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特别钟情于咖啡的一座城市。小小一杯咖啡,在这里已撬动起一个千亿元级市场。特别近五年,沪上咖啡馆快速增长,随着个性化需求潜入城市角角落落,门店总数已过万家。上海的咖啡文化产业,折射出海派时尚产业属性的流变。 据《2020国际文化大都市评价报告》显示,在全球50个国际文化大都市中,上海坐拥的茶馆、咖啡馆总数排名第一。从某种意义上讲,咖啡经济作为新兴产业,被视作判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一项具体指标。 一些学者更是以“咖啡经济活跃度”来评判一个园区、一座城市的产业兴旺程度。在上海,咖啡已跳脱出单一的经济指征,更被烙上独特的海派文化印记,浸入城市肌理,涵养成为独特的城市气质。 更令人意外和惊喜的是:他们也同样赋能着城市的人文观照与精细化治理——从嵌入社区公共空间的迷你咖啡馆、以残障员工为主角的“公益咖啡馆”,到专为认知障碍老人设立的记忆咖啡馆等等……咖啡已不止于一种经济指标、文化符号,她更成为人与人、情感与情感、文化与文化的链接和产业枢纽——集聚着温暖与包容,更播散出热度与智慧。 品质生活的枢纽:咖啡馆的“慢”调和着城市中的“快” 咖啡之所以在上海担得起“文化”二字,关键在于有一批讲求品质的人。 高级咖啡师陆开记得,自己第一次喝到爷爷冲的咖啡是在1984年。那一年,他八岁,家里来了贵客,爷爷从壁橱深处掏出铁罐,拈出深色咖啡渣,捣碎、倒开水、加糖、加奶、搅拌,动作连贯一气呵成。这杯饮料体现着主人的热忱与重视。 咖啡之于上海,早已镌刻在城市的历史长卷中。上世纪30年代,老上海的咖啡馆成为无数文人墨客的“心头好”,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海派文学作品,就是海上墨客“孵”在一家家咖啡馆写就的。 不论时代怎样发展,咖啡馆总能在这座城市找到妥帖的立身之处。它们巧妙地调和了都市生活的“快”与“慢”。 这些年,陆开最直观的感受是——精品咖啡馆越来越多了。这些精致、有格调的咖啡馆通常都避开闹市,选址在临街或紧挨着居民区。源自日本的咖啡品牌阿拉比卡,就将上海首店选在了经典海派街区——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 情感的枢纽:舒适共处的都市空间为精细化治理赋能 散发着馥郁香气的咖啡馆不仅留存着城市记忆,更催生出一个个舒适、自由、充满艺术感的都市新空间。美国社会学家雷伊·欧登伯格指出,家庭居住空间为第一空间,职场为第二空间,城市的咖啡馆就似都市中的第三空间。 在上海,咖啡馆不仅开进黄金商圈、产业园区,更嵌入一方方社区之中——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专职研究员熊竞看来,这些咖啡馆重塑了城市的社会空间、人文空间和心理空间,再造了全新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这些充满人情味的小小咖啡馆,不再只是一个社交空间,更成为一种链接各方的所在,为城市中的精细化治理提供了一个现实载体。 嘉澜庭,永嘉路309号的“口袋公园”,在新一轮城市更新中,一方庭院广场嵌入社区之中,不仅有喷水装置、休憩长廊,更涵纳了一个时髦的迷你咖啡馆,成为周边邻里“客厅的延伸”。 温度的枢纽:不断释放传递出满满温情与善意 咖啡馆,成了人们品质生活和海派文化的枢纽,成了情感交融和社区治理的枢纽,也成为都市温度和能量的枢纽——不断释放、传递出满满温情与善意。 咖啡馆的本质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给人们创造交流活动的场所。在沪上咖啡馆的众多标签中,除高品质、个性化以外,不得不提“温暖”二字。 在静安区,首个自闭症患者社会实践基地“爱咖啡”暖心营业;在浦东新区,“默咖啡”让残障员工担纲主角;在上海首个心智障碍支持性就业基地,“梦工坊咖啡”让不少困难家庭圆了就业梦;也有网红咖啡馆,在氤氲咖啡香中为听障人士营造体面就业的环境。带着公益基因的咖啡馆正在创新探索一种可持续的社区共融公益方式。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