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旭在工作中
口述:张亚旭 采访:周华诚 编者按>>> 蒋道银老师修复过上千件文物,被称为“中国古陶瓷修复第一人”。他是国家级古陶瓷修复技艺非遗传承人,也是上海博物馆古瓷修复高级工艺师,张亚旭是他的助教,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的老师,她爱上修复古陶瓷的过程及人生选择,是90后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写照。“传承”是热爱使然,也是责任有加。 听说我是做古陶瓷修复的,人家眼睛都瞪大了:你年纪轻轻,还会这个? 其实说来都因有缘。 拜师学艺 我的本科,在中国美院学的艺术策划。毕业后想要读研,不巧我们那个专业要隔年招一回,轮到我这一年没招,只能换专业。我就看到艺术品鉴赏与修复,感觉相近,就去报考了。当时还不太了解这一行到底做什么,后来才深入了解、慢慢明白过来。 其实文物修复太有意思了。“交学费”的事情太多了,现在古玩市场里,赝品占多数。运气好,能碰上喜欢的价格又合适的东西。这就对你的眼光有非常高的要求了。我以前当然也买到不对的东西,开始看着很好,越看越喜欢,后来随着知识积累的增加,找到了毛病,就一眼能识破了。我现在家里喂狗的那个碗,就是当初打眼买的不到代的龙泉窑碗。留着它,也是给自己提个醒。 对旧器物的兴趣,主要源于它的美。中国的古陶瓷太美了,沉静,秀雅,经过时间的磨洗更显出内敛的美感。不过在漫长的时间里,很多古陶瓷在出土或流传之后,由于年代久远,或是种种原因,造成破损、毁坏。怎么把这种破损的器物修复起来,恢复它的完美状态,让大家可以欣赏它的美,就很重要。我们做的瓷器修复工作,意义就在这里。 修复古陶瓷,老师经常会说,要多看,多摸,多实践。看多了,摸多了,试多了,经验就出来了。 我师从于蒋道银老师,学习古陶瓷的修复。之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蒋道银老师的女儿蒋蔚,她从小就向父亲学习修复手艺,自己也成了一名文物修复师。父女俩致力于古陶瓷文物修复,推广古陶瓷文化。蒋蔚老师带我拜访了蒋道银老师。由于我的研究生专业刚好对口,蒋道银老师又看我对修复非常热爱,便决定收我为徒,将自己文物修复经验一点点传授于我。蒋道银老师修复过上千件文物,被称为“中国古陶瓷修复第一人”。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元青花凤首扁壶,就是经蒋道银老师之手修复的。蒋老师今年已经74岁了。我从研二时拜蒋老师为师,至今已经五年了。他现在依然意气风发,谈吐中气十足。 以前我去逛古玩市场,发现有的古玩贩子会把高仿品砸碎,再把瓷片拿来卖。没经验的人往往掉以轻心,把这种瓷片当作老东西买回去了。 其实那些东西,如果有经验了,能看出来。比如说,看釉水,看土沁,看修足、口沿,等等。现在很多年轻人,眼光也好,格局也大。上次,我在杭州的吴山广场那边古玩市场,接触到一个95后,古玩店开了很多年。他说,从十二三岁就开始玩这些东西了。 修旧如旧 这些年泡古玩市场,完整瓷器的价格较贵,所以我收得更多的是残器或瓷片,自己正好拿来修复。瓷片起码有五六百片。东西多了,都没地方堆。书桌上,架子上,床边上,到处都是。搬家也特别麻烦,生怕弄丢了弄坏了。 你问我修复瓷器,跟练眼力有什么关系——太有关系了!一是有了这样的眼力,才能修得完美一些。二是如果看到正在修的东西不对,顿时就不想修了。文物修复,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拆卸、清洗、补缺、打磨、打底、做色、上光、做旧……每一个步骤,都要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对付。修一件东西,时间短的几周,时间长的,得一年两年。 一件老的东西,修好的地方必须和它原来的地方一样老旧才行。比如有的薄厚不一的釉水呀,铁锈斑呀,或者划痕呀一一都要重现出来,要看不出任何人为加工的痕迹。 可以说,要穷尽一切方法、手段,去达到想要的效果。比如说,我走在路上,低头走路时,突然看到地板砖上面的划痕挺自然的。你就想,人踩来踩去怎么弄出来的。一定是鞋底里有沙子。那就从旁边抓一把沙,去打磨一下器物,看看能不能出来那个效果。 我们的修复方法,是“冷修复”。这是与进炉子烧的“热修复”相对应。“热修复”会对风险难以把控,古陶器经不起这种摧残。“冷修复”,用的都是化学材料。这些年,修复的化学材料一直更新,有国产的,有进口的,各个牌子都有,各种性能也不一样。 然后就是反复做实验,什么样的破损,什么样的质地,用什么样的材料去修。如果是质地很松软的陶器,就不能用渗透性很强的粘合剂,否则不仅不牢固,粘合剂还会渗入胎体,对原件产生污染、破坏。 只有反复做实验,不行就推倒重来,要有巨大的耐心,才能找到一个最合适的方法进行修复。 另外,有些瓷器上面的彩绘和花纹,得用矿物质颜料去调出来。这时候,我们所处环境的色温、光线,都会影响所调的颜色的准确度。有时候,调来调去,一个月都调不好,颜色就是不对,简直要让人抓狂。 有的时候,顺手一调,哎,颜色就对了。所以这事儿也需要一点运气,或者说灵感。碰到这样的时候,你就不能停下来了。就像医生做手术一样,一上手术台,就是七八个小时,十几个小时,真不能停下来。你得一口气把这个步骤做完。 所以瓷器修复,需要多学科知识的支撑,比如历史、美术、化学、物理、生物学等等,都会在修复中用到。 当一件损坏的器物终于呈现在眼前,完美如初时,那种喜悦感和成就感,没有什么可以代替。 将心注入 我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当老师已经一年多了。我们也经常接到一些客户的修复需求,他们拿着器物来修复,并且要求我们保密,不希望自己的收藏品,被别人知道修复过。对此我们也必须严守规则。 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未来会出现一个新的职业,“修复鉴定师”。一件东西,有没有修复过,一般的人看不出来,只有行内人才能看明白。如果我没有学过修复,就不会知道有这么多的技术与手法。 学生们经常一起商讨修复的技术,如果修不到位,就多加练习。此外我们也会跟踪国外的修复手法,看看他们的材料发展到什么地步,有没有新的手法出现。 当然,从事这一行,终究还是有无穷的乐趣,才让我热爱它。有一次,我很幸运地,从市场上收到一片元末明初的青白釉贴塑梅花大罐的一件瓷片。那件瓷片太美了,我爱不释手,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在手上摸来摸去、左看右看。心里想着,要是有一天能收到一件完整器该多好,收不到哪怕是上上手,也是一件乐事。 不出几天,好像老天得知了我的心愿,我们学院接到了太仓市博物馆的委托,修复一件口沿略残的东西,正是元末明初的青白釉贴塑梅花大罐!器物送来的时候,我激动极了,跟博物馆老师说:“我自己有一件残片,这次多亏你们,我才有机会与完整器朝夕相处,非常感谢!” 这种巧合,真是奇妙的缘分。修复工作由我辅助蒋老师来完成。那段时间,我们利用上课之余的时间,来开展修复工作。一个月后修复完成,博物馆的老师来将器物接走,我心里依依不舍。作为文物修复师,我们经手修复的每一件器物,都已跟它有了情感的交流,这种情感,穿越几百年的时光,慢慢抚平岁月在器物身上留下的创伤,而器物,也在一点一点治愈我们的内心。 (本版图片中的古瓷器,都由蒋道银先生修复) 采访手记>>> 现在热爱古陶瓷和修复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网络信息比较发达,大家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会更加方便,年轻人展现出了更多的热情。也因为现在有很多的关于文物的综艺节目以及纪录片都很不错,对修复这个专业起到很好的宣传,让更多的人得知并感兴趣。 修复专业的课程是比较全面的,是由文史、艺术、修复技艺、现代科学四大知识体系构成的知识结构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现今文博行业急需既有扎实文史艺术素养、又懂材料科学技术,同时掌握修复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具体的课程有:保护与修复基础、职业健康与安全、陶瓷材料的历史与技术、修复材料学基础、美术考古学、色彩表现基础、文化遗产概论、应用化学、仪器分析入门、古汉语、档案摄影、生物学与文物保护、自然科学在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外文文献导读等等。 我国待保护与修复的可移动文物数量庞大,但是全国保护与修复人才总量不足2000人,无法完成保护与修复任务,人才缺口将长期存在;传统的“师承制”培养的修复师数量有限并且不能很好地满足行业的迫切需求,也正是因为如此,蒋道银教授从行业走入高校,组建教学团队,深化教学改革,改进培养方法,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教学时间平台建设,建立校馆合作渠道,探索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的良性模式。每年培养的学生就业去向有:博物馆、拍卖行、美术馆、以及各大古玩交易平台等。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符合文博行业要求的修复师大概要4-10年,根据个人学习情况而定。张亚旭认为悟性与投入、理论与实践双双结合最重要。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