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 旅游 >

震泽:太湖畔因蚕桑而生的丝绸名镇

时间:2020-12-08来源:文汇报 作者:付鑫鑫 点击:
由水兴市 缘丝聚商 ◆震泽古镇 ◆现场刺绣 ◆古镇巷子 ◆自然教育中心 太湖之滨,千年古镇,蚕桑之乡,丝绸故里。 走过青石板路,拾阶而上,登高禹迹桥,极目眺望,近处是银杏树和慈云寺塔。金黄的银杏叶随风飘落,仿若与慈云寺塔在低语,诉说着沧海桑田。
由水兴市 缘丝聚商


◆震泽古镇

◆现场刺绣

◆古镇巷子

◆自然教育中心
 
       太湖之滨,千年古镇,蚕桑之乡,丝绸故里。
      
       走过青石板路,拾阶而上,登高禹迹桥,极目眺望,近处是银杏树和慈云寺塔。金黄的银杏叶随风飘落,仿若与慈云寺塔在低语,诉说着沧海桑田。
      
       静谧的禅杖浜,蜿蜒流淌。顺水而下,远处是大顺码头,大红灯笼依次点缀沿岸鳞次栉比的粉墙黛瓦人家,给氤氲江南平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穿行于宝塔街上,阿婆团子的香气、老严卤菜馆的评弹曲调、仁昌阁定胜糕的甜糯、“太湖雪”色彩缤纷的绫罗绸缎织品、“辑里”丝棉柔软轻暖的触感……每行进一步,感官体验就增加一重,嗅觉、听觉、味觉、视觉、触觉,丝丝入扣地提醒着,这里是因蚕桑而生的丝绸名镇——苏州吴江震泽镇。
      
       震泽,因蚕桑而成集,因集旺而成市,因市盛而成镇,在时光流转里不断积淀,成长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
      
       近年来,震泽丝绸人始终在抱团中坚守,在传承中创新。如今的震泽,集聚上百家丝绸企业,形成“金花领衔、小花紧跟、百花齐放”的壮美画卷。
      
       “天下丝绸品,震泽占三成”,从种桑养蚕,煮茧缫丝到织服成被,一条全国罕有的丝绸产业链,串联起小镇三产,吸引全国的业界翘楚投身其中。衣被天下,情暖万家,焕发新生的震泽初心不改,砥砺前行。
      
       震泽镇党委书记顾全表示,作为吴江对接沪浙、融入长三角的重要板块和“西大门”,震泽将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汇聚每一分力量,做好每一件实事,让传承了千年的蚕花常开不败,更加精彩。
      
       ■付鑫鑫
      
       徜徉古镇,穿越千年历史
      
       “太湖湖水连天阔,中有灵区号震泽”。震泽,地处吴头越尾,南连南浔,北靠上海,是江南古镇中唯一与太湖古称同名的小镇。
      
       据传,5000万年前,有颗巨大的陨石从东北方向撞击地球形成湖泊,故名震泽。
      
       震泽是中国丝绸的起源地之一。震泽人种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夏禹治水曾在这里留下足迹,南宋绍兴初年设镇,清雍正四年设县。历代,震泽曾隶属乌程县、东迁县、吴兴郡、吴县、吴江县。1912年,震泽县并入吴江县。
      
       受太湖水的润泽,震泽物产丰富,农副业发达,地道的食材搭配造就了流淌在水乡周边的特色美食:香青菜、黑豆干、熏豆茶……丰富而淳朴的乡土美味给震泽带来了“中国太湖农家菜美食之乡”的称号。震泽酱鸭、酱肉、酱蹄,面拖六月黄、芡实虾仁、塘鳢鱼炖蛋,蘸酱黄鳝、香大头菜汤、油豆腐塞肉……是震泽家宴上,款待归乡游子的必备佳肴。
      
       在百转千回的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记的除了舌尖上的味道,还有说不尽的水乡故事。
      
       《史记·禹贡》有云:“三江既入,震泽砥定。”相传,大禹洪荒治水,途经震泽,留下“禹迹”。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为纪念大禹治水,当地修建了“禹迹桥”。乾隆四十四年(1779),特请江南名匠雕凿东面桥联:“善政惟因,不易大名仍禹迹;隆时特起,重恢古制值尧巡。”以此歌颂康乾盛世;西面桥联:“市近湖漘,骄肩无俟临流唤;地当浙委,绣壤应多题柱才。”意为震泽临近太湖,商贸繁荣,锦绣之地可为国家多培养栋梁之材。
      
       禹迹桥、慈云寺塔组成了震泽镇的地标。始建于三国孙吴赤乌年间的慈云寺塔,塔高38.44米,外观六面五层,塔内置有楼梯,可供登临赏景。每逢春秋佳日,夕阳西照,登上塔顶,万家街市尽收眼底。霞光万道,落日余晖斜照古塔,犹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墨丹青,也是震泽八景之首“慈云夕照”。
      
       清末民初,震泽的近半房屋属于徐姓人家,号称“徐半镇”,其中的代表是师俭堂,也被誉为“江南第一堂”。师俭堂集河埠、行栈、商铺、街道、厅堂、内宅、花园、下房于一体,街中建宅、宅内含街,是一座反映晚清工商绅士坐贾行商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的典型建筑。
      
       “师俭”,出自《史记·萧相国世家》“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寓意徐氏节俭持家的家风。在现场,记者亲见,为节省木料,徐家甚至特意将楼梯修得特别窄小,不足一米,坡面特别陡,或有45度以上。
      
       “无一处废笔”的师俭堂,70%的建筑为商业用房,包括米行一家、丝经行一家、铺面八家。堂内的锄经园,被称为中国最小的江南园林——太湖石上,倚墙而建的半边亭,仅供两人下棋品茶;依地势而铺的鹅卵石路面在雨天自然形成溪流;以木板作为墙体的客厅,夏天作凉亭、冬日当暖房……
      
       师俭堂的米行,南门敞开即大顺码头。码头前的禅杖浜是頔塘河的支流之一。頔塘河属太湖重要的泄洪通道,水流湍急,换水频率极高。借着頔塘河的水势,禅杖浜浜内长年清澈见底,为两岸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
      
       自古,震泽因水而兴市、缘丝而聚商,生产的湖丝都是从大顺码头,通过頔塘河、运河,运至上海港口,走向世界。
      
       赏“太湖雪”,触摸最柔软江南
      
       每年4月,在宝塔街举办的蚕花节是震泽人民的节日,包括水乡婚礼、老街巡游、绕柴龙、蚕丝被制作、苏式糕点制作等活动,轮番上演。
      
       街边的蚕桑文化主题景墙是小镇的“网红点”。原来是临河管理用房,后废墙改造,有机更新,文化上墙,将煮茧灶台、晾茧、上蔟、纺机、复摇机等各类缫丝用具镶嵌在做旧的墙体内,重现旧时震泽蚕桑缫丝生活的场景,展现了震泽蚕桑人家风情。景墙上的凌霄花,为古色古香的老街注入了一抹江南的柔美与灵性。
      
       古镇布局,处处见景,步步有韵。比如,三面被老建筑包围的四季花田,就像深藏闺阁的江南姑娘。花田占地约80亩,主要由波斯菊和马鞭草、向日葵组成。波斯菊颜色艳丽多样,温柔摇曳;马鞭草俊俏挺立,高可达肩;向日葵热情迎客,错落有致。这里既是游客观光的拍照打卡点,又是古镇居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公园。墙外古街粉墙黛瓦,古朴恬静;墙内花海万紫千红,绚烂夺目。
      
       震泽镇党委宣传委员沈国强介绍,近年来,当地充分发挥本地居民就是小镇建设、运营、管理的“主人翁”精神,积极引导发展阿婆团子、老严卤菜馆、四碗茶、仁昌阁等一批本土产业,推进“景社共建,主客共享”新格局,打造“富民”最美风情。如今,宝塔街上70%的居民仍为镇里的原住民。
      
       此外,宝塔街还吸引了各类丝绸名品店面的云集,在太湖雪丝绸、山水丝绸、慈云蚕丝、辑里丝绸等店家,顾客可现场订制旗袍、蚕丝被、丝巾等特色丝绸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辑里湖丝早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博会上,就一举夺得金奖。清末民国年间,震泽出口的生丝约占全国出口量的十五分之一,《姑苏繁华图》上清晰可见“震泽绸”等真实史料。
      
       现在,震泽蚕丝被年产量达300万条,蚕丝床上用品100多万套,行业年产值达14亿元,“震泽蚕丝”“震泽蚕丝被”两项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进一步增厚了集群品牌的含金量。发达的桑蚕产业使震泽荣获“中国蚕丝之乡”的美誉。每年,小镇都会举办“震泽丝绸杯·中国丝绸家用纺织品创意设计大赛”,为震泽丝绸家纺产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如今,震泽正在全力推进水系恢复和古镇保护工程,努力复原曾经江南水乡的原貌,科学利用好一本堂、馀庆堂、耕香堂等历史建筑,串联丝业公学、江丰银行等丝绸遗迹,加快发展文化精品酒店、蚕意民宿、众创空间等业态,建设一座历史与现代对话的中国丝绸名镇。
      
       当然,说起震泽的蚕丝业,不得不说“蚕丝之母”费达生。1923年,年仅20岁的费达生,刚从日本留学归来,跟随省立女蚕校校长郑辟疆,宣讲新法养蚕,路演示范持续了半个月。费达生的弟弟、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数次造访震泽,写下著名的《江村经济》。
      
       太湖雪蚕桑文化园是中国首个以蚕桑为主题的生态园,也是江苏省级湿地公园的文化交流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同时是“中国·江村”环长漾特色田园乡村带的重要驿站。
      
       在蚕桑文化园,既可了解源远流长的丝绸文化、近距离触摸蚕的一生,又能体验制丝工艺的演化历程。园内,用蚕茧制成的小毛驴、喜羊羊、大熊猫,形象逼真,憨态可掬,令人啧啧称奇。尤其,用蚕茧制成的永生花,火红的玫瑰、娇艳的桃花、快乐的文心兰、团聚的绣球花……无一不栩栩如生,以假乱真。暖房里,小小的蚕宝宝正在努力蜕皮;经过蜕皮后,不消几日便可成长为大蚕;大蚕结茧时,需历经两天两夜之久,待到丝方尽,再破茧而出,羽化成蛾。
      
       “以前,一颗茧只卖两三毛钱,现在我们把茧子设计成蚕茧花、蚕茧微景观等,一颗茧子能卖10元,甚至更多。”创客总监孙小莉告诉记者,蚕桑文化园已经逐渐走出一条“一丝绕三产,三产绕一丝”的产业创新发展之路。
      
       2016年8月,太湖雪挂牌新三板,成为“苏州丝绸家纺第一股”。慈云蚕丝、山水丝绸、辑里丝绸……一批震泽丝绸的“金花”企业,名声大震。作为国礼的真丝画、企业首创的中药抑菌蚕丝被,一批批工艺新品在震泽丝绸匠人的手中竞相绽放。
      
       踏谢家路,品新苏韵乡村
      

       从文化园出来,驱车沿丝路绿道就到了江苏首批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谢家路。
      
       谢家路承袭了吴江“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自然禀赋,北依1.5万亩左右的长漾湖,南拥500多亩的周生荡,一条港河穿村而过,形成两湖抱一村的格局。
      
       虽然名为谢家路,可村里没有一家姓谢。元末明初,明朝开国大将军常遇春攻打苏州王张士诚,行军时途经震泽,见此地风景优美,民风纯朴,遂问当地百姓,此处为何名?无人答应。于是,常遇春命将士就地卸甲休息,赐名卸甲路,口口相传,就有了现在的谢家路。
      
       在常将军之前,还有两名人物也与此地有关。传说,北面长漾中有一土墩,四面环水,地广两亩。这土墩“大旱不见水甚减,大涝不见水甚增”,与湖水同时上下浮动,极为神奇,因此名为“浮玉”。唐朝写下“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人张志和,辞官归隐震泽一带,见长漾浮玉墩上清静出俗,便脱口咏出“数椽结庐,一水环镜。玉山浮游,震泽清净”,后常于此垂钓、饮酒、作诗。后人为纪念张志和,便将浮玉墩改称为“张墩”,成就了震泽古八景之一的“张墩怀古”。
      
       谢家路南端周生荡的“周生”,因东汉吴国大都督周瑜在此训练水兵而得名。坊间传言,周生荡水底还有周瑜衣冠冢。曾经,百姓希望把水抽干要找周生的墓,奇怪的是怎么也抽不干,后只发现了两块巨石板。
      
       依托“两湖一河”的自然微气候,“千亩桑园、四季养蚕”的农业优势,谢家路发展规划定位为“水韵桑田村”,以“公司+村+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招商引资和专业机构投资运营,于2019年4月正式推出“水韵谢家”乡村文旅品牌——以蚕桑为特色,围绕“生活、生产、生态”三生融合,致力推进“文商旅农”协调发展,培育精致的丝绸生活,打造新时代“生活着的蚕乡”。细雨婆娑的天气,记者偶遇四五辆旅游大巴,满载着游人来蚕乡打卡。
      
       都说“丝绸之根在田野,蚕桑之源在乡村”,由原村办企业腾退后建造的蚕桑学堂,以苏式庭院为框架,内设花园、菜园、书吧、酒吧、咖啡馆、游泳池、星空套房等,开启了“小清新+亲子游”的新型“农家乐”模式。
      
       与之两两相望的,还有“苏小花”田野餐吧,配有蚕桑文化为主基调的咖啡厅,涵盖了“乡村艺术展+丝路咖啡+湿地宣教”多重功能和业态。走上木质平台,一片空旷的田野映入眼帘,这里的春天有紫云英、油菜花,夏天有桑树、荷花,秋天有格桑花、稻田……是休闲小憩的绝美之地。
      
       “苏小花”的南侧是观景台,也是整个村庄的制高点。站在观景台,往北可以看到万顷长漾,让人想起“泛棹牛娘夕照天,白云红树两茫然。一湾浮玉庵头月,曾照渔翁蓑底眠”。往南望是周生荡,依稀可以听到当年周公瑾甲兵操练的鼓声。往西是千亩稻田,不远处是江南农业文化特色景观“桑基鱼塘”,晚唐诗人陆龟蒙寓居震泽时有诗云“桑柘含疏烟,处处倚蚕箔”,不外如是。
      
       顾全说,谢家路目前的业态和形态只“布局”了三成,早已声名鹊起、令人神往,还有更多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正在谋求合作:本地的新旗艺旗袍、仁昌食品和苏州的台湾农产品协会跃跃欲试,社会资本也纷至沓来。未来,震泽谢家路田园乡村文化旅游业态将越来越丰满,“新苏韵”——“水韵桑田村”的美好蓝图,每一天都在接近现实。
      
       选一日,泛舟水上,闻着夹杂着桑叶味道的风,感受湖光潋滟、桑叶沃若的美景。或许,这才是江南独一无二的“蚕式”慢生活,也是新时代里独一份的“新苏韵”。
      
       依托景区和社区、产业和文化、水韵桑田和田园乡村、社会资本和旅游资源的四大创新融合,震泽正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用自己生动的实践,书写美丽的震泽答卷。震泽,正如这秋日暖阳里蜕变的秋蚕,留住了乡土文化的根,含英咀华,茁壮成长,生生不息。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