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康花园的雪松至今仍然郁郁葱葱
1940年代的新康花园 新康洋行的老板爱德华·埃兹拉更多新康花园相关照片详见“文汇App”和“文汇笔会”微信公众号 上海寸土寸金,核心地段更往往以钻石来形容,而既处核心地段,却又闹中取静,享受一份文人的悠闲,这就只能让人羡慕嫉妒恨了。新康花园,足以当得起这样一份骄傲。 一 这是一个颇为奇特的住宅小区,其全部建筑群竟然南北连接了上海的两条著名马路:南面是复兴中路1360弄,推开小区铁门进去,四幢五层公寓住宅四角对峙,优雅地合围出中间的公共地带。因是点式分布的公寓建筑群,故这个区域又叫做“新康公寓”(Ezra Apartments);从南部一路前行,到达北部已来到著名的淮海中路,门牌号是1273弄,14幢两层花园住宅沿着整条弄堂两两分列,中规中矩,整齐规范。北部区域的住宅因都带有庭院,故名 “新康花园” (Ezra Court)。这南北贯通的两片区域占地面积19.52亩(13013.3平方米),1934年由新康洋行建造,按“小区域服从大区域”的习俗,又整个被叫做“新康花园”。 不管是新康公寓还是新康花园,它们的英文名称中都有一个名词:Ezra,其对应的汉译名是:埃兹拉。熟悉上海历史的人大都知道,这是一个在近代上海非常有影响的犹太家族。上海开埠以后,最早抵达此地并开设洋行的,就是以对商机嗅觉敏锐而著称的犹太人。当时掌握上海工商血脉的外国人中也尤以犹太人为多,最著名的除沙逊、哈同外,还有嘉道理家族、安诺德家族、索福家族等,埃兹拉家族也是其中的重要成员。 1886年,伊萨克·埃兹拉在上海创办新康洋行,1906年,23岁的爱德华·埃兹拉从父亲手中接过新康洋行,将洋行的经营方向从鸦片贸易转到大规模的房地产建设和经营上。其时,爱德华·埃兹拉已在上海犹太人中崭露头角,他是第一个在上海出生的工部局董事。一年后,爱德华·埃兹拉和莫泽勒·索福在埃尔汇堂举行婚礼,至此,上海犹太人中的两个重要家族:埃兹拉家族和索福家族因联姻而携手,势力更加强大。1917年,爱德华·埃兹拉出资收购《大陆报》并出任董事会主席一职,这是第一份由职业新闻记者创办的近代在华英文报纸,也是民国时期最早、最重要的美式报纸。爱德华·埃兹拉过世后,他的两个妻弟阿瑟·索福和西奥多·索福又先后担任《大陆报》的主编,两大家族前后掌控《大陆报》长达约三十年。 1934年,霞飞路(今淮海路)上的埃兹拉私人花园(今淮海中路1273弄新康花园)和索福私人花园(今淮海中路1285弄上方花园),几乎同时由马海洋行设计,改建成高级公寓式花园里弄住宅,这就是今天的新康花园和上方花园。 二 新康花园的具体方位,在淮海中路南侧,复兴中路北侧,近汾阳路、宝庆路,与上方花园相邻。它有两个门牌号:南部是复兴中路1360弄1-4号,即四幢五层公寓,一幢一号;北部为淮海中路1273弄1-28号,即14幢二层花园住宅,其中11幢是1934年所造,每幢二层,每层一户人家,一个门牌号,单号是一楼,双号是二楼,一共1-22号,22家住户。在公寓和花园住宅之间,当时另建有平房汽车间及附屋25间,主要是给那些外国人和官员的汽车司机居住的。2000年政府进行旧屋改造,这些汽车房被推倒重建,建造了三幢和原先花园住宅风格相同的二层住房,房号是26、27和28号,这样,新康花园的房号对外标的是淮海中路1273弄1-28号,其实,23-25号是没有的,故实际居住业主是25户。 新康花园的建筑风格是西班牙式。北部11幢砖木结构花园住宅沿着整条弄堂两边分列,平缓的屋顶和花园墙的顶部都披着红色的筒瓦,沿着屋顶的红色瓦片下檐边有连续的邮票齿形连续拱券纹。每一幢住宅都有两层,一层一套,全部分层分户处理,底层和二楼住户各有自家门户进出,互不干扰,设计非常人性化。 底层庭院内植雪松,苍翠挺拔,郁郁葱葱,营造出幽静的氛围,成为新康花园一大特色。 新康花园弄内走道十分宽敞,南北主通道宽达6.5米,东西向八条次通道也有5.5米宽,弄内中段还设有停车位,设计周到细腻。沿着弄内主通道一直往前走,到达南部底端,那里是复兴中路以北一块方形的土地,开发商在这块土地上建造了四幢5层公寓,每幢各居一角,呈点状式分布,大门均面向中央的公共花坛。公寓一、二层外立面加横线条,上三层为素面,顶部为平台。一到三层每层为两套两室户,四五层为跃层两套四室户。主要房间的面积均为23—35平方米。新康花园南部区域的这四幢五层公寓,就是外间习称的新康公寓。 新康花园当年所在位置,正处在繁华优雅的霞飞路和僻静开阔的徐家汇交接处,很受当时富人的青睐。 三 今年已经85岁高龄的沈育英阿姨,可能是新康花园目前“居龄”最久的住户了。沈阿姨是1955年嫁给市委财贸政治部的干部郑元庠,并住进新康花园的。政府当时按行政级别高低安排住房,有住二层楼花园住宅的,也有住五层楼高级套房的。郑元庠当时只是科级干部,住进了新康公寓4号楼1室,分配的住房是最小的34平米的一套间。这34平米是实用居住面积,房间可以隔成二间,卫生和厨房都是独用,房租是按机关宿舍标准收取,非常便宜。沈阿姨还记得,他们住的这间房,最初房租每月仅仅只有5元多一点,即使到了经过调整后的1960年,房租也只有7元4角2分,仅占他们夫妇俩收入的二十分之一。那时,他们的小日子过得简单而充足,并对将来的生活充满了憧憬。 但谁也没能想到,他们幸福的日子并没有能维持多久,丈夫郑元庠1961年就因病早早过世了,生活的轨道一下子就转了向。当时沈育英已经生育了三个孩子,大的刚四岁,最小的才6个月,家庭生活的全部重担,都压到了她一个人身上。那时,沈阿姨的行政级别是22级,一个月的工资收入是60元。为了照顾孩子,她必须把妈妈接来住在一起,这样,60元钱要养活大大小小5个人,生活之拮据完全可以想象。当时,沈育英阿姨一家生活之节俭是出了名的,附近菜场商店的营业员都知道,她去那里经常买的就是青菜、萝卜之类最便宜的蔬菜,只有逢年过节才会捎带上一点荤腥。沈育英全家经常吃的是青菜豆腐和泡饭萝卜干,这几乎成了他们全家一成不变的食谱。但即使家境贫寒,沈育英对孩子的学习却始终抓得很紧,不敢有丝毫松懈。大儿子在1977年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如今已是某重点高校的计算机系主任;其他两个子女也都学业有成,在各自领域内都堪称成功人士。 由于常年操劳过度,沈育英1995年罹患上了结肠癌,病情来势汹汹,十分危急。所幸,她遇到了一个好邻居,在癌症治疗领域享有盛名的专家:汤钊猷教授。 汤钊猷住在3号楼,和沈育英是邻居。沈育英罹患癌症的消息传出后,汤钊猷和夫人李其松十分关切,亲自上门看望,为她仔细诊治,并坚持每周一次根据她的病情变换开出新处方。沈育英度过危险期后,汤钊猷、李其松根据她的身体情况,不赞成她化疗,建议进行保守疗法;病情稳定进入康复期后,又及时提醒她定期复查……就是在这样悉心治疗和呵护关心下,沈育英身体恢复得很好。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她还是腰板硬朗,神清气爽。 漫步在新康花园,最有可能碰到的,也许就是那些医学专家了。如住14号的董承琅,25岁即获得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系我国著名的心血管内科专家,中国心血管内科学的奠基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一级教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科主任。中国使用的第一台心电图机,即是他九十多年前从美国带回来的,现在的很多医学院士和著名教授,也都是他的门下弟子。如今说起董承琅医生,医学界的人都形容为“神一样的存在”。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国家一级教授朱诚也住在公寓3号楼。朱诚是我国现代颅脑创伤学的主要开拓者,也是军队神经外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早在1949年他就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兵团参加浙江沿海岛屿的解放战役,负责战地手术救护;以后又任浙江军区直属医院外科主任,负责组织领导抗美援朝晚期战伤的救治工作。1957年起,他调到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一手组建了长征医院的神经外科队伍,使长征医院的颅脑外科医治水平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2017年他以95岁高龄病逝时,发来唁电、参加追思会的同事、学生,犹如我国神经外科精英队伍的一次大集合。 董承琅、汤钊猷、朱诚,这三位堪称我国医学界三个不同领域内的最高权威。他们在新康花园比邻而居,也是一段难得的都市佳话。 四 画家颜文梁,可能是新康花园里知名度最高的一位居民。不少名家在他们的文章中描述过他在新康花园中的点点滴滴,网上更是可以找到很多颜文梁在新康花园中的逸闻轶事。 颜文梁是苏州人,也是苏州美专的创办人,但他和上海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担任过上海美术家协会的副主席,住宅就在新康花园,门牌号是17号。 在新康花园说起颜文梁,似乎人人都认识他,或者至少都知道他。其实,颜文梁是19世纪生人,现在的人和他隔着几代呢,只是老人为人良善,人缘极好,于是口口相传,遂成为新康花园的一代偶像。 颜文梁1893年出生于苏州干将坊的一个绘画世家,父亲颜纯生是近代绘画大家任伯年的入室弟子。颜文梁1908年于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时,即在日本画师指导下开始学习西画。1922年回苏州创办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28年入法国巴黎高等美术专科学校,师从皮埃尔·罗朗士教授学画。1932年学成归国时,购置并运回著名雕塑石膏像近五百件和大量美术图书,使苏州美专的教学设备名冠全国。1949年后,他一直在上海、浙江、江苏三地从事绘画和美术教育工作。 而新康花园则是老人长期居住的地方。因老人名气大,在“新康”居住时间长,脾气又好,故不管认识不认识,新朋旧友来这里探望老人的特别多,时间一久,老人便成为了新康花园的一道风景线。颜文梁平时出来在花园里散步,逢人便打招呼,态度极和蔼,就是看见小朋友,他都要停下来和他们握握手,有时还掏出糖果请他们吃,哄小朋友们开心。有一位新康花园的老住户,在文章中专门描述了这一场景:“弄内所有的孩子,都不会忘记他慈祥的模样,都与他握过手,包括我的儿子。老先生走路已经直不起腰,但经常在他的一位学生陪伴下,在弄内散步。当见到有孩子迎面,老先生一定停步驻足,伸出他慈和的手掌,与孩子相握,并致意问好。我不知道那些陌生的孩子被老人的手握住是何等心情,但当我第一次见到这个情景,不由怦然心动,被老人自然流泻的慈爱感动。这是颜老先生在世时,新康花园一个独特的美丽镜头。”老人那弯着腰,低着头,蹒跚行进的身影,是不少老住户心中永远挥不去的回忆。 新康花园中的住户,除了医学界的名医,文艺界的名人也不少,如电影演员赵丹、黄宗英,音乐家丁善德,作家黄源,戏曲影视三栖演员吴海燕等等。住在新康花园3号的靳以可说是文学界的代表。 靳以是著名作家,在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四十多部作品;他又是一位杰出的编辑家,一生编辑出版了《文学季刊》《文季月刊》《文丛》《小说》等十多种卓具影响的文学期刊,为现代文学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最后和巴金合作主编的大型文学期刊《收获》,在新中国文坛独领风骚数十年,成绩卓著,影响深远。1949年后,他担任上海作家协会常驻副主席,主持作协的日常工作。那几年,他的家随着工作的调动而经常变动,先后住过长乐路蒲园、卫乐公寓、茂名公寓等十几个地方。1958年12月31日,靳以的家搬到了新康花园,组织上征求他的意见住哪里,他选择了离花园大门最近的3号,有花园的底楼,为了照顾因病致残、腿脚不便的女儿进出方便。 靳以是喜欢和朋友相处的,他在蒲园时和大学同学康嗣群住一起,住卫乐、茂名时,周围邻居有罗稷南、赖少其、孙大雨、王若望、孔罗荪、唐弢、吴强等一批朋友,一点也不寂寞。现在到了新康,刚住下,先他入住的袁雪芬就来看望了,他们是文联的同事,彼此相熟,现在又住到了一个小区,来往更方便了。何况,还有住在隔壁上方花园的朋友唐弢、师陀,更有离新康不远的巴金。巴金的妻子萧珊是靳以妻子陶肃琼的中学同窗,还是靳以女儿章洁思的干妈,她经常来这里看望靳以一家,和靳以的妻子挤着坐一个沙发,家长里短,互诉心曲,旁若无人地放声大笑,好像又回到了少女时代。 1958年开始,靳以开始了上午在《收获》编辑部主持工作,下午去国棉一厂劳动的紧张生活。他年轻时就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劳累过度就容易发作,1959年曾因心脏病突发三次被送进华东医院急救。这年的11月6日深夜零时,靳以在医院突发心力衰竭,前后仅历时16分钟,就因抢救无效而与世长辞。巴金在靳以病逝后一个月内接连写了三篇文章,悼念他的最亲密的朋友和同事。 靳以最疼爱也最挂念的女儿章洁思回忆:“我望着父亲的最后一张留影。他就站在家中的庭院内,站在那棵忽然枯萎、却通人性的雪松之下。父亲的手轻插在腰际,眉头却轻皱着。他的脸上,写满疲惫。我记得,那正是他去世那年(1959年)的春夏之交,我们把他从书桌前唤出来,留下这一张影。那时,他的工作已经超出他的心脏负荷,然我们(包括他自己)都全然不知。”现在新康花园3号客厅里,靳以的照片仍高高悬挂着,那睿智的眼神充满着对生活的眷念——在女儿的心里,父亲永远活着。 (责编: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