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岁的年纪,盼着年的到来,无非是因为快过年就意味着要放寒假了,心心念念要买什么样的新衣服、新鞋子,那也是童年最美好的时光。待到大年初一呼朋唤友,比比谁的新衣服好看,比比谁的压岁钱多,比比谁的烟花好看……还可以成群结队地到某一个小朋友家里蹭饭,大人一桌,孩子一桌。那时候我们和邻居一个院子挨一个院子,喊一嗓子整个胡同的人都能听见。你家一碗饺子我家一顿肉,到处串门,回家前肚子已是圆滚滚。最喜欢的是跟着大人走亲戚,大人骑着自行车,孩子坐在后座或者前横梁上,拎着大包小包的饼干、苹果、奶粉、麦乳精一家一家地走亲戚。那时候带的东西不多,只要亲人相见就乐呵呵的,那时候平时穿得再邋遢过年也会穿得板板正正,那时候年集上吃一串糖葫芦都是喜洋洋的……
过年热闹场景(来源:山东省邹平市长山镇文化站档案)
十几岁的时候,少年的我们变得多愁善感,过年也不再喜欢跟着大人走亲戚,最怕长辈们问考了多少分、考了第几名,非去不可的也是一边应付亲戚的家长里短,一边心里嘀咕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和同龄的伙伴们一起聊喜欢什么电视剧、喜欢哪个明星、八卦学校里的人和事,成了走亲戚的重要内容,也成了年的一部分。这时候的年味里也多了劳动的香甜,父母会招呼我们加入到包饺子的“队伍”里,你擀皮我包饺子,大人还得一遍遍地在耳边叮嘱:“薄一点,薄一点……剂子大了,小一点。”爷爷、奶奶会在后面不停地鼓劲:“擀得挺好,包得不错……”等到饺子出锅,父母又是一阵唠叨:“你看没捏严,漏出来了吧……”嘻嘻哈哈里都是亲情的温暖。这个年纪也学着大人要守岁,看着春晚,盯着时钟,越是接近午夜,越是觉得时间过得如此之慢,慢慢地终是抵不过困意,睡着了。
过年民俗活动(来源:山东省邹平市长山镇文化站档案)
二十多岁,已经工作了,过年成了一个相当有仪式感的节日,毕竟一年有很多假期,能凑齐一大家人的唯有春节。这时候的我们长大了,快过年了,开始愁着给家里人买什么礼物,是衣服?鞋子?还是特产?小侄子的压岁钱给多少?给父母的红包包多大?什么时候单位放假?回家的车票是哪天的?同学聚会是哪天?到家了,这一年在外面的工作、生活、学习的情况要和家里交代个仔细。妈妈会边做饭边絮絮叨叨地叮嘱你在外面不要亏待自己,要认真工作;爸爸会问在外面有没有受欺负,教你在单位如何与人相处;爷爷奶奶会拿出藏了好久的稀罕物件、私房钱给你,家人们想要把这一年攒下的爱都在这几天里补给你。这时候,你发现父母的头发都白了,妈妈更爱唠叨了,爸爸也不再是小时候的“山”,爷爷奶奶行动更迟缓了,脸上的褶子更深了,唯一不变的是爱你的心。 三十多岁,有了自己的家,年变得忙碌起来。过年走亲戚要准备什么样的东西、准备多少,老人和孩子的衣服、鞋子买什么样的,哪天去姑家哪天去姨家,年货买齐了没…… 没有了在家等着吃饭的悠闲,多了自力更生的担当。年变得辛苦和忙碌,但是都在老人、孩子、亲朋好友欢声笑语里烟消云散了。除夕夜,我们挨个打电话给思念的人,报平安,拜大年。像父母一样为这个家守岁,守不到十二点就睡着的小孩已长大,现在已撑起一个家。听着除夕夜的鞭炮声,安抚着熟睡中受了惊吓的孩子,年里平添了一份责任。 2020年的年,只剩下年三十匆匆吃过的年夜饭和疫情防控的坚守。全家人各地奔回,大人小孩共二十口人,挤在一张大桌上,还未诉说尽一年的思念,就被电视上新冠肺炎疫情的播报打断,匆匆吃过饭,各自回家,少了往年的轻松,多了一份担忧。疫情来袭,大年初二单位工作人员全员上岗,奔赴防疫一线。再后来,志愿者加入了疫情防控队伍,群众团体也自发加入了这支队伍,搬运物资、排查人员、检查站值守、封锁管控,本该在家团圆的我们都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方便面、火腿肠就是我们的大餐,“您好,请登记,测量下体温”就是我们的新年问候。相传古时候每到年末的午夜,年兽就会进攻村子,人们放爆竹,贴春联,驱赶年兽的进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就是新的“年兽”,我们虽不是身披“白甲”的逆行英雄,但一样在防疫的一线坚守,为控制疫情蔓延贡献自己的力量,守护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这一年,年味增添了坚持和勇气,还有必胜的决心。 2021年的春节,在异乡“就地过年”的亲人们,再为年味添一份“理解和担当”。春暖花开,家国安康,何时都是“年”。 (作者单位:山东滨州邹平市长山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