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养老护理员缺口约1000万人,破解供需“剪刀差”,仁济医院南院牵手闵行区在上海率先试点“养老护理员规范化等级培训”
摄影/日升
■首席记者 唐闻佳 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我们的养老怎么办?实现“老有善养”,当前又可以做什么? 从闵行区传出的一则新动向,给人带来信心:如何给卧床老人翻身,如何预防老年压疮的发生……这些养老护理操作,如今有规范的等级培训了。近日,闵行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携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在上海市率先试点养老护理员规范化培训,首批6家医疗单位被授予“养老护理员规范化培训基地”。 在我国2.41亿老年人口中,失能和半失能的老人约5000万人,而取得护理员资格证的仅30万人。有预测显示,国内养老护理员缺口数量目前在1000万人左右。 从当前养老护理供需的“剪刀差”观察闵行区此次启动的创新培训模式,业内认为,这一举措在有力提升养老服务职业培训体系的同时,还将进一步推进养老护理员分层级培训、分能级使用收费标准建设——随着后几道“锁”逐一被解开,多样化的养老需求有望得到更好满足。 现有养老体系“家底”不厚怎么办?探新路! 养老护理被视为“银发经济”最旺需求,但供需间的缺口巨大,成为近年来国内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异常突出的矛盾。 现有养老体系“家底”不厚,这个问题也困扰着闵行区。据闵行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杭文权介绍,截至去年底,闵行全区总人口240多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达46万多,其中户籍人口约36万人;区内共建成养老机构64家,养老床位总计14418张,而全区养老机构从业人员仅3206人,其中养老护理员1640人,55.8%的养老护理员已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打造并完善“医院—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体系,迫切需要探索一条“新路”。 在原有养老服务人才储备和激励机制建设基础上,闵行区在全市率先启动新一轮“养老护理员规范化培训(试点)”:以仁济医院南院为牵头单位,试点探索养老护理员规范化培养的新模式,目标是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康养护”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闵行区浦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首批培训基地之一,该中心党委书记吴慧超告诉记者,除了自家医院的护理员将获得规范化培训,这家社区医院也将成为院外养老护理员的实训基地。 “院外养老护理员的培训需求,其实是非常大的。”吴慧超注意到,该中心在院床位的主要功能就是用于老年护理。与二、三级医院对老年群体以治疗性护理为主不同,住进社区医院的老人主要是慢性病并发症后的各类康复。因此,他们的住院时间相对较长,这间接又导致其他老人“住不进来”,好的养老床位“一床难求”就是这个原因。 社区医院床位周转有周期,养老院老人又不太愿意去,导致的结果就是:大量老人处于居家养老状态。因此,“居家护理”已成为最需要养老护理员的一片天地。并且,这种需求随着长护险在上海的推开,已呈快速增长趋势。 高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亟需高品质护理 吴慧超还注意到,现有的养老护理员在专业技能上也迫切需要规范培训。这是因为,在社区医院,入住的老人中八九十岁高龄的不稀奇,甚至还有百岁老人。“岁数上去后,他们往往不是生一种病,而是会各种慢性病夹杂,包括慢性肾病、脑梗、糖尿病、高血压等。所以,无论是住院护理,还是居家养老的老人,对高品质护理的需求同样迫切。” 此次授牌仪式上,仁济医院南院就与福寿康(上海)医疗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约定深化推进高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医院—社区—家庭”模式建设,助力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建设。福寿康是本市最早开展长护险服务、且目前服务老年人数最多的机构。 本次授牌仪式上,《养老护理员规范化培训简明教程》同期发布。这意味着,闵行这一养老护理员规范化培训试点将有师资、有教材、有教学计划。未来,闵行区卫健委将组织专家对学员进行统一考核,对考核合格者颁发闵行区养老护理员职业规范化培训等级证书。 让养老护理员“吃香”,待遇“真香” “我们希望通过项目实施,率先使试点单位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合格率达90%、持证上岗率100%,同时推进养老护理员分层级使用,提高养老护理员收入水平,使养老护理真正体现专业价值。”仁济医院南院常务副院长李劲教授介绍,在区卫健委指导下,该院牵头构建区域标准化养老护理员规范化培训,将在致力于对养老护理员进行分层级培训的同时,率先探索明码标价、分层级使用的机制,推动养老护理员职业化教育培训和薪酬体系同步建设,助力养老事业真正朝着规范、专业化方向发展。 在吴慧超看来,这一培训试点对“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意义非凡。“这本就是一份有意义的工作,未来也会有很好的职业前景。以目前长护险的养老护理员为例,做得出色的,月薪七八千元不稀奇。”吴慧超直言,随着等级培训与薪酬体系同步推进,养老护理员的未来不仅会“吃香”,薪酬也会“真香”,希望以此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这个行业。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