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琏/周伟民/伦丰和/龚伟明/章宜娟
摄影/日升
编者按: 由于长时间形成的思维模式和习以为常的行为方式,很多老习惯是根深蒂固的。随着社会的进步,有的老习惯已经淡化,有的老习惯是需要坚持下去的。我们这期稿件,梳理了出行、生活、卫生、交际等方面的一些老习惯,是想对老年朋友有启发、借鉴作用。生活中多一些积极的,向善的老习惯,社会文明程度会大大提高,我们的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 枕畔书香伴终生 徐 琏 还是孩提时,书就成了我的伙伴,读书成了一种习惯。这个习惯,让我一生受用无穷。我是留守儿童,有了书,我就不感到孤单了。那些读过的书,走进了我的心里脑子里,和我成为同一个人,最终伴我走进了大学的校门。“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西方哲学家培根说得好。 至今我仍然坚持着读书这个习惯。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手机几乎成了现代人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的一部分,但是我不想让手机控制我的灵魂,我和手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我的枕边总是放几册书,每天临睡前抽出半小时或一小时翻一翻。我喜欢纸页散发出的干草气息,喜欢指尖摩挲书页感受纸张的润泽与温度。我就是在无数次摩挲书页的感觉中一路走过来的,三年五年八年十年,直到现在步入了老年。这几十年间,共挤出了多少宝贵的时间读书?这是一个大数目,是一笔了不起的财富,一滴水汇成了江海。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曾有过彷徨,有过厌倦,甚至有过痛苦不堪的经历,但是枕边书就像是贴心的朋友,总能助我走出困境。通过翻阅修养类的书,扭转不良心理,提高思想境界;而阅读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培养了我的情趣,我移情神游于文学的美妙境界,人生因此过得更充实、快乐而有趣味。 我的小孙女润夏两岁半了,小小的人儿,也拥有了百余册书籍。每天晚上要妈妈读书讲故事才肯睡觉。家里分食水果,小人拿了个小的,说:“宝宝小,宝宝应该吃小的。”哦,分明是受了孔融让梨故事的影响,书本开始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了。 晨起必修课 周伟民 我有个保持了三十多年的习惯,就是每天起床前必伸、揉、捏、敲。这是一位耄耋老中医当面授我的。但看他面相,最多花甲。这就是他晨起前坚持不懈地做这门必修课的成效。 他告诉我,中医行当里有个说法,叫筋抻一寸,命长十年。你看那些个晨练的老人,弯腰踢腿拉韧带,就是为了抻筋活脉。我问具体,他笑而不答,而是做起了示范。边示范边解说。“睁开眼别起床,两手用力伸懒腰,同时深呼吸,把心肺里的浊气挤出去,这是一;以鼻子为中心用手掌顺时针方向揉,加强脸部血液循环,这是二;第三,用两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耳朵,从上到下反复地捏。人耳全是穴位,捏可以防病抗病、活血化瘀;最后就是敲,坐起来,握紧拳头敲自己后脖颈椎和脊椎接合处那两个凸起的‘算盘珠’,敲击颈可以起到舒展中枢神经的作用。“你摸到了没有?试试。”老中医如此道来。我照葫芦画瓢来了一遍,没感觉。“一次两次等于没做,坚持一年,你再重新体验一下。”他语气坚定。“您老坚持了多久?”我好奇地问,他哈哈一笑,“六十年。只要坚持,肯定有效。” 从那天起,伸、揉、捏、敲就成了我起床前的必修课。三十多年的坚持已养成了习惯,说来也怪,有时旅游要起早来不及,就觉得一整天都不自在。而好习惯培育的硕果,已在我身上充分体现。在我已年近古稀,但一眼看去白里透红、精神矍铄、神情饱满。说起话来声音洪亮,走起路来虽不是健步如飞,但也能跟上中年人的节奏。最关键是,脸上一个老年斑也没有! 翻盆之乐 伦丰和 每年清明前后半个月的时间,在近百平方米的阳台上亲历亲为,给所有的几十盆大大小小的绿植、花卉翻盆,是我坚持了几十年的老习惯,其中的乐趣只有我自己知道。 首先,每次翻盆,不仅是小盆换大盆,或者老土换新土那么简单,我是把每一次翻盆,都看作一次园林艺术的实践和创作的过程。除了换上新土,还要整理枝条,该修剪的要修剪,该捆扎的要重新用铁丝捆扎,让老树的枝条更遒劲,姿态更飘逸。即使有些新枝长得郁郁葱葱,该剪的,还是毫不心疼地剪去。尤其是那些小盆景,大多为榆树桩。以雀梅桩,五针松,罗汉松等等为素材的,所换盆的材质也是有讲究的,成型的要换成优质紫砂,还不成型的依然要泥盆,也不是所有的盆泥都需要换的,有些桩头不需要它长得太高太大,在比较贫瘠的土壤里,才能长成在山野艰苦条件下的姿态。这些活都是需要艺术眼光和诗意的滋养,不是一般的园艺工人能解决的。 其次,每年的翻盆,都是一次以树、以花会友的机会,有些植株,比如竹栽盆景,由于年前长势很好,分蘖出许多竹鞭,原来的盆肯定是无法容纳了,将部分竹鞭连同枝叶一起,分栽到新盆里,原来的一盆,就能变成两盆,三盆,送给同样喜欢盆景的朋友,他们常常是如获至宝地捧着回家的!独乐乐,变成了众乐乐,何乐而不为呢? 我还把每年翻盆当作健康状况的一次体检,我能顺利地完成翻盆,说明我的身体没有退化和衰老。我相信,坚持自己动手为我的绿植翻盆的老习惯,会让我的生命和花园一样,始终绿意盎然。 睡前盐水漱口 龚伟明 以前,我的扁桃体经常发炎肿大,严重时脓肿,连续好几天吃不香睡不好痛得很,靠吃头孢或打青霉素针才治好,吃煞苦头。 我有一位老同学,年轻时就因扁桃体炎,不得已去医院做了切除手术。我对手术,望而却步。那么,有没有其他办法防止扁桃炎反复折腾呢? 我看到过一篇报道,说我们平常用来调味的食盐,适量使用有清洁和抑制口腔细菌生长的作用,可以预防扁桃体炎症。也不知从哪年哪月哪天起,我每晚临睡前用淡盐水漱口了。开始,自己是抱着试试的想法,过段日子,觉得这办法不错。不过,真要养成一种生活习惯,是要克服懒惰心的。身子累了,精神乏了,一头倒在床上睡着多舒坦呀。“可是扁桃体发炎痛苦呀。”“漱口不就是几分钟的时间嘛。”意志力战胜了偷懒心,我就往漱口杯里放温热水,撒一小勺盐,盐粒化开后,抿嘴仰脖让淡盐水在口腔里咕咕地翻腾一会儿再吐出。每晚如此坚持,咽喉不再干燥发痒,扁桃体不再肿大疼痛,我不吃这“苦头”了。 美国作家查尔斯·都希格在《习惯的力量》一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可以过得更好,只要你愿意去改变,哪怕只是一个很小的习惯。”临睡前坚持用淡盐水漱口,清除口腔内部的细菌和食物残渣,可起到健康卫生效用,就这么简单容易。这是我的一点生活体会。 睡前用淡盐水漱口是一件平常事,不过,成为一种习惯也是不容易的。这里,我强调一句,习惯的本质就是意志力得到了锻炼从而坚持不懈,不让你偷懒。我相信,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会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我妈喜欢搬“家生” 章宜娟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家居住在一间约25平方米的房间。那时的家生(沪语,即家具)也就是衣橱、五斗橱、低橱、碗橱等,以及一摞子的樟木箱和桌椅沙发床等。 我妈爱干净,每两三周就要把家里的大小家生从原来的地方拖出来,清扫其背后及墙面的积尘,等到要将它们放回去的时候,就号召家庭成员,来场屋内家生大迁徙:原在东,现搬到西;原朝南,变朝北。头几次,我爸和哥姐都乐于参与,感受家的焕然一新。邻里串门,亦褒奖良多,集体赞美我妈劳苦功高。这时的我妈,合不拢嘴地笑。可谁知,这一笑,竟笑成了她的习惯,20多年无可救药的习惯:搬家生!这让我们常哭笑不得:搬后的几天,找东西总是一片混乱。原有的橱柜挪了地儿,我们却还惯性地走到老地方,一看不对,赶紧调头。尤其早晨,家里大小5口人,在屋子里穿来穿去,笑闹一团。 有几次哥姐上学不在家,我妈就让我爸充当主劳力,弯腰、下蹲、抬起,一通折腾;后来哥姐工作了,我爸搬不动了,我妈就一个人单挑搞定。每每至此,哥姐回家,刚上楼,就能听到坐在屋外凳子上的我爸,无奈地叨叨:“唉,蛮干净了,侬就勿要搬啦,真吃不消……” 哥姐为顾及我妈的安全,从温柔劝说,到“严令禁止”。可我妈呢,却从不悔改:哪怕一次次重塑我们才调整好不久的寻物习惯,哪怕一次次改写屋内的交通线路! 在我妈眼里,搬“家生”,能使屋子获得一段时间的新鲜和漂亮,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吧。现在的我也喜欢在家里搬搬这个,挪挪那个,莫非我妈的老习惯在影响着我?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