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写作 >

迟到的手记 -----韩自力演讲稿

时间:2015-03-21来源:转载自上海知青网 作者:韩自力 点击:
这是2015年3月15日,上海新闻晚报编辑、记者、原黑龙江瑷珲插队知青韩自力在知青书市上的演讲稿

 
        我之所以讲这是本迟到的书,是因为早在1970年下乡的第一天起,我就开始记录每天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和心情;记录小兴安岭以北、黑龙江边境线内这块具有西伯利亚地貌的所有景色,在清晨傍晚、在一年四季,它都有无穷的变化;记录农民对这片土地的传说和祈盼。
 
尽管十六七岁的我,文字稚嫩,思绪有限,但那时的我,梦想以后能成为一个像高玉宝、高尔基一样的农民作家、平民作家。
 
产生这种愿望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政治,我父母当时刚从被监禁的隔离室里放出来,还在五七干校被监督劳动。不过,莫名其妙的是,像我这样一个被人称为"可以再教育好的子女",从上海出发下乡前,竟然被学校工宣队任命为一个队的新知青带队人。我的经历告诉我,像我这样家庭背景的孩子,随时都有可能被当时的政治边缘化。我必须要有一个能自己把握,并能让自己生命过得有价值的东西。想来想云,只有写作才是我唯一能自己把握的东西。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下乡后新知青第一批批准了三人入团,而我这个带队的,正因为父母的问题,没有被组织上批准。这更坚定了我的选择:做一个生活的记录者,或许以后还有可能当一个农民作家。
 
二是文化,我一直很纠结一件事:作为69届初中生,我并没有什么文化知识,充其量只是小学六年级的文化水平。我渴望读书,但那时却没有书读。"一片红"全部下乡的政策,让我失望地认为,这辈子再也不会坐进教室里了。好在我的父辈当年也是农民,从小就听说过他们一边务农一边学习的耕读故事。我手抄了两本小册子:王力的诗词格律和少儿诗歌三百首。还带走了母亲离家出走参加革命时,从养父那里拿走的《康熙字典》。我想继续父辈耕读结合的做法,要求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放弃读书,都不能放弃写作练笔。
 
在农村8年多,我记了大大小小16本日记,不管这些日记的水平如何,但它不是"雷锋日记",不是流水账,它们带着故事和情节。
 
40多年后,当我在博客上一篇篇地发表这些带着故事和情景的文字时,有网友问我:你的记忆力为什么这样好,连农家出殡的场景描写的都如此细腻?我回答他们的只有一句老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得感谢当年那些在别人都睡着后写下的日记,那上面有不少因犯困坚持不住而走了形的字和无意识游走的曲线。除了练笔,我不知道记的这些东西以后能派上什么用处,唯一可以安慰自己的就是:熬夜少睡,不是在实际上比别人多活了几年吗?
 
我这种喜欢描写的习惯也影响到了写信。令我十分感动的是,大学毕业后回到上海,父母竟然把我所有的信都还给了我,说这些不是简单报平安的家信,它们有故事有情节,每当我的信一到上海,弟妹们就会坐在一起读信,所以就把它们都保存了下来。
 
幸运的是,转点到南方与我保持通信的知青中,也有人保存了我的信,并在几十年后同样归还了我。
 
这些日记和书信,最终就成了这本书。
 
一开始,我并不清楚是根据我积累的素材创作一部小说呢?还是把这些素材整理成史料性质的纪实手记?
 
80年代初期,大学毕业,我被分配在一个区的爱卫办工作。每天在办公室喝茶抽烟无所事事让我感到无聊,于是我开始整理这些日记,写了这本书的最初几个章节。这些章节都是文学小说。但很快,我跳槽到了新闻单位,20多年在第一线紧张打拼的新闻生涯,使我不得不把写作的计划搁置一边。直到2012年下半年,眼看还有不到一年就要退休,我才真正有时间来做自己想了40多年的事:把16本日记和200多封信整理出来。
 
40多年过去,反映知青生活的长短篇小说已经不少,还有很多由单篇回忆录集成的知青图书,包括我们爱辉县上海知青的《那山那水那嘎达》一书。他们的出现,让我重新反思原来写文学小说的构思,认识到真实应该比虚构更有价值。在整理我所记录的这些素材将它们全部输入电脑的过程中,我更体会到,这些素材,没有大起大落的惊悚情节、没有贯穿始终的爱情调料,但它是一个知青从下乡直到恢复高考的完整经历,是大大小小前后相关的几百个故事,尽管它看上去像是一部小说,但却是真实的史料。
 
它是一个知青下乡8年多,从十六七岁到二十五岁,从懵懂少年到生产队长,又在大返城的背景下实现了读大学梦想的完整故事;并通过一个知青的故事,反映了一个知青点发展的几个阶段:从内部招兵的最牛走后门、第一批招工、第一批招工农兵学员,到一些知青的无奈转点南方;从国家停止"一片红",到照顾独困家庭知青回城、恢复高考、病退大返城。其间,还反映了知青与农民、男知青与女知青、"接受再教育"与领导生产队之间的种种重新定位;折射出了林彪事件、邓小平出山、周恩来、毛泽东逝世以及粉碎四人帮等历史大事件对知青下乡的影响;同时由于插队的地理特点,也反映了中苏边境摩擦的历史。我觉得当年的真实记录,对后人了解知青,对学术研究都是珍贵的材料,它们用不着虚构。
 
我从2012年年底连续发博客,起先的标题就叫"一片红",后来改为"边境插队手记",直到2013年年底收笔,整整一年。全国有50多家文学网站转载了我的博客,影响力较大的17K小说网还邀请我做了驻站作者。尽管这些网站,有的把它归于历史小说,有的把它归于军事小说,有的把它归于知青小说,但我自己心里清楚:这只不过是当年我记录了故事和情节而已,本质上,这些都是真实的史料。而几乎当年在那里插过队的知青,看了我的博客之后,都有共同的感觉:好像回到了当年,又一次身入其境。
 
当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文中涉及的人名我都虚拟了。当年在一个生产队插队的知青中,有人好奇地想把虚拟的人名与真实的人名连上,还原出一个人物表。我对他们说:别费心思了,因为我不仅把有的人合并同类项,将两个原型写成一个人,甚至还把有的一个原型化解成两个人。为了避免日后的麻烦,我在序言中两次提到这是小说,并让人们不要对号入座。
 
不管怎么说,在将近40年后,我终于完成了这部"手记"。尽管这是一本迟到的"手记",但它所具有的特点,在众多有关知青的书中,是十分明显的。
 
书出版后,一位大学同学知道这部书的故事和情景都是真实的,说我犯了一个大错误:就是把这部史料性的书说成是小说了。他认为史料的价值远远超过小说,这样太可惜。
 
我的这本书是自费出版的,因为我并不认为这种史料性的"手记"在眼下的社会氛围中,会有多大的市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的编辑在看了原稿后,却十分肯定这本书,对它的影响力有良好的预测,为此,想帮我找名家写序,找名家题书名,我都婉拒了。理由只有一个:靠这本书本身说话吧。
 
我在这里还想谈几个想法:
 
一、"一片红"与知青下乡史的区别
 
我在这本书里,并不涉及上个世纪50年代就开始的上山下乡运动,只追述在文革开始两三年后所搞的"一片红",这些大城市中的68届和69届两届学生,毫无例外地全部下放到了外地艰苦的农村和边远的省份,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把他们从连续了二十多年的上山下乡运动中分离出来,并加以特别的关注,对今后十分有警戒意义。后人也能因此而更理解为什么后来在文革结束后,会有令人震撼的"大返城"风暴。
 
二、重大历史事件对知青下乡的影响
 
  在"一片红"这批知青下乡后的将近十年里,国内国际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无论是林彪叛逃还是周恩来、毛泽东逝世,无论是打倒"四人帮"还是邓小平复出,无论是推荐工农兵学员还是恢复高考,无论是走后门盛行还是扎根农村的口号,统统映射到这群知青身上,促使他们重新反思,让他们从当初"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到面对现实回归人性,开始追求与家人团聚、安居乐业的平凡生活,唤醒了他们对知识和爱情的渴望,尝试着抓住每一次机会为改变命运发起挑战,并纷纷用不同的方式离开下乡的地方。这折射出当时人心,也映照出时代的悲壮。
 
三、知青对社会、对生活、对农民的重新认识和定位
 
假如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让知青产生了一个误会:贫下中农都是圣人。那么,在他们的实际接触中,却发现了农民的许多弱点。这让单纯的知青陷入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同样这位伟人,一面要让青年人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一面又说"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只有当知青生病时,农民把虱子遍布的棉袄盖在你的身上,在爆破作业中,你被农民兄弟施救时,这些离家千里、生活艰难的知青才会发觉,用雷锋和共产主义者的标准去要求农民那是十分可笑的。农民虽然会讲黄段子,会发牢骚,会有利益之争,但却普遍具有质朴的生活观、善良的处世观、坚韧的劳动观。也只有这样的经历,才会让知青重新理解"百姓"这个概念,才最终让知青"摒弃精英感觉,倾向平民意识"。
 
至于知青本身,从最初的食堂打架,到后来的招工上学之争,他们始终没有搞明白:到底上调离开的是好知青,还是表态扎根的是好知青?到底是要靠抓学习考大学,还是要靠积极劳动被推荐?在这些相互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政策下,知青运动经历风风雨雨,进入到后半阶段,才开始成熟起来,他们慢慢地靠自己把革命口号和人的本质析理清楚,看透了所谓的进步青年和后进青年之间的动态转化。知青之间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和真情,他们彼此相依,同舟共济,在这块有可能一辈子也离不开的土地上,共同用血汗浇铸自己的青春,打造属于自己理想的那块小天地。
 
四、展示压抑而纯真的爱情
 
有个年轻的作家曾经对知青这一代的爱情嗤之以鼻,认为知青那代人对爱情的体验既不如上一代,也不如下一代。还好他讲的是"体验"这两个字,而并不是讲对爱情的"理解"。体验,无非是时间上的早和空间上的广泛,但知青这代人对爱情的理解并不亚于任何一代人,只不过在那个年代里受到压抑。这本书想要告诉人们,即使是受到压抑,爱情也并不因时代的局限而缺乏,更不因环境的恶劣而放弃。有时候恰恰相反,正因为十分清楚将来生存的艰难,彼此小心翼翼地把纯真的爱情和未知的命运放在一起,虽然带着点灰色的冷峻,掺着点低调的悲壮,但爱情却显得更加纯真和坚定。这部书里,涉及到爱情的篇章只占了四分之一,却展示了甚至在今天很多年轻人都无法承受的压力下,两个知青对美好爱情的执着与坚守,并终成眷属。
 
假如说,这是一部时代变局中的个人史,那么,它也是一部个人在时代中的社会史和心灵史。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知青下乡中的"一片红",尽管是在一声号令下的统一行动,但在将近十年的经历中,他们并没有统一的目标,最终又各自分飞。所以没有谁能有资格来代表这个群体,哪怕他权重如山,富可敌国。我只是想留下其中一部分人的真实轨迹,并让后代理解: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并不是自己所能选择的,但请相信:热爱生活,追求美好,永远是年轻人的天性,包括曾经在"一片红"历史绝唱中下乡的那批知青!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