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香港經濟這些年,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呢?

时间:2019-07-16来源:老兵謓敢说 作者:盧克文 点击:
壹、誰都不曾想到,到了2019年,我們印象中的美好香港,變成了另外一個樣子。 我們都曾經那麼熱愛香港,那些讓人仰望的傳奇富商,燦如煙火的港星,天馬行空的音樂、電影、武俠小說,美麗的維港和相容並包的美食,在我小時候,親友們能去一次香港,都會引以為
 

壹、誰都不曾想到,到了2019年,我們印象中的美好香港,變成了另外一個樣子。
我們都曾經那麼熱愛香港,那些讓人仰望的傳奇富商,燦如煙火的港星,天馬行空的音樂、電影、武俠小說,美麗的維港和相容並包的美食,在我小時候,親友們能去一次香港,都會引以為榮,吹牛大會能持續一周,遭致周圍人或羨或恨的目光。
而今天,香港完全變了。
在香港持續燥動的背後,稟著本公眾號“萬物根源皆經濟”的原則,我們來冷靜剖析一下香港經濟,理一理香港的脈絡,看看到底是哪裡出現了問題。
因為只有坦然面對問題,才能順利解決問題。
許多人沒有留意到,2019年第一季度,香港的GDP增長率僅僅為0.5%,這一季度,深圳增長率為7.6%,上海增長率為5.7%,北京增長率為6.4%,廣州增長率為7.5%。
中國一線城市全部在穩定增長,只有香港突然掉隊了。
其實香港在2018年就開始呈現嚴重下滑的態勢,2018年第一季度香港經濟實際增速還高達4.7%,第二季度降到3.5%,第三季度下降到2.9%,到第四季度則下降到了1.3%。
到了2019年第一季度,香港經濟終於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經濟情況越來越糟糕,當存量固定,增量又枯竭時,香港暴露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多。
關於2018年第四季度香港經濟增速突然下滑到1.3%的原因,花旗銀行發佈了一道萬金油式的理論:股市下挫、房地產疲軟、企業減少了庫存......
這是投行們“永遠沒有漏洞,萬物可以套用”的場面話,因為照常理,2019年第一季度GDP增速又會推高,可是2019年第一季度,增速居然如此難看。
難看的不僅僅是香港,難看的還有韓國。
2019年第一季度,韓國的經濟增長率也摔到了1.8%,2018年韓國就開始不妙了,全年經濟增長率是2.7%,最近六年最低。
其實韓國在第三季度時就摔到了2%,文在寅政府及時出手,增加政府支出,推動了建築和資本投資的增長,使第四季度重回3.1%,但雞血一打完,經濟馬上被打回原形,2019年第一季度變成了這個鬼樣子。
韓國經濟因其出口商品從石化產品到電子產品多種多樣,且與美國、中國、日本等國貿易聯繫相當密切,號稱“世界經濟的金絲雀,是最能反應全球經濟變化的資料。
為什麼2019年第一季度,韓國和香港都跌得這麼慘呢?
其背後的最大原因,就是2018年第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創下十年來的最低值,僅為6.4%(對中國來說是僅為,對其他國家這已經是夢幻資料了)。
韓國的半導體主要出口到中國,中國經濟增速下滑,使韓國的半導體出口量同比下降8.3%,而香港同樣受到巨大影響,一季度貨物出口總額與上年同期下降了4.2%;進口商品總額與上年同期相比也下降了4.6%。
因為中美貿易戰波及全球,投資也大幅下降,一季度香港的固定資本形成總額,與上年同期比較實際降低了7.0%,與去年第四季相比則下降了5.8%。
中國大陸就像一個大BOSS,不斷給韓國和香港經濟投食輸血,當大陸稍一感冒,韓國和香港就重症纏身。
香港經濟發展率本來就趕不上北上廣深,現在摔得這麼慘,很有可能被北上廣深四城遠遠甩在後面。
繼2018年深圳GDP超越香港後,2019年廣州GDP也將超越香港,香港總GDP在全中國現在只能排在第五位。
1997年香港回歸時,香港1773億美元GDP占大陸的18.6%,而2018年香3630億美元GDP,僅占大陸的2.66%。
香港經濟這些年,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呢?
如果要簡單一句話說明,那就是香港走向了壟斷資本主義的巔峰。
整個香港都已經被大資本家壟斷了財源,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香港本地生產總值(GDP)的預測,中國內地前十大億萬富翁的淨資產總和占GDP的1.4%。印度這一比率是5.2%。歐洲這一比率最高的是瑞典為25%(瑞典也很嚴重);其次是瑞士,為9.2%;緊接著的是俄羅斯,8.8%。
而香港最富有的10個人的資產竟占GDP總額的35%!這是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可怕數字,超過了全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
發展到巔峰的壟斷資本主義在製造大富翁的同時,也在製造大量貧窮人口,根據香港特區政府2018年11月發佈的資料,香港720萬人口中,大約有101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香港因此在全球貧富不均排行榜上排在了第12位。(香港貧窮線標準是1人月收入低於4000元港幣,2人家庭低於9800元,3人家庭低於15000元,4人家庭低於19900元,香港物價高昂,4人家庭2萬港幣確實活得很艱難)
香港的貧困率是14.7%,2017基尼係數是0.539------而1971年時,香港基尼係數還只有0.43,發達國家裡,美國的基尼係數是0.41,歐洲發達國家的基尼係數則是在0.24到0.36之間。
聯合國的基尼係數警戒線是0.6,香港正在無限逼近這個數。香港現在是全球發達經濟體中貧富差距最大的地區。
香港大學的指標顯示,香港的生活品質自2007年以來也在不斷下滑。該指標統計了從空氣品質到預期壽命在內的21個標準。其中,衡量房價可負擔性的指標大幅下降,香港的房價瘋狂上漲,遠超過了租金和薪資的增長速度。
香港現在的房價,已經是全球第一高了。
房價,正是綁架香港經濟,吸食香港民脂民膏最重要手段。




2017年1月,彭博億萬富豪指數公佈了全球500富豪榜,超過一半上榜的香港富豪全來自地產,這12個地產大亨身家高達1190億美元(約9282億港幣),冠絕全球。
美國人口是香港的40倍,但入榜的13位地產大亨身價僅780億美元(約6085億港幣),排名第二。排名第三的中國內地4位地產商上榜,總資產500億美元(約2423億港幣)。
換句話說,當世兩大國,美國和中國內地地產富豪總資產數加起來,也不過略微超過香港!
只有讀到這些登峰造極的資料,你才會明白香港經濟的情況有多嚴重。如果你覺得這些資料太宏觀,不夠增加你的感性認識,那麼下面我們來細細分解一下這些地產商有多牛逼。
《福布斯》2018年香港富豪榜排名裡,我們來看看有多少房地產商:
前十大富豪裡,李嘉誠、李兆基、郭炳江兄弟、劉鑾雄、吳光正、郭炳湘全是大地產商,只有呂志和是博彩業(其實也做地產),李月華是金融業(澳門賭場世家出身),楊建文、林惠英夫婦主業是蘋果手機產業鏈條上的電子防護屏,蔡崇信是背靠大陸的阿裡巴巴。
前十大富豪裡,嚴格來說,只有楊建文、林惠英夫婦是在做實業,70%在做房地產,還有一個背靠澳門賭場做金融,一個背靠大陸的阿裡巴巴做電子商務。
當我們把這份名單拉長到前50名時,神奇的事情出現了,香港前50大富豪裡,有24個在做房地產,後面還有蔡志明、潘蘇通、羅家寶、李德義、梁紹鴻、李思廉、湯慧靄、方潤華、柯為湘、羅康瑞、譚慶芬、陳慧慧、鄧成波、楊受成、胡應湘、鄭家純、羅嘉瑞虎視眈眈地盯著李嘉誠的地產寶座。
香港50%的頂級富豪在做房地產,經濟竟畸型到如此田地。
這些地產商年齡最小的54歲,最大的93歲,平均年齡70多歲,換句話說,這些人吃盡了年代的紅利,最早買下香港的地皮、房屋,然後趴在上面無窮無盡地吸血。
你以為吸血的只是地產這麼簡單嗎?
太天真了。
當大地產商從房屋土地賺到花不完的錢之後,他們燒得慌,開始買買買。
比如李嘉誠,靠著房地產打下的根基,旗下業務已包括港口、電訊、酒店、製造、零售等多個領域,做為一個香港人,如果你住在長實旗下的住宅,每月要把一半的收入拿去交房貸,家裡的電話網絡是李家和記黃埔的,看電視和聽電臺是他兒子李澤楷電信盈科的,你要下樓買個東西,不好意思,買菜的百佳超市是李家的,買生活用品的屈臣氏還是李家的。
每一個香港人,呼吸間都活在大地產商的商業生態包圍圈裡。
而他們似乎渾然不覺。
要把香港的房價打下來很容易,董建華的8萬5計畫差點就成功了,不過大房地產商只要一煽動民眾,那些買了房利益受損的香港人就上街喊口號,逼迫董建華下臺。
我房子22萬一平,身家分分鐘幾千萬港幣,多一套房就可以騎在東南亞人民頭上吃喝拉撒,你董建華把他砍掉一半,當然要跟你玩命啊。
新界還有大把土地是可以開發的,但是房地產商圈養的惡狗般的環保組織,總是會在新開發土地規劃時撲出來咬人,每一個買了房的香港人,也會為房地產商的既得利益搖旗呐喊。
香港的買樓負擔連續7年全球第一,樓價就如同一台瘋狂的抽水機,抽走了一個家庭的大部分積蓄,使得一般家庭難以有所儲蓄。
房地產所形成的壟斷,吞食著其他行業的生存空間,吸食了香港的經濟紅利,並使生活成本越來越高,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香港最貧窮10%家庭月收入為2560港幣,家庭住戶月收入在15000港幣以下的占全港人數的36.4%,,P。
這就是我前面所說的:香港走向了世界經濟史上,壟斷資本主義的巔峰。
貳、香港有四大產業,分別是金融服務、貿易及物流、旅遊、專業服務及工商業支援服務,這四大產業創造了香港約177萬個就業崗位,是香港經濟動力核心所在。
其中貿易與物流是第一大產業,占21.6%,吸收了香港約25%的就業人口,貿易有6成多是內陸採購貨物再經香港轉往第三地,而物流也主要依賴內地,內地輸港總額物流排在第一位---所以中美貿易一開打,香港馬上受損。
金融業是第二大產業,以銀行業為主,只占全港就業總人數的5.5%,但創造了約17.7%的GDP,香港金融業非常特殊,是人民幣重要的離岸市場,其他城市暫無法替代。金融服務其他還有保險、證券經紀、資產管理、融資租賃和投控等專業服務及工商業支援服務是第三大產業,占GDP的12.5%,前景尚好,主要為內地企業走出去和海外企業拓展內地市場提供平臺。
旅遊業是第四大產業,占GDP的4.7%,每年創造的新職位數目最多,但旅遊是低端技術行業,收入相對其他行業偏低,目前正承受接待旅客能力有限以及過度依賴內地旅客的問題。
內地總是流傳著“香港洗碗都能掙2萬一月”,實際上根據香港政府2017資料,香港人均收入的中位數是1.5萬港幣,即月收入超過1.5萬,就超過了一半香港人的收入,如果月收入超過3萬港幣,就已經進入了全港20%高薪人口,到塔尖的跳躍會越來越難,進入全港10%高收入人群需要年收入超過100萬港幣。
2015年八大畢業生平均入職月薪為1.34萬至2.19萬元,數位包括醫科、教師等專業,八大結業剛 就業時,就能達到或超過香港收入的中位數。
現時全港月收入4萬至5.99萬元的總人數達24.8萬人,在全港打工人數中排前14%,有23.1萬人月收入6萬元以上,是全港月收入最高的6.8%,每月家庭收入4萬元以上,即一對夫婦各月入2萬元計算,則其收入已是全港最高的3成,不過全港有一半家庭收入不足2.49萬元。
香港人看起來收入高,但獲得感並不高,主要還是因為房價太高,香港人經過房地產商多年洗腦,甘於全家三四口人居住在30多平米的屋子裡(好壓抑),截至2017年,香港有44.8%的人口居住在由政府提供的公營永久性房屋中,29.1%的人口則租住房屋。
而政府已經拿房地產毫無辦法了,連政府也被房地產綁架了。
地價收入長期占香港政府財收入的20%,2019--2020財年,香港政府預計地價收入1430億港元,占政府預算總收入的23%。
明面上是四大產業,實際上,四大產業的利潤,最後都會流向房地產。
房地產,是香港人最後命運的歸宿。
叁、2018年香港3630億美元GDP裡,主要是靠四大產業的增長。
但現在,危機開始浮現。
香港海運受到珠江三角洲內鄰近港口的激烈競爭,2013年就被深圳超越,失去全球第三大最繁忙貨櫃港口地位,2018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戰,又重挫香港和內地深度綁定的貿易和物流行業,才導致2019年第一季度香港經濟的重大危機。
只有香港的金融業,在內地一步步開放資本賬和國內的資本市場,以及其異常特殊的國際地位,還能看到一定的機遇。
被房地產深度吸食的香港人民,從沒有向問題的根源開過火,香港偏向於“兩制”而少於“一國”的治港方略,使大多數香港民眾還活在殖民地思維裡。
於是他們,反而將矛頭對錯了方向。
肆、香港不僅僅是經濟問題,還有非常非常嚴重的間諜問題。
香港和里斯本,卡薩布蘭卡並稱為世界三大間諜之都。
因為香港對100多個國家或地區免簽,又沒有間諜罪,從事間諜活動根本不違法,間諜被抓後沒有任何法律依據判刑,連驅逐出境都可以打官司拖個幾年。
1955年,周總理率中國代表團從香港乘機前往印尼參加萬隆會議,臺灣間諜用50萬港幣買通香港啟德機場清潔員,在周總理原定搭乘的“喀什米爾公主號”右翼輪艙處安放了由美國CIA提供的定時炸彈,由於總理臨時改變路線,飛機起飛後在印尼海岸線爆炸,機上16人遇難。(可查閱百度百科:喀什米爾公主號事件)
美國CIA長期在香港安置眼線,為各個反華機構提供現金和技術資助,並策反許多重要崗位在職人員,其中CIA重要眼線香港中聯辦秘書長蔡小洪2003年被發現,其20年內不斷向CIA提供重要情報,中英談判時為英國提供大量情報,使中方談判及為被動,雖然當然就知道有內鬼,但沒有想到20年後才將他抓獲。
1997年香港回歸時,駐港部隊接收添馬艦基地的威爾士親王大廈,也發現到處被英美情報機構到處安置了竊聽器,牆壁裡,地板下,衛生間的馬桶旁都有竊聽器材,由於竊聽器實在太多,回歸後這座大樓乾脆被棄之不用。
香港主要是英美兩國的間諜狂歡之都,法國、俄羅斯在這裡安放的間諜較少,對香港間諜之戰,主要就是對CIA和英國情報機構之戰。
我國也在香港對CIA進行過一次反擊,斯諾登當年猛爆美國醜事時,美國政府意圖將他殺之後快,後我方讓斯諾登來到香港,後轉移到澳門,16名CIA特工聞訊趕來刺殺斯諾登,被我方守株待兔,擊斃4人,包括CIA駐香港特工頭子,其餘12名特工慌忙逃命去了。
為此,駐澳門特種連曾榮獲集體一等功。



伍、如果要深度瞭解香港經濟困局,不僅要縱向看香港的過往和現在,也要橫向看看同樣回歸後的澳門。
澳門1999年12月20日回歸,1999年時GDP總值649057萬美元,人均15505美元。到2018年澳門GDP增長到約545.4億美金,人均高達8.26萬美元。(全世界排第二,僅次於盧森堡。)
其中GDP增長約8.4倍,人均GDP約增長5.3倍。
澳門回歸後的經濟增長速度是全世界最快的地區之一,2018年失業是1.8%,幾乎完全就業,每年入境旅客達到了3600萬,每天有10萬遊客在30多平方公里的範圍內觀光,澳門一直以低調、務實、專心發展經濟為主策略,不被國際勢力牽著鼻子走。
另外很重要的是,澳門在2009年就制定了以禁止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為主要內容的澳門基本法第23條的本地立法,又設立了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嚴控間諜活動,而香港回歸22年都沒有將法律落實到位,給了英美間諜大量可乘之機,香港的殖民地教育又一直沒有去除,更加深了其和內地某方面的衝突。
澳門回歸前,1996-1999年連續四年經濟負增長,黑社會活動猖獗,時常發生街頭火拼的惡性案件,居民收入不斷下降,失業率為6.4%,投資環境惡化,但澳門回歸之後社會治安狀況有了根本性的好轉,特別要肯定的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澳門所有學校,包括大中小學,也實現了升掛國旗和奏唱國歌的全覆蓋。

香港現在的四大產業,除金融不可動搖,如果再作下去,其他產業都有可能面臨慢慢被香港自己剝離的風險。
而香港經濟,也會因為選擇了錯誤的方向,在衰落的道路上一泄到底。
到時香港要面臨的,不是被北上廣深四大城市拋離的問題,而是面臨重慶、蘇州、天津在總量上都要超越自己的局面。
已經走向壟斷資本主義巔峰的香港,還停留在殖民地時代思維的香港,被房地產深深綁架的香港,卻似乎還依舊渾然不覺。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