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船厂浦西厂区搬走了。 杨树浦路468号,这个占地几十万平方米的工业巨无霸,如今在滨江杨浦岸线留下两座空船坞。 今后这里将被改造成下沉式公共空间,敞开胸怀,任人往来。人们会看到行船的金属轨道还在,登船梯还在,系缆桩也还在。 在这里,人们可以追溯中国造船工业的发展轨迹。中国第一艘浮船的低速柴油机由上海船厂制造,中国第一艘万吨远洋散货船“风雷号”在上海船厂下水,国内第一艘出口万吨轮“绍兴”号是上海船厂的作品,1984年6月上海船厂建造的中国第一艘半潜式钻井平台“勘探三号”目前仍在使用,2007年“雪龙号”曾在上海船厂修整…… 几代造船工人和技术人员在此度过漫漫人生,船厂生活的日常是他们记忆中抹不去的温情。他们记得船厂食堂的老油条、为工人而造的影剧场、新学徒出师进级后的光荣榜,更记得工业上海耀眼的辉煌,那些神乎其神的技术骨干和那些永不满足的技术追求。副总经济师葛珺已是家中在船厂工作的第三代。他说,对技术的追求贯穿上海船厂的整个发展历史,上海船厂拥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秉性。 去年,复旦大学调研团队与杨浦区委宣传部、区政协合作,对杨浦滨江工业遗存作了调研并形成报告,我们获得调研组及杨浦区相关部门独家授权,选登、摘编有关上海船厂的报告,听船厂员工讲讲工业上海的故事. 重访船厂:传奇一百四十年 上海船厂拥有多个厂区,浦西厂区是十九世纪英国人为了扩大海运而在中国沿海城市中建立的修船厂之一,曾是英国在远东地区设立的最大的修船厂,有超过140年的历史。 上海船厂的主要生产经营项目包括造船、造机、修船、生产非船产品等。工厂具备设计建造6万吨级各类船舶、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修理改建10万吨级各类船舶、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制造23000千瓦及以下各类大型船用低速柴油机的能力,具备制造、安装各种钢结构、大型非标设备的技术力量和综合能力。 上海船厂浦西厂区位于杨树浦路468号,2015年7月停产后搬迁到了崇明长兴岛。 进入浦西厂区大门,办公楼位列通道两侧。穿过通道,办公楼广场中央陈列着“瑞镕船厂”制造的产品船锚,船锚旁的铭牌简单记录着上海船厂的源起。 通道尽头左转就是生产作业区,这里一般禁止参观。生产作业区占地面积最大的是两座船坞,一个长度约为200米,一个长度约为260米。浦西厂区原来是修船基地,两座船坞分别可修5万吨和8万吨的船只,2007年“雪龙号”就曾在这里进行修整。2007年,厂区经过改造,开始承接造船业务。停产以后的船厂已经不见当年的繁忙,留下的设备都已锈蚀。 船坞东面是滨江码头,南面是船厂的一间生产制造车间,2014年8月停止使用。这个车间是解放前建造的,拆迁前最多可以容纳1200人生产工作。尽管年代久远,但当初一千多名工人生产的场景,仿佛还历历在目。 修船事业部的办公楼外墙布满了爬山虎,尽管没被列入历史保护建筑,但也很有历史特色。这栋楼是日本人侵略上海的时候建造的,总共三层,楼内的马赛克地板、老式楼梯等都还是当年的特色。船厂还有一座历史保护建筑,位于杨树浦640号,过去是厂办大楼,现在空置,大楼是钢筋水泥结构,内部有一部上海最老的电梯,目前被封存保护。 上海船厂的历史沿革说来话长,船厂前身是英商英联船厂和招商局机器造船厂。 英联船厂由祥生船厂、耶松船厂、瑞镕船厂、万隆铁工厂、和丰船坞、董家渡船坞等厂坞兼并而成。1862年,英商尼柯逊、包义德在上海浦东陆家嘴开设祥生船厂。19世纪70年代祥生船厂兼并了虹口的新船坞及浦东炼铁机器厂,并于1891年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耶松船厂是英商伟南于1864年所建,1892年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1900年收购浦东陶家宅的和丰船坞和发昌机器厂。1901年祥生、耶松两厂合并,组成耶松船厂公司。 瑞镕船厂系德商企业,建于1900年,1903年开挖船坞,专造浅水船、拖船、驳船和游览船。1904年德商万隆铁工厂成立,从事造船及海船修理业务。1912年,瑞镕兼并了万隆铁工厂,统称瑞镕船厂。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瑞镕厂主转入英国籍,船厂成为英商企业。 英商企业于1936年正式签约合并,成立英联船厂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英联船厂)。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接管英联船厂,其杨树浦总厂改称三菱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杨树浦工场。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海军部接管英联船厂,1945年9月16日归还英商,恢复原来厂名。1952年8月15日,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征用英联船厂,改名军管英联船厂。 另一个源头是招商局机器造船厂。1914年,清政府招商局拨款37600余两白银在浦东陆家嘴租地7亩,创办招商局内河机厂,1928年改名招商局机器造船厂。抗日战争爆发后,曾至重庆龙门浩设厂,改名国营招商局机器厂。抗日 战争胜利后招商局迁回上海,接收闸北潘家湾内河造船厂、南市机厂街中央造船厂和浦东泰同栈黄浦造船所等3个小修理厂,分别改名国营招商局第一、第二、第三船舶修理所。1947年10月,招商局将第一、第二两个修理所合并迁至浦东泰同栈第三船舶修理所,并改名国营招商局机器造船厂。1949年5月29日,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航运管理处接管招商局机器造船厂,改名为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船舶修造厂。1951年11月,改名为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海运管理总局上海船舶修造厂。1954年1月1日,军管英联船厂主厂 (今浦西分厂) 并入上海船舶修造厂。1982年6月,由交通部划归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领导。1985年3月改名为上海船厂。
船厂访谈 采访对象: 上海船厂副总经济师葛珺 “工资110块,觉得钱花不完” 访谈组:说说您在上海船厂的经历吧。 葛珺:我是家里在上海船厂工作的第三代,我外公、我爸都是上海船厂员工。我爸1978年去世,我顶替了他的工作,那时候我们厂里有一万人,还不算外来务工人员。我在人事部门呆了8年,又去集团挂职,挂职两年回来后做副总经济师,分管厂里的投资企业。 访谈组:船厂职工的收入如何? 葛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在做劳动处长的时候,全上海的工资都差不多。1987年我做厂里的团委副书记,那以前工资是53块,觉得还不错,当了团委副书记算中层干部,工资一下子加到了110块,那个时候我觉得我这个钱花不完了。1989年我的基本工资到了129块,当初还算比较高的。那个时候的总工程师、总会计师工资有400多元。 访谈组:看了您的博客,知道那个年代工人的生活都是很精彩的。 葛珺:上海船厂的领导对职工很关心,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厂里就盖了许多职工住宅,最早是一层,在梅园,后来两层、三层,在崂山新村。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厂里专门造了一座影剧场,1003个位子,落成时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一些老演员还到厂里表演。影剧场一个礼拜放两到三天电影,我们小时候票价是一角三分,市面上放什么,影院就放什么。《地雷战》、《地道战》我都是在上海船厂的剧场里看的。我搞共青团工作时,经常在那里搞文艺晚会,每年“五四”青年大联欢、青年文化艺术节都在剧场演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上海有名的演员都来表演过。 印象比较深的还有上海船厂食堂的老油条,三分钱一根,我爸下班以后会带一两根老油条给我。春游、秋游时候,我爸买了油条,骑着自行车到厂门口交给我们,很吃香。食堂还有种叫“鞋底板”的饼,也非常受欢迎。那个时候食堂搞得非常好,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非常多的欢乐。 我的师傅比我大三岁,跟我像兄弟一样,技术非常好,我跟他学了不少东西。后来我提前“满师”、提前进级,名字在车间光荣榜上贴着。有一次我外公正好来车间,老同志就给他介绍我上了光荣榜。结果老人非常高兴,天天来,一直到光荣榜撤下。 1978年10月我刚进厂的时候,是厂里年龄最小的工人。当时的老师傅、领导都跟我说:“小葛,你到了厂里,工作是第一位的,如果你的技术不能独挡一面,就会被人家看不起。”我一直牢记这句话,工作时候非常认真。那个时候学技术的氛围非常好,上海船厂就是有这么一个环境,使得我们学技术阶段非常踏实认真。 劳模突然“失踪”了 访谈组:船厂生涯中,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葛珺:要讲我们自己的经历,尽管年龄虚长,但觉得还是不太够格。上海船厂的整个发展里,我只是一颗砂砾。 上世纪五十年代船厂有个劳模姚国祥,是上海船厂工人里最杰出的代表,一个人包揽了上海船厂能够获得的所有荣誉。这个人到1962年突然就“失踪”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厂里做劳模采访,分配给我的任务就是写这个人。我后来就写了一篇文章《寻找姚国祥》,登在我们厂报上。巧了,两天以后我们厂一个老同志到上海市焊接协会开会,见到个人,一看有点眼熟,一问说是姚国祥,要了他的电话,我们终于找到了他。 姚国祥为什么失踪了? 实际上从1962年开始,他被国家调去造原子弹了,要求和过去断绝一切联系,他是原子弹、氢弹物理加速器的首席焊接师。他的最高水平是能用一根焊条把铜和铝两种不同的材质焊接起来。姚国祥退休前一直在贵州,做了一家工厂的厂长。 典型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和影响。我认为,在上海船厂的历史上,有三个典型人物作出过重要贡献:劳模姚国祥、老厂长冷大章、全国劳模傅克明。 船厂还出过许多传奇人物。浦西工厂的老工程师张君然,做技术工作,业务非常好。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张君然乘“永兴号”驱逐舰登临永兴岛,还在岛上立了一块纪念碑。船厂还有一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肖祖梅,长征时候跟着《永不消失的电波》电影原型李白。 船厂工人不服输、不气馁访谈组:您觉得船厂的企业文化和工人身上可贵的精神是什么? 葛珺:对技术的追求贯穿上海船厂整个发展历史,船厂在技术革新和创新方面一直有独到的地方,“敢为天下先”,这是船厂的精神和秉性。我整理上海船厂的资料,发现很多个“第一”。比如国内第一艘浮船上有上海船厂制造的6ESD76/160低速柴油机,这是我国第一台随船出口的大功率低速柴油机,在国内引起轰动;1970年在3000吨船台上建造万吨远洋货船“风雷号”。“风雷号”在当年9月30号发生了一场火灾,在船体基本烧完的情况下,船厂职工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把船修好下水试航;1978年4月27日,上海船厂建造的国内第一艘出口万吨轮“绍兴”号下水;1984年6月上海船厂建成的中国第一艘半潜式钻井平台“勘探三号”目前仍在使用。 还有就是不服输、不气馁,碰到逆境挺身而出,这种精神在上海船厂的历史上表现得淋漓尽致。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强生船厂的工人发出告示:不给日本人修船,谁给日本人修船谁就是汉奸,我们就要处死谁。这个公告现在还看得到,有记录,照片都有。为此日本人把强生船厂炸掉了,炸掉的照片当时报纸都有刊登。 采访对象: 上海船厂监察审计部部长李心同 上海造船史的一半 访谈组:您是怎么来船厂的? 李心同:我学的是船舶工程设计,2002年夏天到船厂工作,先是从事工艺方面,后来做过团工作、人力资源等工作。14年的工作时间相较于船厂150多年的发展历史非常短暂,我从老同志、老师傅那里学到很多,9年人事工作期间看了很多资料,感慨很多。 访谈组:说说厂区的演变吧。李心同:浦西厂区分两块,杨树浦468号,老楼640号。468号这一块原来是瑞记纱厂,640号原来是瑞荣船厂,都与瑞记洋行有关。当时外国资本最容易赚钱的方式,一是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建纱纺厂,二是利用上海航运中心的地位建船厂。从十八世纪初外国资本就一直存在于这个地方,滨江工业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具有典型意义。 访谈组:船厂搬迁的话,留下来的老厂、老设备怎么处理? 李心同:据我了解杨浦区在征集第五批不可移动文物的时候,把640号的老楼列入了名录。那幢楼对中国船舶行业来说很有意义,后来的船舶设计院、上海船舶研究所都是在那栋楼里诞生的。到现在为止那栋楼的外观还没变过,内部构造有过变动。 年轻员工希望船厂重现辉煌 访谈组:船厂的职工情况怎么样?李心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船厂进了很多人,后来本地劳动力减少,老职工减少,外地的员工中既有管理技术型岗位,也有辅助性社会岗位的,比如食堂、绿化、清洁、宿舍。现在职工只有两千多人。 访谈组:您个人怎么看船厂这份工作? 李心同:首先,中国造船行业经历了劳务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再到智能工厂的转变,将来造船业将是高附加值、高技术水平的行业,还是不错的。 访谈组:现在工人在厂里的生活怎么样? 李心同:比较独特,很多人住在宿舍,在崇明岛工作,生活方式和八十年代比较像,工作之余开会、学习、培训,或者玩一些棋牌类游戏、搞小沙龙、看电影、打篮球等等。 访谈组:老、中、青三代工人对船厂搬迁的反应有不同吗? 李心同:各有不同。老同志中有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退休的,对船厂的认知是浦东为主、浦西为辅。他们对船厂的记忆停留在非常繁荣强盛的时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船厂生产过很多高端产品,获得大量国家奖项,他们的荣誉感很强。 目前六七十岁的员工,经历了航运业的低潮,他们与船厂荣辱与共。 目前四五十岁的员工多数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进厂,经历了市场化的过程,他们的心境稍有点复杂。四十岁以下员工比如“80后”甚至更年轻的,少部分是技校培养的学生,更多是从全国各地来的大学生,包括我在内。他们对船厂的期望很高,希望船厂重现辉煌,也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到了崇明以后过集体宿舍的生活,员工们形成了独特的心态,这种集体心理很有特点,值得研究。新一代员工为船厂做了新的奉献,一批年轻人在崇明安家落户,他们希望企业更好,对企业的认同感更强,忠诚度更高。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