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会同国家在沪金融管理部门共同召开新闻通气会,宣传介绍《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新闻通气会上,陆家嘴金融科技展示中心正式揭牌,蚂蚁金服宣布将于4月在沪举办全球金融科技峰会——“Inclusion·外滩大会”,积极助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 一、《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 2019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上海将建成包括金融科技中心在内的“六大中心”,并将以金融科技为新动力加快形成支撑有力的创新体系。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进一步从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层面对金融科技发展工作做出了总体部署。 建设上海金融科技中心是新时代深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新内涵,是贯彻国家战略、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联动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为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落实国家关于金融科技的顶层设计,前期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订了《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实施方案》,1月8日已由上海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 二、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的优势和基础 上海金融中心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已连续三期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中位列第五。2019年前三季度,上海实现金融业增加值4670.5亿元,占全国金融业增加值的8.2%,居全国之首。上海金融市场体系齐备,集聚了股票、债券、期货、货币、票据、外汇、黄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要素市场,2019年金融市场交易额达1933万亿元。上海拥有各类中外资持牌金融机构1646家,其中外资机构约占1/3,是国内金融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上海科技要素和高科技企业集聚,科技人才和科技创新成果丰富,拥有张江、紫竹、临港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园区,并加快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联动发展,吸引了支付宝、建信金科、金融壹账通等一批重要的金融科技企业落沪,已具备成为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实力。 上海拥有中央交付三项重大任务的新机遇,将为完善长三角监管金融科技协同,加强监管科技在科创板上市审核中的应用,以及发挥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先行先试优势,探索开展金融科技监管创新试点等提供支撑。同时,上海作为全国首批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城市,已获批在提升信息技术安全应用水平、推动金融与民生服务系统互联互通、增强金融惠民服务能力、加强监管科技应用等四大方面开展23项金融科技应用试点。 上海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良好,设有全国唯一的金融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三家知识产权法院之一。司法部门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将为金融科技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坚实保障。上海国际集团联合相关金融要素市场、金融机构和高校等单位,倡议设立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致力于推动金融科技领域的合作与资源共享。同时,上海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已经形成营商环境3.0版改革方案。 三、《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立足于上海雄厚的金融和科技实力,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契机,提出力争用5年时间,将上海打造成为金融科技的技术研发高地、创新应用高地、产业集聚高地、人才汇集高地、标准形成高地和监管创新试验区,将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的总体目标。 《实施方案》牢牢把握金融科技发展新趋势,积极抢占金融科技发展制高点,从五个方面,提出了25条创新务实的工作举措,可以归纳为“五个全”。 一是全速推进金融科技关键技术研发。积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兴技术深入研发攻关,推动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融合发展。深化芯片、算法、云计算等基础技术攻关,提升金融创新的基础技术支撑能力。统筹布局安全、稳定、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积极争取国家级金融科技重大项目和平台在沪落地。 二是全面提升金融科技应用水平。提高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民生领域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深化金融市场科技应用,不断优化各类支付结算服务,着力推动智慧银行建设,大力发展智能投资管理服务,深入推进保险产品服务创新,利用科技创新进一步丰富金融供给,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三是全要素促进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大力吸引金融机构和大型科技企业在沪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金融科技研发中心、开放式创新平台,加快形成金融科技企业集群。培养引进金融科技高端人才,对注册在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金融科技企业,经相关部门推荐后纳入人才引进重点机构,其紧缺急需人才符合条件的可直接落户,其境外高端、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部分给予补贴。优化本市“两城、一带、一港”金融科技战略空间布局,形成点上引领突破,由点及面、联动发展的上海金融科技产业集聚态势。(“两城”是指分别依托陆家嘴金融城和张江科学城建设的金融科技应用示范城和核心技术创新城。“一带”是指依托杨浦滨江、北外滩、外滩金融集聚带、徐汇滨江建设的金融科技应用示范带。“一港”是指依托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设的金融科技创新试验港) 四是全力推进金融科技监管创新试点。积极探索金融科技监管创新,支持人民银行在上海组织开展提高支付结算监管能力的试点。进一步完善长三角监管协同,推动长三角地区金融科技监管信息共享。建立金融科技风险防范机制,在上海设立中国金融市场交易报告库。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建立健全适应金融科技发展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五是全方位营造一流金融科技发展环境。打响上海金融科技国际化品牌,每年在沪举办全球金融科技峰会和展会,在陆家嘴金融城设立金融科技展示平台。在“上海金融创新奖”中增设“金融科技类”项目评选。推进跨部门数据共享,依法有序丰富金融科技数据资源。打造多层次融资服务体系,探索设立长三角金融科技指数ETF产品。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科技企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金融科技人才的支持,鼓励金融科技人才申报本市各类人才计划。营造公平竞争、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为新兴金融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四、国家在沪金融管理部门工作举措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介绍,2017年人民银行总行成立金融科技委员会,加强金融科技研究规划与统筹协调。2019年,易纲行长在陆家嘴论坛上明确宣布要把上海建成金融科技中心。上海金融要素齐全、对外开放程度高,具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专业的资源对接平台,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在去年10月印发了《关于促进金融科技发展 支持上海建设金融科技中心的指导意见》,提出了40项指导意见,旨在充分发挥上海金融和科技资源优势,深度激发金融科技发展活力,提升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目前,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与市金融局已经形成双牵头的工作机制,正按照人民银行等六部委的批复,在上海开展提升信息技术安全应用水平、推动金融与民生服务系统互联互通、促进跨行业数据资源融合应用、强化监管科技应用等四大方面23个金融科技应用试点项目。下一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将与相关部门、广大金融机构一道,共同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金融科技健康发展,助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 上海银保监局介绍,近几年来上海银行保险机构持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科技手段,改进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不断为业务赋能。一是建立适应金融科技发展的组织架构、激励机制和经营模式。二是加大人员资金投入,做好相关技术、数据和人才储备。三是开展金融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四是聚焦重点领域,加大金融科技运用。五是推动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有序开展科技创新能力输出。下一步,上海银保监局将围绕《实施方案》的部署,指导和支持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持续提升金融科技应用水平,并将更多金融科技运用到日常监管当中,不断增强防控金融风险的能力。 上海证监局介绍,证券监管部门始终把信息技术在行业的安全规范应用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近期中国证监会先后发布了《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信息技术管理办法》《证券期货业软件测试规范》《证券期货业数据模型》等一系列法规和标准规范,为证券基金期货行业金融科技应用和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上海辖区证券基金期货行业坚持拓展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科技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业务拓展能力,改善客户体验。下一步,上海证监局将按照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立足辖区实际,鼓励和推动辖区证券基金期货行业积极参与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 五、设立金融科技展示平台 陆家嘴金融城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已经培育和集聚起一批金融科技领域的优秀企业。陆家嘴金融城正在对标世界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积极打造全球最佳金融科技生态圈,建设金融科技集聚平台、应用场景创新平台和对外展示平台。 今天揭牌的陆家嘴金融科技展示中心将包括四块领域:一是陆家嘴金融城展示厅主要展示本市金融科技整体发展情况;二是金融科技企业展示厅将联合数家知名金融科技公司,集中展示金融科技的最新成果;三是金融科技互动体验厅将通过3D、VR等最新科技手段,让参观者直接体验到金融科技为资产交易、金融服务、政务服务、交通出行、医疗民生等领域带来的便利和进步;四是金融与科技创客厅主要用于企业金融科技产品发布、投融资对接、金融科技交流论坛等活动,促进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创投机构、服务机构的交流合作。 六、“Inclusion·外滩大会” 为不断扩大上海在全球金融科技领域影响力、号召力,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上海将积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推动蚂蚁金服、支付宝等每年在沪举办全球性金融科技峰会——“Inclusion·外滩大会”,发布金融科技前沿技术的最新成果,吸引金融科技企业和人才来沪集聚,并与“陆家嘴论坛”、“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共同形成上海的“城市名片”。 首届“Inclusion·外滩大会”将于今年4月在沪举办,会议规模预计近3万人,大会将由1场主论坛、16场主题峰会、70余场分论坛、金融科技企业展、科技音乐节、国际赛艇挑战赛等组成。目前已初步确认来自多个国际组织和全球性金融机构的重要嘉宾将出席此次峰会。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