的结尾,期望全世界抗疟疾医务工作人员“再上一层楼”,呼吁更多的人去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发现蕴涵于传统中医药中的宝藏。
演讲当天,很多人不惧寒冷,从远处赶来。皇家理工学院博士后陈丰农就是其中之一,她排在队伍前,“这不仅仅是中医药的骄傲,更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获得该奖意义重大。”他告诉记者,平时跟系里老师同学聊起来都觉得很有底气,连推广介绍中药也更容易更方便了。
当地时间12月7日10:00,寒风瑟瑟,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学院Aula medica楼入口处,很多人在等待领票进入报告厅聆听三位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的演讲,其中尤以华人为众。
在学院空旷处,一条横幅迎风招展,“留瑞学子热烈祝贺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