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消防刚刚消息,消防员在泉州坍塌酒店现场发现此前报道被困两天的母子。今晚23时07分左右,小男孩被救出;随后,其母亲也被救出。而现场还传来消息,男孩母亲被救出时,说:“里面还有一个人,约20岁”,消防队员正全力搜救。 此外,9日晚,泉州市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召开记者会,通报鲤城欣佳酒店楼体坍塌事故有关处置工作进展情况。 救援工作情况 一、目前基本情况 3月7日19时17分,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全支队快速反应,19时33分第一批救援力量到场。随后动员全支队力量赶赴现场。省消防救援总队及时启动跨区域增援,全面开展救援行动。在应急管理部、省市各级领导的亲自指挥下,截至3月9日20:00,现场搜救出受困人员52人,死亡13(其中11人救出时无生命体征,2人送医抢救无效死亡),正在搜救的还有19人。 二、救援开展情况 (一)迅速调集足够力量。警情就是命令。我支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调派67部消防车、402名指战员和2支重型救援队到场施救。省消防救援总队第一时间调集福州、厦门、漳州、莆田、龙岩等9个支队3支重型救援队、6支轻型救援队、103部消防车跨区域增援处置。省消防救援总队长、各支队支队长亲自带队,快速到场处置指挥。救援现场第一时间搭建通信指挥部,实现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省消防救援总队的可视化会商和调度指挥,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 (二)多方合力,精准定位。在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付建华、消防救援局副局长魏捍东以及救援专家组成的工作组的坚强领导和直接指挥下,本着“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原则,全力施救。一是会同公安、卫健部门对建筑内隔离人员、散客、工作人员统计核算,逐层楼、逐房间分析确认人员可能位置,画出被困人员分布图。二是会同公安技侦部门、手机运行商对救援现场手机进行搜寻定位。三是消防指战员成立搜救小组,利用搜救犬、雷达、蛇眼生命探测仪等搜救设备,全面搜寻,相互印证,反复侦察,确保精准度。 (三)分片划区,全力施救。针对被困人员多、现场情况复杂的实际,迅速将现场划分为“核心作业、器材装备、作战指挥、备勤待命、人员休息、勤务保障、车辆停靠、外围警戒、人装洗消”等功能区域。将作业面分为多个作业区,密切配合,高效运转,全力救援。按照“由表及里、先易后难”的顺序,综合采用凿岩机破拆、气垫顶撑、液压剪扩等方式破拆大型厚重构件,采取无齿锯切割、破拆锤凿击、撬棍扩张等技术手段清理轻薄简易构件,多点作业、逐步推进、有序轮换,保持救援行动不间断。对救援难度大、需要长时间救助的被困人员,会同现场医护人员做好体征评估和生命支持,全力以赴营救。同时,前沿指挥部落实“明确信号发布、设定撤离路线、部署示警哨位、消除环境隐患”等安全措施,严防作战伤亡。 (四)全力攻坚,科学施救。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救援工作由浅层向深层推进,救援环境、救援条件和救援难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救援任务进入攻坚期,我们在现场指挥部的科学指挥下,既要精准定位被困者,全力施救,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又要最大限度避免被困人员受到二次伤害。我们的救援工作每推进一尺,都要破除大量墙体、楼板,剪断大量的钢筋、钢梁,又要清理大量的重物、杂物,还要时刻冒着钢结构二次坍塌的风险,难度可想而知。截止目前,救援工作已过去将近50小时,但我们的消防指战员一刻也没有停歇过,始终奋战在抢险救援第一线。 下一步,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在各方力量的配合下,全体消防指战员将持续不眠不休,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不抛弃、不放弃,全力解救被困者。 救治工作情况 在市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领导和省卫健委指导下,泉州市第一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泉州市中医院4家救治医院与国家级、省级医疗救治专家密切对接、通力协作,医疗救治有序有效进行。 收治情况:截止3月9日20:00,共收治48名伤员(包括自行逃生者8人)。目前在医院救治46名,其中泉州市第一医院14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3名、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5名、泉州市中医院14名。 救治情况:医疗组会商省卫健委后,将42名国家级专家、省级专家分6个指导组,每天上午、下午两次参与病区查房,对多发伤病人逐一进行三级多学科联合会诊,针对性研究分析。充分考虑挤压伤可能出现迟发性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各救治医院选派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密切观察、监护,视情况进行即时评估和相应医疗干预。 通过组织专业护理员陪护,提供营养膳食,心理医师疏导干预,伤者基本生活得到良好保障。 2名危重伤员,1名因肝破裂、呼吸衰竭,另一名因全身挤压综合征、骨盆多发骨折、肾功能衰竭,经国家、省、市专家全力抢救无效,分别于3月8日上午、3月9日凌晨死亡。 4名重伤员,其中一名诊断为重型颅脑外伤、血气胸;一名诊断为挤压综合征、急性肾衰竭、失血性休克、骨盆骨折,正在积极救治。另两名重伤员,生命体征平稳。 其他42名伤者,主要为四肢骨折、软组织挫裂伤、头部外伤、胸部挤压伤等,均得到及时医疗救治,目前伤情稳定,有的已基本愈好。 9日下午,经国家、省级专家评估,8名轻伤者达到出院条件,拟明天办理出院手续,其中泉州市第一医院4名、泉州市中医院4名。 目前,事故现场仍派驻20名骨科、急诊等多学科专业急救人员,保障现场救援、院前转运等工作。 阶段性善后工作情况 一、善后工作情况 善后工作组按照“从紧从快、有理有序”的原则,目前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全力摸排人员。第一时间将全部被困人员,分8个组由8个街道一对一摸排人员信息、联系家属亲属。截至目前,所有被困人员身份信息全部摸排清楚,并与其家属亲属取得联系,掌握家属基本情况、当前状况等基本信息,为下一步善后工作做好准备。 2.全程服务保障。由市、区、街道三级组成善后工作小分队,分户按人点对点全程服务保障,迅速开展沟通安抚、食宿接待、心理疏导等工作,同步做好疫情防护工作。一是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提前与伤亡人员家属联系、对接,告知伤情和安置、治疗情况等,及已落实的“一对一”服务保障措施、有关疫情防控政策要求(比如,来自湖北、武汉等疫情重点地区的人员,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等),做好解释、安抚等工作,并尽量劝导其鉴于当前疫情暂缓来泉。二是对拟来泉的家属,提前了解、对接来泉方式、行程安排、抵泉时间等,并告知我区“一对一”的接待服务安排,提醒来泉家属不宜超过3人。三是对从重点地区来泉家属,安排8个集中接待点,采取最严格的防护措施,提供保障口罩等防护必须品。在服务好家属吃、住等生活必需基础上,对亲属提出的各类合理诉求尽量满足。比如家属有探视要求的,依托区政府派驻各定点收治医院的医护人员,通过手机视频连线、微信等方式向家属报平安,尽可能给予最大限度人文关怀。四是组织志愿者、心理医生对伤员及被困人员家属开展心理疏导。五是做好遇难者遗体保存工作,劝导其家属待疫情防控更加稳定后,再来商谈补偿等善后事宜。 截至今天18点,对已在泉州的19户54位亲属,我们分别安置在8个住宿场所,各街道分片包干服务,按照遇难、待救援、重伤人员每户家属配备3名精干力量,轻伤人员每户家属配备1-2人的比例,第一时间做好伤亡人员本人及亲属的信息了解登记,迅速开展沟通安抚及食宿接待保障工作。 3.全面会商补偿。昨天上午市里就组织人社、司法等相关部门会商善后补偿及相关救助政策。目前,拟从工伤保险赔偿和人身意外伤害补偿等方面给予后续补偿。下一步,善后处置组将按照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对补偿方案做进一步细化,做到依法依规、公开公平对待每一位伤亡者及其家属,最大限度保障伤亡人员及家属权益。 二、鲤城区有关工作开展情况 事故发生后,我们的心情非常沉重,在此,我代表鲤城区委区政府向事故中不幸遇难者表示沉痛的哀悼,向遇难者家属表示最深切的慰问。按照时间就是生命的要求,区委区政府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全面调度、全员发动、全力以赴开展各项应急处置工作。 1.组织保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救援工作,全面向上级请求调动消防、医院等方面力量参加救治。市区两级联合成立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救援、医疗、善后、事故调查等工作组,全力以赴搜救被困人员,全力救治受伤人员。 2.搜救保障。在上级调度、调派、指挥下,出动7支重型救援队、6支轻型救援队,以及吊车、起重机、挖掘机等应急救援车辆43部,电力、通讯保障车辆37部,现场有1000多名消防、武警、医务及其他救援人员和后勤保障工作人员展开全方位搜救。同时,加强现场秩序管控,疏散聚集围观群众,并对周边道路进行警戒、交通管制,为伤员让出生命通道,防止发生次生伤害。 3.救治保障。医疗救治队伍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第一时间将救出的伤员就近送到市第一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市中医院、910医院等救治。协调各医院开辟伤员救治绿色通道,全力做好对事故受伤人员的救治和康复工作。 4.防护保障。事故设立现场医疗急救站、临时救护点,现场提供医疗保障服务,控制传染病源传播,负责临时救护场所的卫生、防疫和消毒,保障现场伤员、应急救援人员及周边群众的卫生安全。全体参战消防救援人员全程佩戴口罩、护目镜、手套,划定警戒区域,严格落实各项防疫安全措施,确保处置行动规范、安全、高效。 5.社会保障。事故发生后,全区广大人民群众及周边居民群众、外来员工、社会工作者等爱心人士第一时间到现场帮助做好餐饮、卫生保洁和人员引导等自愿工作,投入了1000多名志愿者和数万人次社会群众服务,传承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传统美德,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良好保障。 今天上午,我区召开安全生产紧急会议,传达中央、省、市各级领导重要批示指示精神,部署覆盖全区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对建筑工地安全及工商贸企业复工复产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展全面严格排查整治。要求各级各部门深刻反思反省,正视存在问题,真正吸取安全事故教训,紧盯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盯紧看牢关键环节、重大风险,对重大事故隐患“零容忍”,对存在事故隐患不整改的行为“零容忍”,下大力气整改一批隐患问题。 下一步的救治和善后工作,我们将继续与时间赛跑,尽最大限度减小受伤人员的身心伤害和遇难者家属的心理创伤。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