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良渚博物院通过复原古人生活场景、多媒体互动等方式让观众了解和体验良渚文化。 资料图片
2019年6月30日到7月10日,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于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今年,中国有两处世界遗产申报项目,“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良渚古城遗址”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距今约5300年—4000年的良渚文化为中华5000年文明史提供了最直接、最典型的物证,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从良渚文化的考古发现,我们能够清晰地还原5000年前江南先民们的衣、食、住、行。 缘何被称为“中华第一城” 从1936年杭州余杭县良渚镇人施昕更发现良渚遗址开始,良渚考古就经历了不少坎坷:最初,它被认为是受山东龙山文化影响而形成的晚期黑陶文化。直到上世纪80年代,良渚古城中的反山、瑶山两个遗址被发现,出土的玉器超过了以往良渚玉器发掘的总和,一股研究良渚玉器的热潮迅猛形成。 2007年,良渚古城被发现,在华夏大地古国林立的状态里,成为一颗耀眼的明珠。良渚古城是整个良渚文化的核心,它与良渚玉器等一同构成良渚文明最具代表性的物质遗存。著名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先生认为,良渚古城是中国同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市,可谓“中华第一城”。 良渚古城遗址由城址、外围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含祭坛)和与遗址功能直接关联的自然地形、地貌组成,占地总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其中城址面积约为631万平方米,由宫殿区、内城、外城呈向心式三重布局组成,类似后世中国都城的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古城北部和西北部还分布着由11条水坝构成的规模宏大的水利系统。 之所以说良渚古城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提供了重要实证,被普遍认可的原因有两个:在世界同期和全国范围都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清晰的古城格局;古城外围有大型的水利工程,极其罕见。 来自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世界水利专家弗农·斯卡伯勒教授表示,良渚遗址考古证明了中华文明与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处在相同的时间点上,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系统。 良渚古城城址区及水利系统均为人工堆筑而成,工程极为浩大。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的土石方总量达1005万平方米。2017年,通过碳14分析,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良渚古城的历时性研究取得了新进展。研究员王宁远告诉记者:“原先我们只知道良渚古城内有什么东西,但是哪个先建、哪个后建,我们是不知道的。2017年的碳14分析后,我们大致可以排出一个营建顺序:水利系统——宫殿区——王陵区。水利系统建了一两百年后才建设了城墙,先建内城,再建了外城。” 吃喝“头等大事”如何解决 都城建好后,要解决的头等大事就是吃饭问题。经研究人员测算,良渚内城及外郭的人口规模在9000-14000人;外围的人口则在7000-10000人。通过考古发掘,在宫殿区的莫角山台地东坡发现了大量堆积的炭化稻谷,从而可以判断这一片应建有大型粮仓,考古人员将其称为“皇家粮仓”。这说明,当时已大规模囤积粮食,供城内王族与居民食用。 然而专家推测,这个粮仓中只有数十万斤的稻谷。如果按每人每天一斤稻谷的食用量计算,一年下来,良渚王城的居民需要消耗不少于150万千克稻谷,光靠存粮显然行不通。而且,在良渚王城遗址区内没发现任何稻田的痕迹,那当时的人们是怎么解决吃饭问题的呢? 原来,当时的杭嘉湖平原都是粮食产区,生产的稻谷依靠水运被源源不断地送到良渚王城,以备贵族和手工业者储存食用。 水是生命之源,古人想要获取饮用水,主要靠挽起袖子动手凿井。同在江南水乡的苏州澄湖遗址,展示了5500年前人类生活的痕迹。这里有原始村落和水稻田等地貌遗址,更重要的是考古发掘了402口水井。这个数量足够解决当时这里人们的饮水难题。 而在良渚,有一座由许多粗大方木围合而成的“口”字形大井,再结合其他水井遗址,不难推断,当时良渚人也通过凿井来获取饮用水。可在目前考古发掘范围内,这些数量的水井,根本不足以支撑城中居民日常用水。那么,良渚的居民如何解决饮水问题呢? 从已出土的陶器看,当时的居民虽不具备烧制大水缸的技术,但生产出了很多体量较大的陶尊,有的陶尊直径达到42厘米,高度达到33厘米,容积大约能达40多升,至少够解决一家人几天的用水需求。考古学家们由此推断,良渚先民们先通过水井解决一部分饮水需求,同时会使用大型陶尊在多雨的江南承接雨水,也会用它们来实现河水的存储与净化。 竹如流水舟如龙 已知的考古资料显示,良渚有9座城门,其中8座由水门构成。不难推测,当时的居民日常往来以水上交通为主。经考古发掘证实,良渚人的常用交通工具有用单根树干挖成的独木舟,也有用竹材捆扎而成的竹排。余杭南湖遗址曾发现长280厘米,宽60厘米,由5道竹篾编缀而成的竹筏。为这些竹制交通工具提供推力的,既有简单的竹撑杆,也有制作精细的木船浆。而这两者也均被发现于良渚王城遗址区的河道中,从而证实了良渚先民划船来往的事实。 这些水上交通工具的制作过程也不复杂,只需要将多根竹子捆扎成一排即可做成竹排,将一根木板略作凿削即可制成船桨,供人们出行使用。 凡在水运发达的地区,码头都是必不可少的设施。在良渚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了多处位于城内的水上码头:沿岸的木桩为埠头桩基,主要发挥加固岸基的作用;外伸的木桩为栈桥桩基,个体较大,通常呈丛状等距分布,向水面延伸。在木桩上,铺设木板供人行走。在码头下面的堆积层中,有数量众多的陶器碎片、生活垃圾等,说明这里曾被频繁使用,使用者众多。 良渚的几种码头之间,已经出现了工艺水平的差别。普通聚落的码头,护岸处理方式比较简单,主要依托木桩楔入水中加固,使用的木桩尺寸不大,地基也没有经过特殊加固处理。而在宫殿区附近水岸发现的码头,工艺处理方式要复杂许多:在草裹泥堆筑层的底部并排铺垫有三个竹片,竹片均由细竹子编织而成,编织方式也稍有不同。竹片编织物两边及中间有垂直楔入的木桩组成的木构遗迹,木桩底部削尖插入原河道淤积土中,木桩顶部还有榫卯结构,制作相当考究。 不过,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至今为止,良渚城外一直没发现有码头遗址存在。难道当时城外不需要码头? 对此,有专家认为:良渚王城东边钟家港沿河两岸分布着木材、玉、漆器等加工作坊,这些作坊使用的物料有显著的区别,对码头的形态、地点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运输20米长的大木头,需要很大的船只或者竹筏。除了日常运输物料之外,良渚城内居民众多,与外界的交流往来也十分频繁,所以城外必须有码头做接应。只是限于现在考古发掘的条件,人们只能透过千年时光的堆积,一层一层地发掘地下空间,尚且需要更多的时间。目前还没发现,并不代表当时城外不存在码头。 (本文综合自《国家人文历史》《文汇报》、澎湃新闻、浙江在线等) 责编: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