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日升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上海报道 “华二学区弯道超车立马第一档顺位!”近期,上海前滩中介纷纷打出了这样的标语,这是什么情况? 原来,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前滩学校(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下文简称“华二前滩”)刚刚发布2021年招生新政,与往年不同的是,想进第一档排序,要给儿童在房产证上加名字。此公告一出,前滩老业主们纷纷“炸锅”。 令前滩这些老业主们“不爽”的是,无论是背负商业贷款还是纯公积金贷款,想要在房产证上加子女名字,需要银行出具同意书,但银行出具同意书可能性为0。这对大户型且尚未还清贷款的家长是“毁灭性打击”,即“想加加不了”。 而对无贷款的家庭来说,加子女名字则要交数十万税费。 另一方面,在该招生政策公布后购房的业主,可以在不产生额外费用的情况下往房产证上加子女名字, 可能会“弯道超车”挤掉了部分老业主的第一档名额。
3月25日华二前滩在其官方公众号上发布了2021年招生告示。(部分截图)
上海家长:手握两套学区房,恐怕全部“踏空” 公办学校学区房,向来是上海家长们购置房产时的优先选择,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公民同招”(所谓“公民同招”,是指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和民办学校同步报名、同步招生、同步注册学籍,不得提前组织招生。)“民办摇号”的新政出台后,早日购入学区房“占领”户籍“坑位”成为了许多家长的投资理念。 有数据显示,2020年上海二手房的成交量上涨了31%,学区房上涨了37%,双学区房则涨了44%。 华二前滩可以说是家长关注前滩楼盘最重要的理由之一。 华二前滩2018年开始招生,自2020年起实行了一个门牌号一居住户、五年内只安排一次对口入学(同一居住户二孩除外)的政策,被简称为“五年一孩”政策。 3月25日,华二前滩在其官方公众号上发布了2021年招生告示,将招生政策进一步收紧。与以往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人户一致”中分了4个档,其中第一档要求:“户主为适龄儿童本人或其父母,且适龄儿童本人为房屋产权人(单独所有)或适龄儿童及其父母(双方或一方)为房屋产权人(共同共有)。” 通俗而言,就是房产证有儿童名字的,被列为入学第一梯队,且“产证登记日期截止时间为2021年4月23日。” “孩子名字上产证,这可是一笔很大的成本,但不上产证,万一因为被列入第二档,进不去学校,当初房子就白买了,这简直了。”前滩业主吴先生看到招生公告后说道。 二胎家庭刘女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她大宝已经读高中,好几年前买前滩房子的时候,主要是考虑各方面配置比较宜居,当时上海教育还没有“公民同招”的政策。 刘女士回顾说:“我当时打算二宝去考民办,拿公办学区做保底。后来‘公民同招’政策出台,我比较了自己所有的房产,将前滩华二当成首选,不想冒险‘摇’民办。当时办好产证,我就把孩子的户口第一时间迁入,产证上是我和老公的名字。浦东入学政策一直以来都是人户一致且父母是产权人、户主,这是第一档。现在华二前滩这个招生政策出来,我很可能被其他后来买的业主挤掉名额,但再迁回另外的房产已经来不及(二宝明年就要入学),等于说我两边学区房都要踏空。” “如果教育部门保证,迁回原来的户籍地可以入学,我分分钟迁回去,不来趟这浑水,原户籍地入学政策没有要求未成年人上房产证这样的规则,只要看入户年限。”刘女士告诉记者。 同样为前滩学区房苦恼的宋女士说:“加上二宝名字还有个问题。我咨询得到的信息是,加大宝名字的话,原则上还要得到二宝的同意。涉及到共同共有还是按份共有,一旦牵涉权益更麻烦。” 胡先生刚刚新婚,将前滩的这处新房作为婚房。他告诉记者:“我们家4位老人倾其所有帮我付了首付。如果我生了孩子,上了户口,也没有能力立刻还掉贷款加孩子名字,而以后如果有实力全款购买二手房的家庭,直接将孩子写上房产证,不产生税费,可以‘弯道’赶超我的孩子就读名校,这是有失公允的。” 前滩区域部分家长认为,若切实存在教育资源紧缺的问题,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加大投入,增加学校资源。 学区入学供需矛盾显现 华二前滩官网显示:“全校现有教职工72人,其中一线教师62人,二线教师10人;小学生在校数434人,初中生在校数239人,学生总数673人。学校占地面积2.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42万平方米。” 据华二前滩2021年招生告示,今年计划招收一年级新生5个班级。 如以每个班45人计算,只有225个招生名额。 那么等待着入学的孩子有多少个呢?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结合业主提供的资料初步梳理统计,目前前滩板块已划入学区约为4000多户,截至华二前滩发布新政之日,已交房且人户一致的小区户数约为3000多户。 “如果后面810户明年再划进学区,那就是影响约5000户家庭,”有家长这样说,“据我了解,未来还有千套待售房源。” “提示:根据户籍信息摸底统计,今年本校对口招生地段内户籍适龄儿童人数已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华二前滩招生告示中称。 中原地产资深市场分析师卢文曦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根据以往情况判断, ‘学区房’对应的学校都有承受上限,比如一个学校每个年级只能承载150个学生。学校会根据街道里情况进行排摸和调整,如果片区内学生数量变动不大,按原先政策可以容纳那么多学生,那么政策可能就不调整了。但是短期片区内有大量房屋买卖,迁入大量学生,超过了其承受能力,那么招生政策会做调整。” 有业主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我们问学校,第二档父母产证的难道因为你们政策变化,我们就要还几百万贷款,花几十万税费么?学校回复:‘学校没让你们去加名字啊’。” 专家:警惕投资学区房风险 北京炜衡(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鞠秦仪律师分析认为,相关政府部门依职权调整辖区内入学政策本身无可厚非,但像“学区房”这种政策牵一发而动全身,本身即属于影响诸多人重大利益的事项,还是要采取审慎的态度,在决策程序上广泛听取意见,尊重和保护民众的“信赖利益”,尽力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长期性,避免落入“朝令夕改”的窠臼,给民众带来“不安”。即使政策不得不改,也要尽量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做好相应前后衔接的工作安排。 卢文曦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说,投资学区房存在风险,因为买家无法确定自己能否划分在对口学校内。划出对口范围也很正常。更何况最近几年学区热,一些学校要求户口迁入1-3年不等,本身就有很长的时间跨度。这段时间里的变化根本无法预测。 “经过此事件,家长们也会更加冷静。”卢文曦认为。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学区房确实是当前住房方面的一个大问题,尤其是看重学区资源,最后发现拿不到学区资源;或者是读了一个好学区,最后发现教学资源不怎么样。这些问题都会使业主发愁。风波背后,其实还是学区方面需要继续严管,防范炒作,同时需要端正教育观念。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