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杂谈 >

我的城市我的梦——一群新上海人的故事

时间:2020-12-08来源:新民晚报网 作者:王冠珠/杨林兵/徐文/ 点击:
编者按 上海:这个有发展机会与才华呈现舞台的大都市,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80后90后,这些年轻人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有律师、工程师、设计师、公务员不同的岗位,同样的追梦,一番打拼之后创出自己的新天地。上海:我的城市我的梦,每个人的故事都那么特别。

编者按>>>

      上海:这个有发展机会与才华呈现舞台的大都市,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80后90后,这些年轻人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有律师、工程师、设计师、公务员……不同的岗位,同样的追梦,一番打拼之后创出自己的新天地。上海:我的城市我的梦,每个人的故事都那么特别。


      我爱“上海精神”

      ◆王冠珠


      我的家乡是大连。可能因为我从小是在北方的海边长大,所以对南方的大上海一直怀有一种浪漫的想象。从国外读研(环境科学专业)毕业回国后,没有任何犹豫就直接选择来上海工作。最初我从事的工作是专业对口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后来机缘巧合,通过考试当上了浦东新区的基层公务员。

      曾经听说上海人不够热情,哪里呀!来上海的三年里,我感受到的尽是本地同事朋友、社区阿姨爷叔们真心实意的帮助。小区楼下的阿姨给我介绍附近的菜场、超市,下班后同事开车把我带去地铁站的那一小段路,我要回老家时可以放心地把钥匙交给隔壁邻居阿姨帮忙照顾我的猫。上海温暖着我。每当与在家乡的朋友说起上海与老家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服务精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说的就是上海这样的城市。有事拨打12345市民热线,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主管部门的回复;随申办一个小小的App,让很多事情可以线上办理;更不用说社区服务中心和家门口服务站,可以办理绝大部分一般性事务,再也不用东奔西跑一个窗口一个窗口地排队。

      我亲身参与的宣传、落实垃圾分类的工作,让我见识了上海人的效率。全市2000多万居民都自觉参加哪!湿垃圾破袋神器、洗手装置,甚至用上了人工智能等最新科技,让居民更愿意配合做好源头分类。这次十一回老家,家里的垃圾桶不分干湿,我甚至有点不适应了,需要我这个“上海人”对家乡人好好做宣传了!

      在上海,我的体会是:生活节奏很快,创新的速度也很快,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跟得上,才能在新时代走在前列。“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影响着我。于是我知道,我终将生活在这座城市。

      我的“律师梦”

      ◆杨林兵


      我的老家是江西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直到我大学毕业时,它依然没有通电。煤(洋)油灯陪伴了我24年。虽然每天上学都要从山上跑到山下,一口气跑出几公里,唯一的一双鞋也舍不得穿,但我学习一直很努力,成绩很好。高三那年,我的一个远房亲戚被抓捕归“案”后死于非命。我被激怒了,一封“泪书”直接寄给了中央并抄寄给《半月谈》杂志社,万万没有想到,高考前夕,我竟然接到了江西省公安厅厅长的约访通知……也许,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的梦想萌芽了:我要走出大山,成为一名为正义呐喊的“英雄”。

      大学时光,像风一样从指间流过。毕业后,我曾在7个城市工作过,“流浪”的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直到有一天我突然“顿悟”:与其如此蹉跎,还不如索性去一个平台更大、机会更多的地方。2005年12月17日,我来到上海。

      上海——一个梦里都够不到的城市,总有种让人裂痛的游离感。我的存在,太渺小,似乎没有意义;我的“律师梦”,也渺小,投出的上百份简历,都石沉大海。日子,在贫穷中挣扎,我和女友每天一分一毛地计算着开销,两个人只吃10元钱。但我认真过着每一天,每晚睡前都会审视这一天的得失,努力让“活得好”成了生命的自觉。

      为了谋生,我做起保险经纪人。别人不想接的单我接、不愿打的电话我打,拼命研究保险方案,没给自己放过一天假。一年半后,因为业绩突出,我做了公司副总裁。然而,做律师才是我的梦想,对此我须臾不忘。我果断辞职了,到陆家嘴一家刚成立的律所里开始了实习。这一呆,就是六年半,我做到了合伙人,律所也渐渐跻身上海行业前列。

      生活似乎应该满足了!但是35岁那年,我又做了一个令大家震惊的决定:放弃了在那间律所的全部股份、身份,转身离开。8年奋斗,让我对人生有了新认识:金钱只是副产品,它必须依附于一个使命;我要建立一家完全符合自己初心的律所。新的律所成立的日子,正是我来上海的时间:12月17日。一切都从“零”开始。以法律为信仰,以“幸福”为理念,认真做业务,坚持做公益,为修复各种受损的社会关系尽最大努力。这是我工作的宗旨。如今,律所成立近六载,平稳发展,成员80余,部门十余个,是全国唯一提出“幸福”理念的律所。我欣喜地看到:“我”变成了“我们”,这场“英雄梦”做大了。对于上海的感恩,是让我更加坚持自己的信仰,用知识与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我与我的证件

      ◆徐文


      2010年9月8日,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天。怀揣着一张武昌至上海的火车票和一张写有行程和联系人的名片,我来到上海。在车站,与送我的父亲洒泪分别。

      2010年9月9日,入职面试第一天,人资主管问我:想做什么岗位,我可以尽量满足你。我毫不犹豫地说就从车间做起,从基层普通员工做起。他说:“小伙子,有志气,加油干,这里一定会有属于你的一片天!”他给我安排好食宿后,给了我一天时间去办理入职需要提交的材料。印象深刻的是那天下午,我去办了上海市临时居住证。作为外来务工人员,有了在上海的“合法”身份。

      从大学生活直接过渡到工厂生活,起初我完全不适应,厂里周末没有文娱活动,每天2点一线的生活有点枯燥。“小伙子,你是党员啊!来参加我们的组织生活吧!”有一天,公司党支部书记联系我。我这才知道原来上海市中小企业党组织、工会和共青团组织健全。我这个“文青”可以有用武之地啦!由于积极参加党、工、团的各项活动,表现突出,在2011年公司团委换届选举时,我当选公司团支部副书记。2011年,我工作转正后公司发了我的个人社保卡——上海外来人员综合保险卡,年底发了我的个人养老保险单。入职第一年我月综合工资3000元左右。

      2011-2014年将近4年的车间工人生活,1400多个日日夜夜,我的工作遍及工厂每一道工序,熟练掌握了每个岗位的核心技能。我越干越出色了。记得2014年6月的某天下午,我正在车间清机,公司领导找到我,问我是否愿意去工艺部工作?“什么?让我去工艺部工作?”要知道一个工厂的工艺部是掌握核心技术的部门。我立刻激动地答应了。这之后,每天工作12-16小时,努力学习工艺技术,积极向老同事请教,2年时间内对自己负责的工段实现独当一面。此后3年2次晋升,我从一名车间工人提拔为工艺工程师,月薪也因此提高到5000元。

      在上海呆的时间越久,越觉得自身的学历远远不够。2015年10月我毅然报考了上海市成人高校招生考试,考入上海大学管理学院。2016-2019年在上海大学半工半读3年,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和优秀毕业生称号。

      2018年上海市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评选工作,我有幸成为公司第一批参加培训的人,并顺利获得了“上海市专利工作者”证书。2018年至今,我以第一作者身份申报2项发明专利和12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目前已授权6项。由于贡献突出,我的月薪资被提高至7000元左右。

      2019年1月起,上海新版社会保障卡集中换发工作启动,我之前“上海市社保卡医保专用”变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证的变化也带来了身份的变化,我从一名外来务工人员变为了“新上海人”。不知不觉已经在上海工作生活了近10年,我已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

      我老家的亲人都来上海

      ◆崔壮壮


      我来自安徽蚌埠。2011年,我高中毕业考入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就读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当时,申城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正如火如荼地拔地而起,浦东这片热土就牢牢地吸引了我的视线。大三的课业需要进实习单位见习一年,我经推荐进入了一家浦东的民营设计公司,领导根据准新人的特长来定位工作,我因在校自学过SKETCHUP软件,所以除了实习之外,还被委以设计建模的任务。老板说,年轻时别怕苦,学到了就是自己的,别人拿都拿不走。一年的实习期很快满期,2014年,我顺利地被公司录用成为职场新人。

      2015年,随着工作的转正,老家的女友也来到上海,顺理成章,我步入婚姻殿堂。一年后,我们喜获一子。领导与同事为我顺利地完成工作、结婚、生子三级跳连连祝贺。此时,上海各行各业都在迅速发展,竞争激烈,看着身边不少条件相仿的同事有因承受不了在上海孤身奋斗的寂寞、有因结婚生子生活的压力而回归原籍,我想,我要留在上海,我的专业决定了在上海才有最好的发展。在安徽的父母也搬来上海,母亲帮我带娃、父亲开了小店补贴家用。我更加心无旁骛地勤勉工作,扎实走好每一步,肩扛着家庭和事业的重任不亦乐乎。

      室内设计由装饰、结构、机电、水暖各个工种的设计组合而成,前期的综合统筹和后期的现场跟踪每一步都马虎不得,工作实践让我学到团队配合、互相协作的重要性,专业度的提升让自己更有信心把握现场和图纸的冲突,以找到最佳解决方案。与团队外籍设计总监的合作更打开了我的视野,毕业三年,我成为一名设计负责人,完成了诸多满意的作品。

      如今,我工作在设计团队的一线,从事着施工图深化的工作,那是为设计概念做落地实施的工作,在分工细化的设计行业,业内的优秀者非常稀缺。三十而立的我,也越来越有信心,规划好自己的发展蓝图,为企业集团在上海的建设奉献自己的青春。2020年10月,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安家立业的使命也在落实,我们在上海周边的花桥购置了一套三居室房子。我们这一辈是幸运的,忠于现实、摆正自己、不懈努力,梦想一定能在最平凡的土壤里开出鲜艳的花朵。我们全家人都热爱上海。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