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杂谈 >

孙辈,“带”还是“不带”(中)

时间:2021-01-20来源:新民晚报网 作者:曹国君等 点击:
摄影/赵海银 编者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对人类香火的延续,社会的交替,老人的使命完成了。所以,不少老人选择不带。有人说,老人不带娃,有点不讲人情。本期有篇文章观点认为,带娃是缘分,是情分,不是本分。这是有道理的。另外,从教育学的角度说,
摄影/赵海银

编者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对人类“香火”的延续,社会的交替,老人的使命完成了。所以,不少老人选择“不带”。有人说,老人不带娃,有点不讲人情。本期有篇文章观点认为,带娃是缘分,是情分,不是本分。这是有道理的。另外,从教育学的角度说,父母亲自带娃,是尽父母的责任,也能培养和孩子的亲情,同时也可感受到自己父母的艰辛。


      是缘分,是情分,不是本分

      曹国君


      老人是否要带孙辈?我觉得不带为好,因为老人与第三代之间虽有血缘关系,又有浓厚的隔代亲情,但老人带了第二代再带第三代,不是本分,法律也并无规定,这点年轻的爸妈们应该理解。

      我主张老人不带孙辈:一是,老一辈与第二代有代沟,他们观念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对各种事物的理解不同,很容易在某件事情上形成分歧。我的一个邻居做了阿娘,带了2岁的孙子,吃饭时竟然咀嚼后再喂孩子,媳妇说这极容易传染疾病,她反驳说:“我儿子就是这样喂大的!”为此婆媳之间产生了隔阂。入秋后,儿子要给孩子添衣服,阿娘又说:“捂春三,冻八九,让孩子适当冻一冻,能增加抵抗力。”母子之间又引起不快。因此,与其为带孩子争争吵吵,各执一词,倒不如不带。二是,如今很多小爸小妈习惯于“生”而不“养”,缺乏抚育子女的责任感,放手让他们带孩子,使他们真正体验一下做父母的辛苦,对开创小家庭的独立生活也十分有益。国外的家庭,儿女成家后都与父母分开住,平时电话问候一下,互不干涉,各过各的日子,老人也不带孙辈,大家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反倒使两代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三是,老一辈为了带大子女,劳累了一辈子,理应让他们安度晚年,享享清福了。

      我觉得在孩子生病、儿女出差、家有突发事情等“非常时期”,老人也应主动“救急”,去全力照顾一下孙辈,毕竟老、青、幼三代的亲情血浓于水,等到风平浪静后,仍各就各位,这样的生活方式,应该是现代家庭的最佳模式。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刘笑冰


      老邻居虞阿姨人缘好,姐妹淘有什么活动缺她就不热闹。远到出国游、近到苏浙一带农家乐,虞阿姨的退休生活其乐融融。可令虞阿姨两难的事来了:媳妇生孩子了,亲家还没退休,儿子媳妇非常自然地照社会“惯例”,让虞阿姨帮着带孩子。这下不但把虞阿姨的手脚捆绑住了,她的老姐妹们也觉扫兴了,出上海旅游是不能够了,顶多周末聚聚。虞阿姨提出过由她出钱请保姆,可媳妇一会儿说:“请保姆不放心,身边还是要有自己人看着。”一会儿说:“孩子很快就要学说话了,等下弄得一口外地腔。”甚至还暗地里跟老公说:“你妈现在不帮我带孩子,以后也别想我给她养老。”虞阿姨不想和媳妇搞僵关系让儿子为难,只好被动享受含饴弄孙的乐趣。

      在我国,老人带第三代似乎天经地义,是不成文的规矩。也许自身是独生子女,从小父母包办一切惯了,现在只负责生不负责养的年轻父母还不少。像虞阿姨的媳妇那样,认为老人在自己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不给予帮助,晚年就不配得到自己照顾的人还真有。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现在各方面条件都较好,真要自己带孩子,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老人养大子女已经尽到了应有的责任,年纪大了,晚年生活是经常出门走走玩玩还是带孙辈,应该自己做主。

      生养孩子,不能只生不养,一代人须尽一代人的责任。况且从教育孩子和培养感情的角度看,也应该做父母的自己带孩子。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年轻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先看看自己做到了没有。

     不要另一种“啃老”

      费平


      老人带第三代乃中国国情,是多少年传承下来的。然而任何事不能极端,尤其小夫妻须根据家庭情况作协调,更不能只顾自身“潇洒”,把孩子扔给老人就完事。

      文友Z君女儿是80后,30岁时还不结婚,父母常因焦急与其产生口角。她的理由是趁年轻玩个够。但父母说我们还没很老,你成家有了孩子我们可以帮忙带。可无济于事。后来Z君女儿到33岁才结婚,因男方单亲,婆婆身体不好,孩子名正言顺就归自己父母带。这倒也算了,但娃儿一岁多以后,Z君女儿也住到婆家去了,一周回来一次看看孩子,有时节假日还经常去国内外旅游。老两口苦不堪言,还听女儿曾说:“我不结婚你们催我,说可帮带孩子,现在有了孩子给你们带又嫌累!”为了给两老安慰,每月倒是给不菲的小孩抚养费与“带娃津贴”,但年近古稀的老人如此“吃重”是金钱可抵消的吗?

      Z君平时喜欢去公园练练太极和打打球,目前也都临时放弃,老伴原先是楼组长,还在街道做志愿者,如今早已力不从心,两人只得忍着,怎么办呢,自己的女儿!有时他们也发着怨气说,社会上有人家小辈没经济能力在家“啃老”,我们女儿从某种程度上不是另一种“啃老”吗?他们自己舒服了,我们被“啃”得筋疲力尽……

      老人喜欢第三代是享受天伦之乐。但随着年龄增长,诸多地方客观上身不由己,儿女们要体谅父母甘苦。经济上没“啃老”,精力上也不能“啃老”。当带娃的欢乐注入老人的生活,小辈不宜再给他们本就不大的空间填满辛劳,否则,他们拥有的必定是“快乐的烦恼”。

      请老人适时退场

      羽菡


      有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2岁半以下的儿童中,主要由祖辈照顾的比例达到60%-70%,3岁以上占40%。老人成为带孩子的主力军。可老人带孩子往往会有不少毛病:溺爱、老思想、观念落后、教育跟不上等。

      宝妈小张“吐槽”她家老人总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带娃,一些不好的习惯怎么也纠正不了:亲吻孩子,打喷嚏不遮挡,用吃过的筷子喂食,不实行分餐制等。很小的孩子被查出有胃肠道疾病,就是因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宝妈小施说老人育儿观念落后,有许多过来人的执念:总惯着孩子给各种零食吃,甚至合伙骗父母;可能由于老人体力不行了,让孩子宅在家里玩玩具或甩给电视,限制孩子的探索行为。

      同事小葛在坐月子,她婆婆强势,每次都跟她抢着抱娃。小葛说她都不敢让宝宝哭,一哭婆婆立马推门进来问怎么了,念叨着“奶奶来了,宝宝不哭”,硬是抱走,边走边摇晃着抱。喂奶时她就站在一旁看着,孩子的小嘴一松开奶头,她就伸出手来抱,老想把孩子占为己有。老人帮忙照看孩子小辈本来很感激的,但是她什么事都要插手管管,在你不需要的时候也硬帮你带。爸爸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也被老人抢走了。有句话说得好:爸爸不要缺位,妈妈不要错位,老人不要越位。大家各就其位,边界清晰,才能给孩子一个幸福的原生家庭。

      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的角色尤为重要,即便一些老人有文化,也总是隔了一代,力不从心。老人要适时退场,退场不是疏离,而是把握尺度。希望两辈人的观念冲突,都能被爱(孩子)和尊重(彼此)所消解。

      “一二三,四五六”

      栗言


      小孙女出生了。儿媳和孙女在月子会所度过了一个月,双方老人都感到很轻松。但是,往后的日子谁来带孩子?真是个让人感到头疼的问题。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老人帮着带孙辈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看周边老姐妹忙于带孙辈,完全失去了自我:爱好旅游的,只能在手机的朋友圈看看朋友旅游照过过瘾;喜欢唱歌跳舞的,都忍痛割爱了……

      我退休了,有了空闲的时间,我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再说,我把儿子抚养成人,已经尽过义务了,按人类社会接力式延续的规律,可以不管隔辈人了。从另一角度去考虑,我们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平时习惯了“家务啃老”,现在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是时候唤起他们的责任感了。所以我选择了不带,拿出了一些积蓄,为他们请了保姆。

      儿媳产假后就给孩子断奶上班了。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确实无过多的精力分担家务和带孩子。我与孙女之间毕竟血浓于水,偶尔去看看,孩子越来越可爱,几天不见竟有些牵挂,突然觉得以前完全甩手不管,未免太自私了。

      恰好亲家也这么想,于是形成了共识,采取“一二三,四五六”轮流带孩子方式,即每周一二三亲家带,四五六我去带,星期天则由儿子媳妇自己带。这样一来,加深了我们和孩子的感情联络。我与亲家还是有一定的空余时间出去旅游,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儿子和媳妇也有一天时间过自己的小日子,让儿子他们从买、汏、烧接触锅碗瓢盆和带小孩,体会养孩子的不易,体会人生的艰难,充分锻炼自己。
 
       作者:曹国君/刘笑冰/费平/羽菡/栗言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