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知青养老困境的原因 中國地廣人多,國情復雜,進入老年社會后面臨的養老問題越來越多,當局和社會都深感困擾。就知青养老問題而言,筆者认为當前存在“四大缺位”,即主体缺位、政策缺位、资金缺位、资源缺位;还有就是現時中國社會的贫富差距过大。 (一) 养老主体缺位 中国傳統歷來強調“老有所依,老有所靠”,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人进入老年必然產生依赖感,究竟能依赖谁?80年代曾说,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90年代变成,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新世纪后大家的共識是,养老不能靠政府。 中国的傳統养老理念是“养儿防老,多子多福”,這對當代的中国社会已很不现实。因為1979年后中國實施独生子女政策后,家庭普遍是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的三口小家庭,他們的独生子女结婚呈現了“4+2+1”的倒三角模式。一對年轻夫妇要同時赡养四个老人和1个小孩,自己还要工作挣钱,導致很多年輕家庭的负担很重,照顧老人往往力不从心。有人戏称,中國独生子女的一生是:无比幸福的童年;无比沉重的中年;无比凄惨的晚年。 在當今中國,要實現“养老靠社会”是很不现实的。因為“养老靠社会”的实质就是要依靠政府或社会慈善公益组织,而中国的社会公益慈善机构组织現時很不完善,國民整體慈善意识不强,老百姓也好,企业家也好,他們的捐助慈善多是發生大灾大难的时侯,依靠廣大民眾的善举不可能支撐永久性的社会慈善开支。2014年3月的“两会”代表曾這樣回答记者:“社会养老不能靠政府,要靠家庭”。這显然是推缷责任的套话,社會必须负起養老的全面责任。中国政府是一個大政府,擁有无所不包的权力、财力。政府的錢都是來自纳税人的,當然對社會養老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社會養老是去中国政府當前要面對最迫切的民生问题之一。 (二) 养老政策缺位 許多社会研究專家都強烈批評當前中国政府的养老政策,如認為养老金的双轨制不合理,养老保险替代率過低,缴纳社会保险金的比率过高等等,他們一致認為,當前中國的這些養老政策極不符合人性化,也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1养老保险替代率过高:养老是當前中国民众都面對的首要问题,其中以养老保险替代率问题最為突出。养老保险替代率是衡量老年保障程度的关键性指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的平均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平均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从一個职工的退休金替代率,可得知他的退休生活大致在一個什么水平。現時中国企业职工平均养老金的替代率,已經下降至40%以下。而根據国际劳工组织《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规定,养老金的最低替代率應為为55%,中国已经低于国际警戒线。而机关、事业单位由于沿用财政包揽的制度,养老保险替代率約為90%左右。 2社会保险金缴费率过高:現時中国社会保险金缴费率在全世界181个国家中排名第一,为金砖四国中其他三国平均水平的2倍,是北欧五国的3倍,是G7国家的2.8倍,是东亚邻国和香港、台湾的4.6倍。現時中国五项社会保险法定缴费之和,已經相当于工资水平的40%,有的地区更达到50%,这一比例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社會學专家普遍認為,中国現時企业职工负担的社保缴费過高,以政府規定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保五险”计算,目前企业缴费占比30%,企业职工个人负担的费用占11%,如果再加上目前高达10%以上的住房公积金,这样的社保缴费率在全世界已经是最高的。 3、缴纳社保金、领取养老金实行双轨制: 現時中国缴纳社保金,领取养老金釆用著二套方案。一套是在國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在職時不缴付养老保险金,全部由國家财政支付;他們退休后能拿到退休前工资最多90%的退休金,此稱“免缴型”。另一套是對企业现行职工实行的社會保險统筹制度,基数是根據个人每月的税前工资,由企业负担20%,职工本人负担8%,退休后拿到的养老金月約为在职工资的40-50%,此稱“缴费型”。 这种不平等方式意味着企业职工要拿他们缴纳的养老金,为國家党政機關和事业單位的员工“买单”。据统计,中國政府2010年向退休公务员的财政转移支付了为218亿美元,达當年GDP的5.4%。作為老知青的中国首富,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這樣认为,“养老双轨制”是一个带有严重歧视性的剥削制度,强制性的把中国人给划分成了不同等级。“养老双轨制”對社會造成極大的不公,对社会的就业平衡、人才流动也造成严重影响。事實上,為什么同是中國在職人員,普通职工缴纳的养老金要占工资的28%,而政府公务员卻无须缴纳;但退休后,政府公务员的退休金却可以是一般普通职工3倍。如以江蘇省的处级公务员為例,他們从不用繳納社保,但所拿的退休金可高达七、八千元,一般職工只有二、三千元,明顯违反公平、公正原则: (三) 养老资金缺位: 中国政府的财政对社会养老保障的投人较少。王锡锌教授曾經指出,中國政府对社保的整體投入太少,現時的社保投入水平僅占财政指出的7.5%,远低于德国的55.5%,加拿大的45.6%,美国的30.2%。然而现時中國政府每年的行政经费開支,却高达20%。 据有關媒体报导,中國政府最早于2001年决定做实8%的个人养老金账户时,最早曾以老工业基地辽宁省做试点。8%由财政补贴5%,其中中央财政给3.75%,辽宁省拿出1.25%。到2002~2003年黑龙江、吉林两省加入该试点后,也沿用此比例;但后来做实个人账户的试点扩大到13个省份时,对上海市、广东省这样的财政富庶地区,中央财政就不再补贴,全部要由地方财政全部承担。另據《华夏时报》报导,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养老金缺口达1.7万亿元,2011年的养老金缺口比这个数据还要大。 由于养老金缺口日益扩大,中國政府开始考虑延长退休年龄,以减少养老金的支出。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3年6月公开称,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延遲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并稱将进行深入研究,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建议。正考慮2020年逐步将退体年龄推迟到65岁。根据郑秉文的测算,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全國的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而据《新快报》报导,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則強烈反对延迟退休政策。他認為,要解决养老金的缺口问题,应该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或者划拨国有资产入全國養老基金中,以及在养老金基金的保值、增值等方面來弥補补养老金的缺口,不應在延迟退休年龄上做文章。社会学专家唐钧也认为,一些官员、专家主张延迟退休,或提高職工繳交养老金的标准,是撇开政府的责任。事實上,现在全國的养老金總額存在巨额债务和缺口,是长期以来政府财政对社保投入太少的結果。 (四) 养老资源缺少: 养老资源是指社會的养老福利院床位、治疗器具、护理设施等物质条件。改革开放前,中国是一个物质短缺的社会,许多物资還要凭票证计划供应。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物质越來越丰富,早已經是买方市场,但社会福利性的养老、医疗服务资源仍然十分紧缺匮乏。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每100位60岁以上老人,国家财政承担的公益养老福利院床位,达到18-20張床位,非洲国家也达到12張床位。然而中國就是經濟条件较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也才达到6-7張;內陸一些条件差的城市,只有2-3張,有的地区更几乎空白。有關數據顯示,現時中国的养老保障和医疗服务复盖面,仅占老龄人口的56%。北京市老人排队等侯公办养老院的床位,一般要輪候几十年,最久的甚至要輪候100年。很多城市老人輪侯公立老人福利院的床位,己經排到10年至20年后。 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中國社会的特出问题。国务院卫生部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表明;城乡低收入的病人,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患者比例占41%;应就诊而未就珍的患者,自行進行医疗的比例,佔了城市居民的47%。各地医院都存在人滿为患,一床难求的情況。以江蘇省扬州市为例,市级医院的住院病房長期都在走廊加铺,男女混住。民办医院的住院床铺也很少,各病科的病床經常要调剂互用,如心血管科的男病人要调剂住到妇产科病房,这不是笑话,而是現時看病难、住院難的严酷亊实。 (五) 贫畗差距过大 2012年9月23日,由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小鲁执笔的《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情况调查》显示,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501,在国际上属于少数收入差距特别大的国家。基尼系数是用来定量测定一個國家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標,其数值在0-1之间,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趋向平等,越接近1就表明越不平等。按照国际的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已表示該國收入水平差距较大;0.45以上就表示社会贫富很懸殊,容昜引起社会动荡。王小鲁称,中國0.501的基尼系数测算尚未包括农村居民,由于目前城乡收入差距很大,鄉村居民的收入基尼系数无疑高于城镇居民。但因为缺乏城乡统一的收入数据,无法对中国居民整體收入的基尼系数进行计算。但仅就城镇居民基尼系数的情况看,中国貧富懸殊已经处于一个危险水平。 此外,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CHFS)根据住户调查得出,2010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61,城镇基尼系数为0.56,农村基尼系数为0.60。2013年3月22日,中国社科院发布《2012社会保障绿皮书》和《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调查显示,近四成人认为养老金过少,甚至不能满足生活需要。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金最低200元,最高10000元,最高相差50倍。 (作者是江蘇社會文化研究學者、揚州老知青研究會秘書長)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